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97,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既考
考质
年考
通考
覆考
考最
击考
考选
考评
考稽
九考
考覆
考治
满考
考终命
《韵府拾遗 皓韵》:既考
后汉书边让传让作章华赋曰众变已尽群乐既考
《漢語大詞典》:考质(考質)
咨询质疑。 宋 曾巩 《侍读制》:“盖用儒学之臣入閤侍读,所以考质疑义,非专诵习而已。”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上:“至 贾渊 之辨墟墓, 束晳 之诵古文,则又无假思惟,但凭考质而已。”
分類:咨询质疑
《漢語大詞典》:年考
(1).年寿。多用于指老者年龄。 唐 韩愈 《商州刺史董府君墓志》:“太师之平 汴州 ,年考益高,挈持维纲,鉏削荒纇,纳之大和而已。”
(2).犹年资。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赵涓 ﹞及刺 衢州 ,年考既深,与观察使 韩滉 不相得, 滉 奏免 涓 官。”
《國語辭典》:通考  拼音:tōng kǎo
1.《文献通考》的简称。参见「文献通考」条。
2.会通古今,依次叙述的书,多以通考为名。如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漢語大詞典》:覆考
(1).审察。后汉书·袁安传:“ 楚王 英 谋为逆,事下郡覆考。”
(2).复试。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王魁传:“旧制:御试举人,设初考官先定等第,復弥之以送覆考再定。”
分類:审察
《漢語大詞典》:考最
政绩考列上等。旧唐书·职官志二:“凡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经籍,月终则进课于内,岁终则考最于外。”按,古代考核政绩军功,上等曰“最”,下等曰“殿”。 唐 制,凡考课有二十七最。 明 李东阳 《长沙府推官致仕王公墓铭》:“ 璽 既考最,封及其母。”
《漢語大詞典》:击考(擊考)
敲击。 唐 白居易 《敢谏鼓赋》:“始也,土鼓增华,蕢桴改造。外扬音以应物,中含虚而体道。不窕不摦,由巧者之作为;大鸣小鸣,随直臣之击考。” 唐 元稹 《秦制试乐为御赋》:“且跋涉者疲於山川,条畅者格乎穹旻,慕入律而百蛮麏至,锡有功而诸侯轨道。岂出户庭,非专击考。”
分類:敲击
《國語辭典》:考选(考選)  拼音:kǎo xuǎn
以考试来鉴别人员能力,作为任用的依据。《儒林外史》第七回:「考选还在明年,你要等除服,所以担误。」
《国语辞典》:考评(考评)  拼音:kǎo píng
考核评定。如:「假若明年的考评依然不理想,他恐怕就得被解雇。」
分类:考核评定
《漢語大詞典》:考稽
查考;考校。 清 姚鼐 《〈西魏书〉序》:“然 延寿 自序,言见别史千餘卷;今时代远隔,泯亡无一存,不获使观察据之以考稽同异而裁定焉。” 陈垣 《史讳举例》第三八:“ 竹汀先生 曰: 朱氏 考稽,号称精审,犹有此失,校书之难如此。”
分類:查考考校
《漢語大詞典》:九考
谓二十七年。古代官吏三年一考绩,九考则为二十七年。《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挺身取命,干兹奥秘。踌躇紫闥,喉舌是执。九考不移,有入无出。” 裴松之 注:“尚书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九考则二十七年。”
《漢語大詞典》:考覆
(1).考查审察。汉书·郑崇传:“ 崇 对曰:‘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
(2).覆试。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国朝例: 崇政殿 试举人, 景福殿 考覆。”
《漢語大詞典》:考治
(1).犹拷问。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四》:“乃就槛车,送诣 长安 ,言王不知,考治身无完者,终不復言。”太平广记卷一○九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赵泰》:“生来不闻道法,而地狱考治已毕者,当于此城受更变报。”
(2).考核治绩。 汉 王符 潜夫论·考绩:“皆当考治以効实为王休者也。”
《漢語大詞典》:满考(滿考)
谓已达到考查官吏政绩的一定期限。 明 文徵明 《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南京刑部尚书刘公行状》:“ 正德 丁卯再满考,进阶中议大夫,勋赞治尹。”
《漢語大詞典》:考终命(考終命)
享尽天年。《书·洪范》:“五曰考终命。” 孔 传:“各成其长短之命以自终,不横夭。” 唐 白居易 《策林一·兴五福销六极》:“於是乎三和之气,訢合絪緼,积为寿,蓄为富,舒为康寧,敷为攸好德,益为考终命。”亦省作“ 考终 ”。 晋 潘岳 《杨荆州诔》:“誄德策勋,考终定諡。” 宋 陆游 《求志居士彭君墓志铭》:“考终於新第。”明史·韩爌传:“进药始末实只如此,若不据实详剖,直举非命之凶称,加之考终之令主,恐先帝在天之灵,不无恫怨。”
分類: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