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参验(參驗)  拼音:cān yàn
参考以验證。《楚辞。屈原。九章。惜往日》:「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旧唐书。卷一九一。方技传。僧玄奘传》:「尝谓翻译者多有讹谬,故就西域,广求异本以参验之。」
《國語辭典》:考据(考據)  拼音:kǎo jù
依据可靠资料对古代文物制度加以考核辨證,详明真伪的研究方法。也作「考證」。
《國語辭典》:考据学(考據學)  拼音:kǎo jù xué
诠释古书,求其證据,辨其真伪的学问。也称为「考證学」。
《漢語大詞典》:课绩(課績)
考核政绩。 唐 王勃 《拜南郊颂》:“归俘献捷,课绩分材。”宋史·选举志四:“若别论课绩,或负过名须考验,行遣如法。” 明 张居正 《考满辞加恩疏》:“兹当课绩,方俟黜幽,岂意圣慈更加隆施。”
分類:考核政绩
《漢語大詞典》:钩考(鉤攷)
亦作“钩攷”。 探求考核。周礼·天官·司会“以逆邦国都鄙官府之治” 汉 郑玄 注:“逆受外鉤考之。” 孙诒让 正义:“《鬼谷子·权篇》 陶弘景 注云:‘求其深微曰鉤。’《国语·晋语》 韦 注云:考,校也。鉤考亦谓鉤求考校之,察其是非也。” 宋 王安石 《太子太傅田公墓志铭》:“自 景德 会计,至公始復鉤考财赋,尽知其出入。”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必钩攷文辞,强加笺解。” 章炳麟 《秦献记》:“然其律令在官,空为文具,终不鉤考,以致其诚。”
亦作“钩攷”。 见“ 鉤考 ”。
分類:探求考核
《國語辭典》:功课(功課)  拼音:gōng kè
1.定治事的程序,以稽核其进度、成绩。《汉书。卷八三。薛宣朱博传。薛宣》:「宣考绩功课,简在两府。」
2.学生的课业。《文明小史》第二五回:「他忍不住要请教些实在的功课,先生没法,只得出去买了几张暗射地图。」也作「工课」。
3.佛教徒的早、晚课,内容包括唱赞、诵经、持咒等。
《國語辭典》:卓异(卓異)  拼音:zhuó yì
1.优越的人才。《后汉书。卷三九。刘般传》:「诚宜简练卓异,以厌众望。」唐。黄滔。〈代郑郎中上令狐相启〉:「为官路之遭逢,作仕流之卓异。」
2.清制,吏部于三年举行一次大考察,才能优越的官吏,称为「卓异」。《聊斋志异。卷四。促织》:「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漢語大詞典》:考第
(1).考核评定的等第。 北魏 萧宝夤 《论考绩表》:“虽当时文簿,记其殿最,日久月深,驳落都尽……方求追访声迹,立其考第,无不苟相悦附,共为脣齿。”旧唐书·职官志二:“凡应考之官家,具録当年功过行能,本司及本州长官对众读,议其优劣,定为九等考第,各于所司準额校定,然后送省。”
(2).考核定等第。 唐 白居易 《李德循除膳部员外郎制》:“揆才考第,得补为郎。”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德宗》:“上自考其诗:以 刘太真 及 李紓 等四人为上等; 鲍防 、 于绍 等四人为次等; 张濛 、 殷亮 等二十三人为下等;而 李晟 、 马燧 、 李泌 三宰相之诗,不加考第。”
《国语辞典》:年功  拼音:nián gōng
公务员任职时按年考核的功绩。如:「年功加俸」。也称为「年劳」。
《漢語大詞典》:考定
考核审定。汉书·刘歆传:“﹝ 歆 ﹞典儒林史卜之官,考定律历,著《三统历谱》。”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公﹞考定新旧令式,为三十编,举可长用。”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馀》:“而有些人偏要硬派我做学者。至于何时封赠,何时考定,却连我自己也一点不知道。”
《漢語大詞典》:一殿
(1).一座殿堂。史记·孝武本纪:“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
(2).古代考核制度,官吏因罪过而受一定的处罚称为一负,积若干负称为一殿。北史·郭祚传:“ 祚 奏言:‘考察令:公清独著,德绩超伦而无负殿者为上上,一殿为上中,二殿为上下,累计八殿,品降至九。’”通典·刑二:“﹝ 北齐 ﹞ 武成帝 河清 三年在官犯罪,鞭杖十为一负,闲局六负为一殿,平局八负为一殿,繁局十负为一殿。”隋书·刑法志:“在官犯罪,鞭杖十为一负,闲局六负为一殿。”按, 汉 代只分“殿”、“最”,或但言“负”,此为后起之制。
(3).满殿。 元 胡天游 《七岁游法兴寺》诗:“老僧读罢《楞严》呪,一殿神风柏子香。”
《漢語大詞典》:课功(課功)
(1).考核功绩。 宋 王安石 《酬吴季野见寄》诗:“闻道不先从事早,课功无状取官频。” 明 张居正 《辞考满加恩疏》:“窃惟该部所奏,乃课功常典。臣之所处,则值事之变而酌礼之中,非可以常典概论者也。”
(2).监督做工。 清 黄之隽 《水碓》诗:“溪女鬢插山花红,列坐臼旁如课功。从容揎袖簸扬毕,劳逸不与吾乡同。”
《漢語大詞典》:程课(程課)
(1).指征发赋税徭役。逸周书·大匡:“程课物徵,躬竞比藏。”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六:“岁暮井赋讫,程课相追寻。”新唐书·李巽传:“ 元和 四年病革,郎官省候, 巽 言不及病,但与商校程课功利。”
(2).定额;定限。隋书·天文志上:“此后百工作役,并加程课,以日长故也。”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两刘娘子报应:“内人有两 刘娘子 ,其一年近五旬,志性素谨,自入中年,即饭素诵经,日有程课。”
(3).考核检查。《亢仓子·臣道》:“用中等之人,则当程课其功,示以赏罚。”
(4).犹课程。规定的学业内容和进程。 宋 苏辙 《上皇帝书一封》:“今世之取人,诵文书习程课,未有不可为吏者也。” 清 梅曾亮 《项府君墓志铭》:“习科举学,乃先明而兴,客至始盥沐,则程课毕矣。”
《國語辭典》:督课(督課)  拼音:dū kè
督察考核。《汉书。卷七一。隽不疑传》:「武帝末,郡国盗贼群起,暴胜之为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督课郡国。」《北齐书。卷六。孝昭帝纪》:「其文襄帝所运石经,宜即施列于学馆。外州大学亦仰典司勤加督课。」
《國語辭典》:考成  拼音:kǎo chéng
长官考核属下办事的成效。《六部成语注解。吏部》:「考成:上官考查属员办事有无成效。」
《國語辭典》:功令  拼音:gōng lìng
1.古时国家考核和选用学官的法令。《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序》:「余读功令,至于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2.法令。《儒林外史》第四○回:「这是朝廷功令,又不是你不肖花消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