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贬弃(貶棄)
谓免去职位,弃置不用。后汉书·酷吏传·王吉:“课使郡内各举姦吏豪人诸常有微过酒肉为臧者,虽数十年犹加贬弃,注其名籍。” 唐 柳宗元 《代裴行立谢移镇表》:“唯当遵守詔条,贬弃奸慝,平均徭赋,示以义方。”《万花楼》第六十回:“只求母后将儿处治,如若不忍,亦请贬弃幽宫,别立贤孝之君。”
《漢語大詞典》:柄坐
掌权的职位。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 河朔 数郡被水,今春如何?惟明公早正柄坐,可福斯人也。”
分類:掌权职位
《漢語大詞典》:反位
(1).回复原位。仪礼·燕礼:“主人坐奠觚于篚,兴对,宾反位。”礼记·杂记上:“子拜稽顙,弔者降反位。”
(2).回到本来的职位。谓不要做超越职权的事。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 ﹞曰:‘君其反位! 斯 奉主之詔,听天之命,何虑之可定也?’”
《國語辭典》:担任(擔任)  拼音:dān rèn
担负某种职务及责任。《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像这样混闹起来,乃腐败到极点了,将来还担任得起那件义务呢?我劝诸君快快回头罢。」
《國語辭典》:离职(離職)  拼音:lí zhí
离开所担任的职务、工作岗位。如:「他离职已二个多月了。」《旧唐书。卷一○○。列传。解琬》:「因奏事称旨,超迁监察御史,丁忧离职。」
《漢語大詞典》:清员(清員)
职位显贵的官员。 唐 元稹 《代谕淮西书》:“且 张伯靖 五溪 之 蛮 隶耳,聚徒杀人,为恶甚大。圣上怜其愚,詔某招致之,而犹据戎行之右职,忝佐郡之清员。”
《国语辞典》:全衔(全衔)  拼音:quán xián
机关团体或职位的全名。如:「公文具备固定的格式,机关名称应书写全衔。」
《漢語大詞典》:铨第(銓第)
审查官吏的资历和劳绩,确定其级别与职位。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光禄勋銓第郎吏,出为它官,以补员缺。”
《國語辭典》:空额(空額)  拼音:kòng é
人员缺额。如:「银行职员还有空额。」《清史稿。卷一三二。兵志三》:「令统兵大臣一律严核,不得有吞蚀空额诸弊。」
《漢語大詞典》:浪职(浪職)
犹尸位。占据职位而不办事。 唐 孙樵 《与高锡望书》:“故大善大恶,虽贱必纪,尸生浪职,虽贵得黜。”
《漢語大詞典》:支位
次要职位。 宋 岳珂 桯史·牧牛亭:“余尝过其地,二刹正为其家不检子孙所挠,主僧相继而逃去,有一支位者主之,以寺归之官。”
《漢語大詞典》:投闲置散(投閒置散)
亦作“ 投閒置散 ”。 置于闲散职位。谓不被重用。 唐 韩愈 《进学解》:“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十:“ 高宗 狩 维扬 ,移蹕 临安 ,国步阽危,至此极矣,而进取之士终以和戎为讳,此翰林 莫公 所以投闲置散,至於老死不用。” 清 钱谦益 《南京礼部仪制清吏司主事袁中道授承德郎制》:“少负修能,长为民誉, 江 汉 之间,炳然有声。及其飞华夷路,栖迟寒氊,投閒置散,頡頏岁年,可谓有道矣。”
《國語辭典》:虚位以待(虛位以待)  拼音:xū wèi yǐ dài
留著位子等候有才德者。《东周列国志》第六一回:「宁可虚位以待人,不可以人而滥位。」
分類:职位恭候
《國語辭典》:虚位(虛位)  拼音:xū wèi
1.空位。《汉书。卷一四。诸侯王表》:「号位已绝于天下,尚犹枝叶相持,莫得居其虚位。」
2.空名。唐。韩愈 原道:「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国语辞典》:适得其所(适得其所)  拼音:shì dé qí suǒ
形容与所住的处所或所得职位恰好如愿、相称。如:「他擅长规划与统计分析,被调至企划组真是适得其所。」
《国语辞典》:冠履无爽(冠履无爽)  拼音:guān lǚ wú shuǎng
上下职位没有差错。《南史。卷六。梁武帝本纪上》:「请自今选曹,精加隐括,依旧立簿,使冠履无爽,名实不违,遮人识涯涘,造请自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