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谈天(談天)  拼音:tán tiān
1.谈论天地五行的事情。《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传》:「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
2.谈话、聊天。《文明小史》第五九回:「但是牌已剩了两付了,等我们打完了再谈天罢。」
《國語辭典》:利口  拼音:lì kǒu
口齿伶俐,能言善辩。《论语。阳货》:「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列传。端木赐》:「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
《國語辭典》:强辩(強辯)  拼音:qiáng biàn
有力的辩论。《北史。卷八十一。儒林传上。张彫武传》:「弟子远方就业者以百数,诸儒服其强辩。」
《國語辭典》:强辩(強辯)  拼音:qiǎng biàn
理屈却强为辩论、辩解。《儒林外史》第五十一回:「祁太爷道:『这厮强辩!』」《文明小史》第四十六回:「他强辩道:『你当我是弋取功名来的么?』」
《國語辭典》:諓諓  拼音:jiàn jiàn
巧言善辩的样子。《国语。越语下》:「余虽腼然而人面哉,吾犹禽兽也,又安知是諓諓者乎?」
《漢語大詞典》:辞辩(辭辯)
(1).能言善辩。韩非子·亡徵:“辞辩而不法,心智而无术,主多能而不以法度从事者,可亡也。”宋书·颜延之传:“上使问 续之 三义, 续之 雅仗辞辩, 延之 每折以简要。”金史·白华传:“汝辞辩,特以 合喜 、 蒲阿 皆武夫,一语不相入,便为齟齬,害事非细,今以汝调停之,或有乖忤,罪及汝矣。”
(2).巧妙的言辞。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无待干戈,聊用辞辩,片言而求三辅,一説而定五州。”
(3).言谈,谈吐。史记·五宗世家:“季年好音,不喜辞辩。为人吃。”南史·张畅传:“ 孝伯 辞辩亦北土之美, 畅 随宜应答,吐属风流,音韵详雅,风仪华润, 孝伯 及左右人并相视叹息。”
《國語辭典》:口强(口強)  拼音:kǒu qiáng
1.强辩,语气坚决。《金瓶梅》第一○回:「你这厮亲手打死了人,尚还口强抵赖那个!」《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知县怒道:『还要口强,吕大既是死了,那堂下跪的是什么人?』」也称为「口硬」。
2.能言善辩。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他每都恃著口强,便仪秦呵怎敢比量。」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三折:「饶你这舌辩如苏秦、口强似陆贾,我看你怎生般分诉。」
3.口部肌肉硬化,不能开口说话。《西游记》第八九回:「他啐了我们一口,我们就脚软口强,不能言语、不能移步。」
《漢語大詞典》:铁嘴钢牙(鐵嘴鋼牙)
比喻能言善辩。《花城》1981年第5期:“你看她真是铁嘴钢牙。”
分類:能言善辩
《國語辭典》:辩才无碍(辯才無礙)  拼音:biàn cái wú ài
1.能言善道。《三国演义》第六○回:「且无论其口似悬河,辩才无碍。」《孽海花》第一三回:「这可见韵高的辩才无碍,说得顽石点头了。」
2.析辨深奥的佛法,毫无障碍不解之处。《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二:「辩才无碍,智慧明达。」
《國語辭典》:耆老  拼音:qí lǎo
老人,多指德高望重者。《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吕蒙传》:「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郡有官吏、僧道、耆老。」
《漢語大詞典》:滑稽
曲艺的一种。流行于 上海 、 杭州 、 苏州 等地,诙谐生动,同北方相声相近。
《漢語大詞典》:天口
(1).形容人能言善辩。汉书·艺文志:“《田子》二十五篇。名 駢 , 齐 人,游 稷下 ,号 天口駢 。”文选·任昉〈宣德皇后令〉:“辩析天口,而似不能言。” 李善 注引《七略》:“ 齐 田駢 好谈论,故 齐 人为语曰 天口駢 。天口者,言 田駢子 不可穷,其口若事天。”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乐论天口,谁其与京。”
(2).谓代天说话。 汉 王符 潜夫论·考绩:“夫圣人为天口,贤人为圣译。是故圣人之言,天之心也;贤者之所説,圣人之意也。”
(3).星宿名,即毕宿。
《國語辭典》:辩士(辯士)  拼音:biàn shì
1.能说善道的人。《韩诗外传》卷七:「是以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三国演义》第四三回:「步子山以苏秦、张仪为辩士,不知苏秦、张仪亦豪杰也。」也称为「辩人」。
2.早期在戏院为无声电影、外语片解说的人。
《漢語大詞典》:大辩(大辯)
亦作“ 大辨 ”。 能言善辩。《淮南子·诠言训》:“大道无形,大仁无亲,大辩无声,大廉不嗛,大勇不矜。”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公之广学,其积如山,公之大辨,其流如川。”
分類:能言善辩
《漢語大詞典》:辩口(辯口)
(1).谓善于辞令,能言善辩。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齐襄王 闻 雎 辩口,乃使人赐 雎 金十斤及牛酒, 雎 辞谢不敢受。”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
(2).指能言善辩的口才。《秦併六国平话》卷上:“属者 苏秦 、 张仪 驰骋辩口,离间诸国。”
《國語辭典》:口给(口給)  拼音:kǒu jǐ
口才敏捷。《论语。公冶长》:「禦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旧唐书。卷一九四。突厥传上》:「彦博既口给,引类百端,太宗遂用其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