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胤嗣  拼音:yìn sì
后嗣。《后汉书。卷五七。刘瑜传》:「皆竞立胤嗣,继体传爵。」《文选。班固。史述赞。述韩英彭卢吴传第四》:「吴克忠信,胤嗣乃长。」
分類:后嗣后代
《國語辭典》:祚胤  拼音:zuò yìn
福祚隆兴,子孙繁昌。《诗经。大雅。既醉》:「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國語辭典》:胤子  拼音:yìn zǐ
嗣子、后嗣。《书经。尧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
分類:子嗣嗣子
《漢語大詞典》:后胤(後胤)
后裔。《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夫追加褒宠,所以表扬忠义;祚及后胤,所以奬劝将来。”南史·梁安成康王秀传:“ 陶潜 之德,岂可不及后胤。” 明 沈鲸《双珠记·元宵灯宴》:“家虽替於於前人,业妄期於后胤。”
分類:后裔
《漢語大詞典》:遗胤(遺胤)
后嗣;子孙。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贼诺没弄杨虔柳露布》:“逆贼 蒙俭 、 和舍 等,浮竹遗胤,沉木餘苗。” 元 姚燧 《湖广行省左丞相神道碑》:“ 吴 平於 晋 , 陈 兼於 隋 ,矧 赵 遗胤,曜灵生东。” 明 李东阳 《植柘陈翁刲股卷》诗:“肌戕幸不死,遗胤终儿孙。”
分類:后嗣子孙
《漢語大詞典》:支胤
后代子孙。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诚由时有朴文,故化有薄厚也” 裴松之 注引 曹髦 自叙始生祯祥:“昔帝王之生,或有禎祥,盖所以彰显神异也。惟予小子,支胤末流,谬为灵祇之所祐也,岂敢自比于前喆。”
《漢語大詞典》:令胤
指德行美好的后嗣。《魏书·列女传·魏溥妻房氏》:“爰及处士,遘疾夙凋。伉儷秉志,识茂行高。残形显操,誓敦久要。诞兹令胤,幽感乃昭。”
《漢語大詞典》:贤胤(賢胤)
贤良的子孙。 汉 王粲 《为刘荆州谏袁谭书》:“功绩未卒,太公殂陨,贤胤承统,以继洪业。”《东周列国志》第五回:“何不兴师打破 周 城,废了今王,而别立贤胤?”
分類:贤良子孙
《漢語大詞典》:血胤
(1).同一血统的子孙后代。梁书·刘峻传:“余祸同 伯道 ,永无血胤。”《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此女廉吏血胤,无惭阀閲。” 梁启超 《黄帝》之四:“绳绳我祖名 轩辕 ,血胤多豪俊。”
(2).犹血统。 章炳麟 《〈社会通铨〉商兑》:“所为排 满洲 者,岂徒曰子为 爱新觉罗氏 ,吾为 姬氏 、 姜氏 ,而惧子之殽乱我血胤耶?” 钱锺书 《围城》一:“而照 鲍小姐 的身材估量,她那位 葡萄牙 母亲也许还间接从 西班牙 传来 阿拉伯 人的血胤。”
《國語辭典》:子胤  拼音:zǐ yìn
子女。《陈书。卷五。宣帝本纪》:「比者所戮止在一身,子胤或存,枭悬自足,不容久归武库,长比月支。」
分類:子嗣
《漢語大詞典》:来胤(來胤)
后世子孙。 汉 蔡邕 《胡公碑》:“荣祚统业,垂乎来胤。” 晋 成公绥 《正旦大令行礼歌》:“播来胤,垂后昆。清庙何穆穆,皇极闢四门。” 南朝 宋 谢灵运 《谢封康乐侯表》:“泽洽往德,恩覃来胤。”
分類:世子子孙
《漢語大詞典》:锡胤(錫胤)
赐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命喻自天,故授官锡胤。” 范文澜 注:“锡胤,犹言赐姓。”
分類:赐姓
《漢語大詞典》:胤胄
后裔。 南朝 梁 沈约 《奏弹王源》:“ 吴郡 满璋之 ,相承云是 高平 旧族, 宠 奋 胤胄。” 唐 韩愈 《送灵师》诗:“ 灵师 皇甫 姓,胤胄本蝉联。”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且今之握图籍、操政柄者,岂犹是 白 项 之胤胄乎?”
分類:后裔
《漢語大詞典》:昌胤
昌盛的后嗣。 唐 杜审言 《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诗:“ 戚里 生昌胤,天杯宴重臣。”
分類:昌盛后嗣
《漢語大詞典》:苗胤
犹苗裔。后汉书·樊宏阴识传赞:“ 樊氏 世篤, 阴 亦戒侈。恂恂苗胤,传龟袭紫。”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胄 高阳 之苗胤兮,承祖宗之洪泽。”南齐书·氐仇池杨氏传:“ 高宗 詔曰:‘ 仇池公 杨元秀 , 氐王 苗胤,乃心忠勇,丑虏凶逼,血诚弥厉,宣播朝威,招诱 戎 种,万里齐契,响然归从。’”
分類:苗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