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耽耽
(1).眈眈。威严注视貌。亦形容贪婪地注视。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宋 苏轼 《见长芦天禅师》诗之一:“瑟瑟寒松露骨,耽耽病虎垂头。”一本作“ 眈眈 ”。 清 黄宗羲 《机山钱公神道碑铭》:“逆党恨甚,割臂而盟,耽耽思以奇计中之。” 清 薛福成 《滇缅分界大概情形疏》:“数十年来,西洋诸国竞知 中国 幅员辽阔,又有不争远土之名,一遇界务,鲜不为耽耽之视。”
(2).深邃貌。文选·张衡〈西京赋〉:“大夏耽耽,九户开闢。” 薛综 注:“耽耽,深邃之貌也。”文选·左思〈吴都赋〉:“玄荫耽耽,清流亹亹。” 李善 注:“耽耽,树阴重貌。” 宋 王禹偁 《归云洞》诗:“碧洞何耽耽,呀然倚山根。” 清 恽敬 《吴城万寿宫碑铭》:“广场千寻,连翰重墙,中周四隅,耽耽翼翼。”
《漢語大詞典》:耽书(耽書)
酷嗜书籍。 唐 皇甫冉 《送韦山人归所居锺山》诗:“服药颜虽驻,耽书癖已成。” 唐 秦韬玉 《采茶歌》:“耽书病酒两多情,坐对 闽 甌 睡先足。” 金 元好问 《杨焕然生子》诗之三:“半生辛苦坐耽书,我笑先生老更迂。”
《国语辞典》:耽酒  拼音:dān jiǔ
沉迷于酒。唐。杜甫〈述怀〉诗:「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宋。陆游〈晚泊松滋渡口〉诗:「生涯落魄惟耽酒,客路苍茫自咏诗。」
《漢語大詞典》:苏耽(蘇耽)
传说中的仙人。又称“苏仙公”。相传他升飞前留给母亲一个柜子,扣之可得日常所需,后其母开柜视之,从中飞出两只白鹤,柜就不再灵验了。三百年后,有一只白鹤停在郡城东北楼上,它就是 苏耽 。事见 晋 葛洪 《神仙传·苏仙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耒水》称他成仙前曾游栖在 黄溪 东山 中,成仙后有人见他乘白马回到山中,因此为他立了祠,并把这座山改名为 马岭山 。 唐 王维 《送方尊师归嵩山》诗:“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 衡岳 送 苏耽 ?”
《國語辭典》:耽玩  拼音:dān wàn
嗜好、沉浸其中。《三国志。卷四九。吴书。士燮传》:「耽玩春秋,为之注解。」
《國語辭典》:耽乐(耽樂)  拼音:dān lè
流连于玩乐。《三国志。魏书。卷二五。高堂隆传》:「耽乐田猎,晨出夜还。」
《國語辭典》:耽误(耽誤)  拼音:dān wù
延迟致误。《金史。卷二三。五行志》:「有童谣云:『青山转,转山青。耽误尽,少年人。』」《文明小史》第二回:「大家都是扣准了日子来考,那里能够耽误这许多天?」
《國語辭典》:耽阁(耽閣)  拼音:dān gé
耽误、延迟。宋。花仲胤妻 伊川令。西风昨夜穿帘幕词:「人情音信难托,鱼雁成耽阁。」《文明小史》第二五回:「这日先生有事出去,要耽阁几日才回来。」也作「耽搁」。
《國語辭典》:耽搁(耽擱)  拼音:dān gē
耽误、延迟。《红楼梦》第五○回:「你快下去。你不中用,倒耽搁了我。」也作「耽阁」、「担搁」、「担阁」。
《漢語大詞典》:耽禅(耽禪)
耽味禅悦。亦谓潜心学佛。 宋 邓椿 画继·李公麟:“以其耽禪,多交衲子。一日, 秀铁面 忽劝之曰:‘不可画马,他日恐堕其趣。’於是飜然以悟,絶笔不为,独专意於诸佛矣。” 刘季平 《送曼殊之印度》诗:“早岁耽禪见性真,江山故宅独愴神。”
《漢語大詞典》:耽道
(1).谓乐守圣贤之道。 晋 张华 《励志诗》:“研精耽道,安有幽深。”
(2).指爱好道术。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玄微》:“ 天寳 中,处士 崔玄微 洛苑 东有宅,耽道,饵木伏苓三十载。因药尽,领童僕入 嵩山 採之。”
《漢語大詞典》:耽嗜
深切爱好。 唐 柳宗元 《〈非国语〉序》:“ 左氏 国语,其文深閎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 宋 范仲淹 《太子宾客谢公梦读史诗序》:“悉屏去外虑,於笔砚歌诗,素所耽嗜,亦不復为。” 明 归有光 《〈史论〉序》:“ 遗石先生 自少耽嗜史籍,倣古论赞之体,为书若干万言。”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琴瑟琵琶》:“ 静江 有 阮支雄 者,家积饶裕,性恢廓,耽嗜山水。”
分類:深切爱好
《骈字类编》:久耽
宋 韩维 同胜之明叔游东郊 久耽田野乐,况与贤俊接。
《國語辭典》:耽搁(耽擱)  拼音:dān gē
耽误、延迟。《红楼梦》第五○回:「你快下去。你不中用,倒耽搁了我。」也作「耽阁」、「担搁」、「担阁」。
《漢語大詞典》:耽学(耽學)
谓特别好学。后汉书·朱穆传:“及壮耽学,鋭意讲诵,或时思至,不知自亡失衣冠,颠队阬岸。”《晋书·儒林传·虞喜》:“ 寻阳 翟汤 、 会稽 虞喜 并守道清贞,不营世务,耽学高尚,操拟古人。”旧唐书·李密传:“ 越国公 杨素 见於道,从后按轡躡之,既及,问曰:‘何处书生,耽学若此?’”
分類:特别好学
《漢語大詞典》:耽味
深切体味。 晋 陆云 《与兄平原书》:“兄前表甚有深情远旨,可耽味,高文也。” 晋 郭璞 《〈尔雅〉序》:“靡不钦玩耽味,为之义训。”说郛卷七四引 唐 令狐澄 《大中遗事》:“ 太康 曰:‘天子须博览,不然几错罪人。’上由是耽味经史,观书不休。”
分類:深切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