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无聊(無聊)  拼音:wú liáo
1.精神空虚、愁闷。《楚辞。王逸。九思。逢尤》:「心烦愦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唐。罗隐〈大梁见乔诩〉诗:「千年非有限,一醉解无聊。」《聊斋志异。卷一一。香玉》:「于是至无聊时,女辄一至。」
2.穷困而无所依靠。《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下》:「自是刘、石祸结,兵戈日交,河东、弘农间百姓无聊矣。」
3.无可奈何。《史记。卷一○六。吴王濞列传》:「王实不病,汉系治使者数辈,以故遂称病。……今王始诈病,及觉,见责急,愈益闭,恐上诛之,计乃无聊。」
4.形容语言举止无趣而惹人讨厌。如:「别老是把无聊当有趣。」
《高级汉语词典》:聊复
暂且
《漢語大詞典》:聊尔(聊爾)
姑且;暂且。《宋书·王景文传》:“此选大备,与公卿畴怀,非聊尔也。” 宋 杨万里 《多稼亭前黄菊》诗:“持以寿君子,聊尔慰孤斟。” 明 唐顺之 《题王世新一枝窝》诗:“荣寂两忘非所事,一枝聊尔寄吾巢。”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又云‘三嫌老丑换娥眉’,以色衰而别换佳丽,则更求精於色艺,非聊尔充数者。”
分類:姑且暂且
《韵府拾遗 哿韵》:聊可
刘克庄词俗事不教污两耳燕居聊可盘双膝
《漢語大詞典》:聊复尔(聊復爾)
见“ 聊復尔耳 ”。
《國語辭典》:聊复尔耳(聊復爾耳)  拼音:liáo fù ěr ěr
姑且如此罢了。语出《晋书。卷四九。阮籍传》:「北阮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服,皆锦绮粲目。咸以竿挂大布犊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后用来表示对某种事情只不过表面应付一下,并不很认真。宋。辛弃疾 永遇乐。投老空山词:「梦觉东窗,聊复尔耳,起欲题书简。」也作「聊复尔尔」。
《國語辭典》:聊生  拼音:liáo shēng
赖以维生。《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百姓惊扰,皆不聊生。」《聊斋志异。卷一。王成》:「家计若此,何以聊生?」
《國語辭典》:聊赖(聊賴)  拼音:liáo lài
依靠、凭藉。汉。蔡琰〈悲愤诗〉二首之一:「虽生何聊赖,托命于新人。」也作「寥赖」。
《國語辭典》:聊且  拼音:liáo qiě
姑且。《后汉书。卷五九。张衡列传》:「留瀛洲而采芝兮,聊且以乎长生。」三国魏。曹植〈赠徐干〉诗:「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阙间。」
分類:姑且
《韵府拾遗 未韵》:聊慰
杨慎诗霖雨不关胥靡梦荷锄聊慰老农心
《高级汉语词典》:聊当
权当;犹如
《國語辭典》:无聊赖(無聊賴)  拼音:wú liáo lài
1.潦倒失意而无所依靠。《晋书。卷一二七。慕容德载记》:「太上皇帝蒙尘于外,征东征西乱兵所害。惟朕一身,独无聊赖。」
2.郁闷、心烦。如:「百无聊赖」。
《國語辭典》:不聊  拼音:bù liáo
1.不怕、不惧。《楚辞。屈原。九章。惜往日》:「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2.暂不、且不。三国魏。徐干〈室思〉诗:「不聊忧餐食,慊慊常饥空。」
3.无聊、不快乐。《新唐书。卷一○二。令狐德棻传》:「世隆内负罪,居不聊。」
《漢語大詞典》:不自聊
犹无聊。 宋 刘克庄 《长相思·饯别》词:“风萧萧,雨萧萧,相送津亭折柳条,春愁不自聊。” 宋 赵令畤 《候鲭录》卷五:“ 微之 心不自聊,既出之翰墨,姑易其姓氏耳。” 明 高启 《丁校书见招晚酌》诗:“正坐羈愁不自聊,远烦舟楫暮相邀。”
分類:无聊
《漢語大詞典》:聊尔尔(聊爾爾)
谓姑且如此而已。 宋 朱熹 《舫斋》诗:“筑室水中聊尔尔,何须极浦望朱宫。”
《韵府拾遗 漾韵》:聊向
陆游诗聊向斯文图不朽未甘粥饭学山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