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子修。唐仲友子。以荫入仕。理宗时历任临江军、建昌军司理参军。有《灵岩集》。
全宋诗
唐士耻,字子脩,金华(今属浙江)人。仲友次子。以荫入仕,宁宗嘉定至理宗淳祐间,历官吉州、临江、建昌、万安等州军掾属。有《灵岩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清光绪《金华县志》卷九。 唐士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灵岩集》为底本,校以《续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
全宋文·卷七○二二
唐士耻,字子修,金华(今浙江金华)人,仲友次子(一说仲友犹子)。以荫入仕,尝官绛县丞。理宗时官临江军、建昌军司理。著有《灵岩集》。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四《灵岩集》提要,续金华丛书本《灵岩集》跋,《宋诗纪事补遗》卷七三。
《漢語大詞典》:辱耻(辱恥)
犹耻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彭海秋:“至空处,戏拍项领,遂迷闷颠踣。伏定少刻,自顾已马。心亦醒悟,但不能言耳,是大辱耻,诚不可以告妻子,乞勿洩也!”参见“ 耻辱 ”。
分類:耻辱
《國語辭典》:耻辱(恥辱)  拼音:chǐ rù
羞耻侮辱。《文选。贾谊。过秦论》:「故伊尹蒙耻辱,负鼎俎,和五味以干汤。」
《漢語大詞典》:骄耻(驕耻)
指骄横无行的人。 汉 贾谊 新书·时变:“胡以孝弟循顺为?善书而为吏耳。故以行义礼节为?家富而出官耳。骄耻偏而为祭尊,黥劓者攘臂而为政。”
《漢語大詞典》:解耻(解恥)
雪除耻辱。 汉 扬雄 《太玄·释》:“震震不侮,解耻无方也。” 范望 注:“见侮而解无常辱也。”
分類:耻辱
《國語辭典》:明耻教战(明恥教戰)  拼音:míng chǐ jiào zhàn
阐明雪耻的道理,教导作战的方法,此指平素练兵而言。《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魏书。卷七八。张普惠传》:「文武之道,自昔成规。明耻教战,振古常轨。」
《國語辭典》:礼义廉耻(禮義廉恥)  拼音:lǐ yì lián chǐ
1.礼,贵贱尊卑之分。义,行事之宜。廉,廉洁方正。耻,知善恶之别。礼义廉耻为古代提倡的四种道德规范,是治国的纲领。《管子。牧民》:「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踰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
2.民国二十八年,教育部定礼义廉耻为全国各校共通校训。并明示礼为规规矩矩的态度,义为正正当当的行为,廉是清清白白的辨别,耻是切切实实的觉悟。
奈耻罗诃罗
【佛学大辞典】
(异类)夜叉名。译言饮血。见孔雀王咒经上。梵Rudhira%ha%ra奈为留之误。
拘瑟耻罗
【佛学大辞典】
(人名)Kaus!t!hila,又作俱瑟祉罗。罗汉名。译曰膝。玄应音义二十三曰:「俱瑟祉罗,旧言俱絺罗,译云膝也,言膝骨大也,此即舍利弗舅,长爪梵志是也。」慧琳音义五十六曰:「拘瑟祉罗,梵语,罗汉名也。古曰俱絺罗,经作祉非也。」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羯耻那衣事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唐义净译。明功德衣之事。
耻小慕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小乘之行人,在维摩思益等方等时之会座闻盛褒大乘,初发耻小乘慕大乘之心也。释签十曰:「如观众生品,即是叹大。称叹文殊净名,即是褒圆,故令小根耻小慕大。
悉耻罗末底
【佛学大辞典】
(人名)Sthiramati,译曰安慧,成唯识十大论师之一。见唯识述记一本。
摩诃俱瑟耻罗
【佛学大辞典】
(人名)旧称摩诃拘絺罗。罗汉名。(参见:拘瑟耻罗)
羯耻那
【佛学大辞典】
(杂名)又作羯耻罗,伽絺那。译曰煮狗人,断狱官。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羯耻那,此谓煮狗人。」行瑫之杂集论音义曰:「羯耶那,此云杀狗人。」了义灯二本曰:「羯耻罗,此云断狱官。」瑜伽伦记五下曰:「羯耻那家者,谓旃荼罗即根本执恶。依执恶家,更作极恶,名羯耻那。如屠儿名执恶,执恶执刀杖等名羯耻那,此即典狱之类。又解:羯耻那家,此名坚勤家。」Khat!ika。
羯耻罗
【佛学大辞典】
(杂名)(参见:羯耻那)。
无耻僧
【三藏法数】
谓毁犯禁戒,不守真风,形预僧流,行过俗务,是名无耻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