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血脸(血臉)
犹红脸。指不讲情面的脸色。 刘波泳 《秦川儿女》第二五章:“ 李忠纯 既然明面上也要以血脸见人,通缉你,我看,你还是早点走的好。”
《國語辭典》:颐指气使(頤指氣使)  拼音:yí zhǐ qì shǐ
形容以高傲的态度指使属下。唐。元稹 追封李逊等母制:「今逊等有地千里,有禄万钟,颐指气使,无不随顺。」明。朱鼎《玉镜台记》第二八出:「公卿颐指气使,果然鼠凭社贵,真个狐藉虎威,好气势也呵!」
《國語辭典》:相顾失色(相顧失色)  拼音:xiāng gù shī sè
形容众人互相对视,脸上露出惊慌之态。《旧五代史。卷一二八。周书。段希尧传》:「寻命于吴越,及乘舟泛海,风涛暴起,楫师仆从皆相顾失色。」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三。袁滋》:「五人相顾失色,悔饮其酒。」
《漢語大詞典》:响震失色
像听到回声像听到响雷一样迅速变了脸色。响,回声,震,响雷,都是名词作状语。例如:以示群下,莫不震响失色。——《资治通鉴
《国语辞典》:赧颜汗下(赧颜汗下)  拼音:nǎn yán hàn xià
脸色发红,额头出汗。形容羞惭的样子。如:「今天先生誉过之情,令人赧颜汗下。」
《国语辞典》:脸红心跳(脸红心跳)  拼音:liǎn hóng xīn tiào
脸色通红,心跳加速。形容害羞的样子。如:「他一见到女生,就脸红心跳,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国语辞典》:脸都绿了(脸都绿了)  拼音:liǎn dōu lǜ le
情绪受到刺激而导致脸色改变。多指惊吓或羞怒。如:「那个年轻人骑机车肇事,吓得脸都绿了。」
《国语辞典》:脸白气噎(脸白气噎)  拼音:liǎn bái qì yē
脸色发白,喘不过气来。形容极度愤怒的样子。《红楼梦》第五五回:「探春没听完,已气的脸白气噎。」
《国语辞典》:面如白蜡(面如白蜡)  拼音:miàn rú bái là
脸色苍白。《红楼梦》第一六回:「宝玉听了,方忍住近前,见秦钟面如白蜡,合目呼吸于枕上。」
分类:脸色苍白
《国语辞典》:面如白纸(面如白纸)  拼音:miàn rú bái zhǐ
脸色发白,如白纸一般。形容吓得脸色变白。如:「小孩子乘坐云霄飞车下来,吓得面如白纸。」
《国语辞典》:面如槁木  拼音:miàn rú gǎo mù
形容脸色灰败,像枯槁的木头一样。《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周四哑然无言,面如槁木,少顷胡阿虎也取到了。」
《国语辞典》:面如金纸(面如金纸)  拼音:miàn rú jīn zhǐ
脸色像金纸一样毫无血色。形容极为愤怒或恐惧。《红楼梦》第三三回:「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大喝:『快拿宝玉来!』一面说,一面往里边书房去。」
《国语辞典》:面如铁色(面如铁色)  拼音:miàn rú tiě sè
比喻人因生气而脸色铁青。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太祖惧,密以告家人,曰:『外间汹汹如此,将如之何?』太祖姊面如铁色,方在厨,引面杖逐太祖击之,曰:『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胸怀,乃来家间恐怖妇女何为耶?』」
《国语辞典》:面如重枣(面如重枣)  拼音:miàn rú zhòng zǎo
形容脸色红如枣色。《三国演义》第一回:「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分类:脸色
《国语辞典》:面色发白(面色发白)  拼音:miàn sè fā bái
面容发白。形容因惊恐、恚怒或身体不适使脸色惨白。如:「那个人面色发白,莫非晕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