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27,分6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知难而进
知难而退
周而复始
枕善而居
知一而不知二
知一而不知十
争瑟而分
造次而结
凿坏而遁
凿天而开
凿坯而遁
择善而从
择肥而噬
择地而行
择地而蹈
《漢語大詞典》:知难而进(知難而進)
知道有困难,仍然勇往直前。 克非 《春潮急》四五:“党和群众都会支持你的!共产党员为真理而斗争,应该知难而进。” 方毅 《读〈攻关〉》:“最终胜利归于百折不挠,知难而进的人们。”
《國語辭典》:知难而退(知難而退)  拼音:zhī nán ér tuì
本指作战时随机应变,遇形势不利则退却。《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后泛指行事遇到困难退缩不前或应伺机退却。唐。皇甫湜 答李生第二书:「夫无难而退,谦也;知难而退,宜也,非谦也。」宋。杨万里 答本路安抚张尚书:「某不才多病之身,一生寡偶,几覆车于太行,沉舟于吕梁,知难而退,弃官九载。」
《國語辭典》:周而复始(周而復始)  拼音:zhōu ér fù shǐ
循环不断。《晋书。卷七一。王鉴传》:「赋敛搜夺,周而复始,卒散人流,相望于道。」《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高愚溪周而复始,住了两巡。女儿们殷殷勤勤,东也不肯放,西也不肯放。」也作「终而复始」。
《漢語大詞典》:枕善而居
谓守善不移。 北齐 刘昼 新论·慎独:“故 蘧瑗 不以昏行变节, 颜回 不以夜浴改容……斯皆慎乎隐微,枕善而居,不以视之不见而移其心,听之不闻而变其精也。”
分類:不移
《漢語大詞典》:知一而不知二
同“ 知其一不知其二 ”。 汉 桓宽 盐铁论·和亲:“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 明 刘基 《郁离子·虎貙》:“﹝ 若石 ﹞自以为虎死而无毒己者矣。於是弛其机,撤其备,垣坏而不修,藩决而不理。无何,有貙逐麋来止其室之隈……貙人立而爪之毙。君子谓 若石 知一而不知二,宜其及也。”参见“ 知其一不知其二 ”。
《國語辭典》:知其一不知其二  拼音:zhī qí yī bù zhī qí èr
仅知事物的一部分,而不知其他的部分。指对事情缺乏澈底的了解,未能有全面的认识。宋。苏轼 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比来士大夫好轻议旧法,皆未习事之人,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明。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谏父》:「夫人,你知其一,不知其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岂可陷亲于不义?」也作「知其一不达其二」、「知其一未睹其二」。
分類:知道
《漢語大詞典》:知一而不知十
犹知其一不知其二。 汉 桓宽 盐铁论·结和:“故 吴王 知伐 齐 之便,而不知 干遂 之患, 秦 知进取之利,而不知 鸿门 之难,是以知一而不知十也。”参见“ 知其一不知其二 ”。
分類:不知
《國語辭典》:知其一不知其二  拼音:zhī qí yī bù zhī qí èr
仅知事物的一部分,而不知其他的部分。指对事情缺乏澈底的了解,未能有全面的认识。宋。苏轼 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比来士大夫好轻议旧法,皆未习事之人,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明。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谏父》:「夫人,你知其一,不知其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岂可陷亲于不义?」也作「知其一不达其二」、「知其一未睹其二」。
分類:知道
《分类字锦》:争瑟而分
集韵说文:鼓弦竹身乐也。一说秦人薄义,父子争瑟而分之,因以为名。
分类:
《分类字锦》:造次而结(造次而结)
独孤及汉光武渡滹沱冰合赋:若非使不道者丧,有德者王,则水不能以造次而结,冰不能以斯须而壮。
分类:
《漢語大詞典》:凿坏而遁(鑿坏而遁)
见“ 凿坏以遁 ”。
《漢語大詞典》:凿坏以遁(鑿坏以遁)
谓隐居不仕。语本《淮南子·齐俗训》:“ 颜闔 , 鲁君 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 汉 扬雄 《解嘲》:“故士或自盛以橐,或凿坏以遁。”亦作“ 凿坏而遁 ”、“ 凿坯而遁 ”。 唐 元结 《问进士》:“何人凿坯而遁,何人终日扫门?”《老残游记》第二回:“试问,与那凿坏而遁,洗耳不听的有何分别呢?”
分類:隐居不仕
《分类字锦》:凿天而开(凿天而开)
张环秋河赋:倬彼昭回,凿天而开。
分类:天河
《漢語大詞典》:凿坯而遁(鑿坯而遁)
见“ 凿坏以遁 ”。
《漢語大詞典》:凿坏以遁(鑿坏以遁)
谓隐居不仕。语本《淮南子·齐俗训》:“ 颜闔 , 鲁君 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 汉 扬雄 《解嘲》:“故士或自盛以橐,或凿坏以遁。”亦作“ 凿坏而遁 ”、“ 凿坯而遁 ”。 唐 元结 《问进士》:“何人凿坯而遁,何人终日扫门?”《老残游记》第二回:“试问,与那凿坏而遁,洗耳不听的有何分别呢?”
分類:隐居不仕
《國語辭典》:择善而从(擇善而從)  拼音:zé shàn ér cóng
语本《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指选择好的去跟从、采用。《梁书。卷一○。夏侯详传》:「择善而从,选能而用,不以人废言,不以多罔寡。」唐。张九龄 敕议放私铸钱:「公卿百僚,详议可否,朕将亲览,择善而从。」
分類:选择依从
《國語辭典》:择肥而噬(擇肥而噬)  拼音:zé féi ér shì
比喻以富豪为对象,进行敲诈勒索。《糊涂世界》卷九:「这些差役个个摩拳擦掌,择肥而噬。到得次日一早,果然捉了七个人来。」
《分类字锦》:择地而行(择地而行)
谢良辅豹舄赋:择地而行,岂虑泥涂之辱;有道则至,尚怀文彩之奇。
分类:履舄
《國語辭典》:择地而蹈(擇地而蹈)  拼音:zé dì ér dào
形容作事小心谨慎。《歧路灯》第五八回:「学生定要择地而蹈,宁可失之严,不可失之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