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80,分52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鹿耳门
开耳
菌耳
车生耳
鼻耳
感耳
狗耳
耳环
布耳
头耳
禾生耳
冻耳
缓耳
六耳
聪耳
《漢語大詞典》:鹿耳门(鹿耳門)
地名。在今 台湾省 台南市 安平港 北。1661年, 郑成功 率大军驱逐 荷兰 侵略者,即自此登陆,后湾内淤浅,海道亦废。今为平陆。亦省作“ 鹿耳 ”。 清 丘逢甲 《夏夜与季平萧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如闻 鹿耳 鯤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旂。”
《漢語大詞典》:开耳(開耳)
犹悦耳。 郭光 《仅仅是开始》五:“后边,老远的地方,轻轻的叮当乱响,那是破路呢。谁要是爬在这铁轨上来听一听,真是开耳呀!”
分類:悦耳
《骈字类编》:菌耳
宋 黄庭坚 食笋十韵 甘菹和菌耳,辛膳胹姜芥。
《漢語大詞典》:车生耳(車生耳)
谓官高则车设屏蔽。太平御览卷四九六引 汉 应劭 汉官仪:“里语云:‘仕宦不止车生耳。’” 清 陈维嵩 《满江红·江村夏咏》词:“老我田园河射角,笑他宦仕车生耳。”参见“ 车耳 ”。
分類:屏蔽
《漢語大詞典》:车耳(車耳)
车两旁反出如耳的部分,用以遮挡尘泥。一说指车的屏障,用以遮蔽车厢。 汉 扬雄 《太玄·积》:“君子积善,至于车耳。”《汉书·景帝纪》“令长吏二千石车朱两轓” 唐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车耳反出,所以为之藩屏,翳尘泥也。’……据 许慎 、 李登 説,轓,车之蔽也。《左氏传》云‘以藩载 欒盈 ’,即是有鄣蔽之车也。言车耳反出,非矣。”
分類:车两遮挡
《韵府拾遗 纸韵》:鼻耳
唐书王君廓传君廓往击建德至发愤大呼鼻耳皆流血
《漢語大詞典》:感耳
触耳。管子·小称:“明王惧声以感耳,惧气以感目,以此二者,有天下矣。” 尹知章 注:“人以恶声惧己,耳闻而感,则心不敢念非。”
《骈字类编》:狗耳
齐东野语见狗蝇下县明一统志狗耳岭在韶州府翁源 西北九十里
《國語辭典》:耳环(耳環)  拼音:ěr huán
1.耳朵上的饰物。《老残游记》第二回:「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也称为「耳坠子」。
2.古代的饮酒器。椭圆形,两侧各有一半月型的耳。多为漆器,盛行于汉、晋。
《国语辞典》:布耳  拼音:bù ěr
量词。英美计算陆地长度的单位。英语Pole的音译。一布耳等于三百二十分之一哩。
《漢語大詞典》:头耳(頭耳)
比喻福分。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朕不惜一副紫袈裟,但师头耳稍薄,恐不胜耳!”
分類:福分
《漢語大詞典》:禾生耳
见“ 禾头生耳 ”。
《漢語大詞典》:禾头生耳(禾頭生耳)
亦称“ 禾生耳 ”。 谓庄稼遭雨后禾头长出卷曲如耳形的芽蘖。古谚有所谓“秋雨甲子,禾头生耳。”见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禾生耳,预示收成不好。 唐 杜甫 《秋雨叹》诗之一:“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南唐 李建勋 《闲出书怀》:“溪田雨涨禾生耳,原野鶯啼黍熟时。” 宋 杨万里 《明发石山》:“便恐禾生耳,寧论客断魂。”一说,“禾头生耳”之“禾”,乃“木”字之误。参阅 明 陈士元 《俚语解》卷二及九家集注杜诗卷一。
《分类字锦》:冻耳(冻耳)
释惠洪 诗 且复柔搓冻耳,听君放意高谈。
分类:
《漢語大詞典》:缓耳(緩耳)
(1).垂耳。太平御览卷八九六引《伯乐相马经》:“凡相马之法,先观三羸五駑……谓五駑者,大头缓耳,一駑也。”
(2).古地名。即 儋耳 。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序:“南服 缓耳 ,西覉 反舌 。”参见“ 儋耳 ”。
《漢語大詞典》:儋耳
(1).一种古代西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雕镂其颊,皮连耳廓,分为数支,下垂至肩,作为妆饰。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 哀牢 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帅自谓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则至肩而已。” 唐 张说 《宋公遗爱碑颂》:“虽有文身凿齿,被髦儋耳,衣卉麵木,巢山馆水,种落异俗而化齐,言语不通而心喻矣。”参阅后汉书·明帝纪 李贤 注。
(2).古代北方国名。山海经·大荒北经:“有 儋耳 之国, 任 姓, 禺号 子,食穀。”
(3).古代南方国名。又名 离耳 。 汉 元鼎 六年内属,称 儋耳郡 。在今 海南岛 儋县 。史记·货殖列传:“ 九疑 苍梧 以南至 儋耳 者,与 江 南大同俗,而 杨 越 多焉。”文选·左思〈吴都赋〉:“ 儋耳 黑齿 之酋, 金邻 象郡 之渠。” 刘逵 注:“ 儋耳 人鏤其耳匡。” 唐 沈佺期 《初达驩州》诗:“水行 儋耳 国,陆行 雕题 藪。” 宋 苏轼 《桄榔庵铭》:“ 东坡居士 ,謫于 儋耳 。” 清 管抡 《蛮中作》诗:“从来圣世要荒外, 儋耳 龙场 自有人。”说文·耳部“聸,垂耳也。从耳詹声。南方有 聸耳国 ” 清 段玉裁 注:“古祇作‘耽’,一变为 聸耳 ,再变则为 儋耳 矣。”
《漢語大詞典》:六耳
谓第三者。《西游记》第二回:“ 悟空 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弟子一人。’”参见“ 六耳不同谋 ”。
分類:第三者
《漢語大詞典》:聪耳(聰耳)
(1).使听觉灵敏。国语·郑语:“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 清 曹籀 《〈龚自珍全集〉序》:“草则菖蒲薢茩,聪耳而明目;茯苓茱萸,延年而耐老。”
(2).指听觉灵敏的耳朵。墨子·兼爱下:“今吾将正求与天下之利而取之,以兼为正,是以聪耳明目,相与视听乎!”荀子·儒效:“若夫充虚之相施易也,坚白同异之分隔也,是聪耳之所不能听也,明目之所不能见也,辩士之所不能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