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80,分52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顺风耳
鼗耳
天耳通
锼耳
彘耳
帽耳
猫耳朵
遮耳目
忤耳
银耳
榆耳
壁有耳
沈耳
沧耳
焕耳
《國語辭典》:顺风耳(順風耳)  拼音:shùn fēng ěr
1.神话传说中的天神。相传为妈祖所收伏的妖怪,后为妈祖座前的两大神将之一,具有耳通的神力。《红楼梦》第二九回:「贾母在轿内因看见有守门大帅并千里眼、顺风耳、当方土地、本境城隍各泥胎圣像,便命住轿。」
2.比喻耳朵灵敏,消息灵通的人。如:「这件事还在密商中,怎么你像顺风耳似的,对内幕如此清楚。」
3.旧时的传声器,以铜管相连结,口大末小,可向空中传语。
《漢語大詞典》:鼗耳
鞉鼓的旁耳。鞉如鼓而小,有两耳。持其柄而摇之,则两耳还自击。 清 赵翼 《同北墅漱田观西洋乐器》诗:“鞉耳柄独摇,笙舌炭先炙。”
分類:鼗鼓两耳
《漢語大詞典》:天耳通
佛教语。又称“天耳智证通”。六通之一。以与天耳相应之智慧,证知一切之声境而通达无碍者。参见“ 天耳 ”。
《漢語大詞典》:天耳
(1).佛教谓色界诸天人之耳,能闻六道众生之言语及一切声响。俱舍论记第二七:“天眼、天耳,是所依根。”
(2).谓未受壅蔽、保持本性的天然之耳。 明 李贽 《追述潘见泉先生往会因由付其儿参将》:“惜哉犹有酸气,则以一种道学之习渐塞其天耳,然时时露出本色,则以其天者全也。”
《韵府拾遗 纸韵》:锼耳(锼耳)
王逢职贡图诗锼耳者殿帕首驱璎珞袒跣两侏儒
《骈字类编》:彘耳
山海经北山经北岳之山多枳棘刚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角人目彘耳其名曰诸怀其音如鸣雁是食人
《国语辞典》:帽耳  拼音:mào ěr
帽子边护耳的部分。
分类:帽子护耳
《国语辞典》:猫耳朵(猫耳朵)  拼音:māo ěr duo
1.一种面食。把面团做成一片片像猫耳朵的形状,再加虾仁等菜料煮成的面食。如:「他爱吃面食,尤其喜爱猫耳朵。」
2.一种饼乾。将面团做成一片片像猫耳朵的形状,再下锅用油炸的饼乾。如:「猫耳朵是小孩子爱吃的零食。」
《国语辞典》:遮耳目  拼音:zhē ěr mù
蒙蔽别人的视听,以掩饰真相。如:「他此次召开记者会,只不过是为了遮耳目。」
《国语辞典》:忤耳  拼音:wǔ ěr
逆耳、不中听。语本《韩非子。难言》:「且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
《國語辭典》:银耳(銀耳)  拼音:yín ěr
食用真菌白木耳科「白木耳」的别名。参见「白木耳」条。
《漢語大詞典》:榆耳
生在榆树上的木耳。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五·木耳:“榆耳,八月采之。”
《漢語大詞典》:壁有耳
指机密容易泄露,说话不可不慎。同“隔墙有耳”
《國語辭典》:隔墙有耳(隔牆有耳)  拼音:gé qiáng yǒu ěr
墙外有人偷听,秘密外泄。语本《管子。君臣下》:「古者有二言: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后比喻说秘密时,要防备有人偷听。《野叟曝言》第九五回:「隔墙有耳,沈兄怎这样口敞?」也作「隔墙还有耳」、「隔窗有耳」。
《漢語大詞典》:沈耳
犹倾耳。谓非常注意地听。 宋 司马光 《与范景仁书》:“朝廷之政,万一有违理而伤道者, 景仁 之责也。非独 光 浮目而望,沉耳而听也。”
《漢語大詞典》:沧耳(滄耳)
传说中的鬼名。
分類:鬼名
《漢語大詞典》:焕耳
犹莞尔。微笑貌。晋书·文苑传·曹毗:“主人焕耳而笑,欣然而言。”
分類:微笑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