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8
词典
1
分类词汇
17
共17,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进士
科进
监生
联魁
童生
报罗
擢解
案伯
掇芹
文选烂,秀才半
吊车尾
九章律
案友
气杀钟逵
十年窗下无人问
《國語辭典》:
进士(進士)
拼音:
jìn shì
科举时代的科目。隋炀帝选拔人才,设进士科,唐宋因之,其时凡举人试于礼部合格者,称为「进士」。明、清之制,会试中式,殿试后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皆通称为「进士」。《红楼梦》第二回:「已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县。」
分類:
科举
荐举
贤士
贡举
殿试
人才
试考
考取
举人
人经
会试
及格
即可
进士
《漢語大詞典》:
科进(科進)
谓通过科考取得进士出身。 宋
范仲淹
《举张讽李厚充青州职官状》
:“前御史臺主簿 张讽 ,文学懿瞻,履行纯雅,未升科进,的有才称。欲乞朝廷,采於清议,推以异恩,特赐召试,授一出身。”
分類:
科进
科考
考取
取得
《國語辭典》:
监生(監生)
拼音:
jiàn shēng
明清两代在国子监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具有此资格的人,就可以和秀才一样应乡试。取得资格的方法有两种:一、荫监,即由祖先的勋劳资历,按规定的制度取得。二、例监,即用捐纳的方式取得。
分類:
国子监
肄业
业者
监生
由学
学政
考取
《漢語大詞典》:
联魁(聯魁)
科举时代在乡试、会试中接连考取第一名。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廷献》
:“休説文齐福乃齐,日家许我定联魁。”
分類:
科举
乡试
会试
试中
接连
考取
第一名
《國語辭典》:
童生
拼音:
tóng shēng
明清两代称没有考秀才或未考取秀才的读书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公子笑欣欣,喜弟喜兄都入学;童生愁惨惨,恨祖恨父不登科。」
分類:
童生
举业
考取
秀才
读书人
《漢語大詞典》:
报罗(報羅)
旧称考取进士后暴卒者。事涉迷信,说法不一。 五代 王定保
《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
》
:“ 罗玠 , 贞元 五年及第,关宴, 曲江 泛舟,舟沉, 玠 以溺死。后有关宴前卒者,谓之‘报罗’。” 宋
王楙
《
野客丛书·报罗二说
》
:“
《杂説》
谓进士放榜,须有一人谢世,名曰报罗使,言报大罗天也。
《摭言》
又谓‘ 罗玠 , 贞元 中及第,开宴, 曲江 泛舟, 玠 以溺死。后有开试(关试)前卒者谓之报罗。’二説不同。”
分類:
旧称
考取
取进
进士
迷信
《漢語大詞典》:
擢解
考取解元。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三仙
》
:“士人入闈,三题皆仙作,以是擢解。”
分類:
考取
解元
《國語辭典》:
案伯
拼音:
àn bó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的人,互称为「同案」,称同案的父亲为「案伯」。《儒林外史》第二回:「我因先生吃斋,倒想起一个笑话,是前日在城里我那案伯顾老相公家听见他说的。」
分類:
一年
年考
考取
秀才
彼此
《國語辭典》:
掇芹
拼音:
duó qín
旧时指考取秀才。《聊斋志异。卷四。狐谐》:「家少有而运殊蹇,行年二十有奇,尚不能掇一芹。」
分類:
考取
秀才
《國語辭典》:
采芹人(採芹人)
拼音:
cǎi qín rén
语本《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后称科举时代县学生员为「采芹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他日必为攀桂客,目前尚作采芹人。」
分類:
科举
称县
县学生
秀才
《國語辭典》:
文选烂,秀才半(文選爛,秀才半)
拼音:
wén xuǎn làn,xiù cái bàn
宋朝文坛看重文选一书,致使文人只专意此书,故时人以「文选烂,秀才半」称只须熟读一部文选,就可举秀才。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至庆历后,恶其陈腐,诸作始一洗之。方其盛时,士子至为之语曰:『文选烂,秀才半』。」
分類:
俗语
熟读
考取
秀才
有望
《国语辞典》:
吊车尾(吊车尾)
拼音:
diào chē wěi
1.戏称参加考试时以接近录取分数的成绩考取。如:「这次高考他吊车尾上榜,直呼自己运气好。」
2.指最后一名。如:「这次考试本班为全校总排名第二,一扫上次吊车尾之耻。」
分类:
戏称
最后
参加
考试
接近
录取
分数
成绩
考取
《国语辞典》:
九章律
拼音:
jiǔ zhāng lǜ
汉初的法律。高祖时,萧何参考取摭《秦法六律》制定而成。包括《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户律》、《兴律》、《厩律》等九种法律。简称为「九章」。
分类:
法律
高祖
萧何
参考
考取
为
《漢語大詞典》:
案友
明 清 时,称和自己同一年考取秀才的人为案友。
《歧路灯》
第九七回:“ 簣初 只得让案友吃酒。”
分類:
自己
一年
年考
考取
秀才
《國語辭典》:
气杀钟馗(氣殺鍾馗)
拼音:
qì shā zhōng kuí
相传唐人钟馗考取状元,皇帝嫌其貌丑而不任用,钟馗愤而自刎。后以「气杀钟馗」比喻愤怒而脸色难看。如:「上司这般不合理的要求,真是气杀钟馗,简直逼我走人。」
分類:
钟馗
秀才
考取
状元
帝王
《漢語大詞典》:
十年窗下无人问(十年窗下無人問)
谓科举时代士人为考取功名,长期闭门苦读而不为世人所知。 元
刘祁
《
归潜志
》
卷七:“南渡后,疆土狭隘,止 河南 、 陕西 ,故仕进调官,皆不得遽入仕……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也。’” 元
武汉臣
《玉壶春》
第一折:“岂不闻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信有之也。”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试》
:“你为甚十年窗下无人问,也只图一举成名天下知。”
分類:
科举
士人
考取
功名
长期
世人
所知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