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59,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淳耀
星耀
华耀
耀文
夸耀
显耀
烛耀
焕耀
耀星
景耀
吐耀
朗耀
流耀
衔耀
发耀
《漢語大詞典》:淳耀
亦作“ 淳曜 ”。亦作“ 淳耀 ”。 光明;光耀。国语·郑语:“夫 黎 为 高辛氏 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昭四海,故命之曰 祝融 。” 韦昭 注:“淳,大也;燿,明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国语下:“家大人曰: 韦 训淳为大,义本尔雅,然云大明厚大天明地德,则不词矣。予谓淳燿、敦大、光照,皆二字平列。淳字本作焞。焞,明也;燿,光也。言能光明天明,厚大地德也,下文云 祝融 能昭显天地之光明,即其证。”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徵:“圣人淳耀,能兼二美,知微知章。” 晋 陆机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淳曜六合,皇庆攸兴。”
分類:光明光耀
《骈字类编》:星耀
淮南子钳且大丙之御除辔衔去鞭弃策车莫动而自举马莫使而自走也日行月动星耀而元运雷奔而鬼腾进退屈伸不见眹垠太又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星耀而光逐 梁昭明 子七契绮縠风吹珠玑星耀星皮日休酒中十咏诗谁遣酒 耀天文列其位
《漢語大詞典》:华耀(華耀,華燿)
亦作“ 华燿 ”。亦作“ 华曜 ”。光华辉耀。《汉书·礼乐志二》:“月穆穆以金波,日华燿以宣明。” 唐 柳宗元 《王氏伯仲唱和诗序》:“﹝ 王氏 ﹞自 先天 以来,策名闻达,秉毫翰而践文昌。登禁掖者,纷纶华耀,继武而起。” 明 方孝孺 《凝命神宝颂》:“每岁正月恒病阴雨,至是自元日至於郊庙,翳氛屏除,日月华曜,山川轩豁,神人喜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陆押官:“至一洞府,见舍宇华耀,迥异人间。”
分類:光华辉耀
《分类字锦》:耀文
中说房元龄问史子曰古之史也辨道今之史也耀文
分类:
《國語辭典》:誇耀  拼音:kuā yào
过分炫耀、吹嘘。宋。苏洵〈送石昌言为北使引〉:「凡虏所以誇耀中国者,多此类也。」
《國語辭典》:显耀(顯耀)  拼音:xiǎn yào
誇示炫耀。《三国演义》第六八回:「权以青罗伞赐之,令出入张盖,以为显耀。」
《漢語大詞典》:烛耀(燭耀,燭燿)
燭耀:见“ 烛燿 ”。
燭燿:亦作“ 烛耀 ”。亦作“ 烛曜 ”。 1.照耀。《汉书·宣帝纪》:“神光并见,或兴于谷,烛燿齐宫,十有餘刻。” 颜师古 注:“烛,亦照也。” 晋 成公绥 《天地赋》:“三辰烛燿,五纬重光。”法苑珠林卷二三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云日鲜彩,五色烛耀。”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其窣堵波中有佛舍利升餘,每月十五,其夜便放圆光,烛曜灵盘,联辉达曙。”一本作“ 烛燿 ”。
(2).显耀,显扬。 唐 李商隐 《太尉卫公〈会昌一品制集〉序》:“烛耀家声,粉饰国史。”一本作“ 烛燿 ”。
《漢語大詞典》:焕耀(焕燿)
光彩耀眼。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北斗有九星,今星七见,二隐不出,常以二十七日月生三日伺之,其形焕耀异餘者。” 宋 范仲淹 《乾为金赋》:“非同体於焕耀,实比德於贞纯。” 明 李东阳 《山西布政司修造记》:“及其成而观之,则规制宏伟,颜采焕耀。”
焕燿:光芒闪耀。 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二七:“妖冶闲都子,焕燿何芬葩。” 唐 韦瓘 《周秦行记》:“忽车音马蹟相杂,罗綺焕燿,旁视不给。”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一:“﹝金寳牌﹞精彩焕燿,封以絳囊,盛以漆匣。”
《漢語大詞典》:耀星
闪烁的星星。 汉 扬雄 《解嘲》:“目如燿星,舌如电光。”
分類:闪烁星星
《漢語大詞典》:景耀(景燿)
光芒;阳光。汉书·叙传上:“宾又不闻 龢氏 之璧韞於 荆 石, 随侯 之珠藏於蜯蛤虖?歷世莫眡,不知其将含景耀,吐英精,旷世千载而流夜光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景耀高照,嘉禾毕遂。”
分類:光芒阳光
《漢語大詞典》:吐耀
见“ 吐曜 ”。
《國語辭典》:吐曜  拼音:tǔ yào
发光,借指日月星辰。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漢語大詞典》:朗耀
亦作“ 朗曜 ”。 光明闪耀;光芒闪耀。《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有一童子,名号 光严 ,相圆明而特异众人,心朗曜而迥然高士。” 明 宋濂 《赠定岩上人入东序》:“利锋相触,雨雹为之交驰;疑网既袪,星月为之朗耀。” 明 李东阳 《代告阙里孔子庙记》:“礼成之后,星月朗耀,神人欢畅。” 傅敷 《周鼎》诗:“灵光朗耀何融融,琉璃作室居当中。” 冰心 《寄小读者》十四:“站在她床前说着话儿的时候,抬头看见松梢上一星朗耀。”
《漢語大詞典》:流耀(流燿)
闪动的光。 汉 班固 《西都赋》:“翡翠火齐,流耀含英。”后汉书·班固传上引此文作“流燿”。
分類:闪动
《漢語大詞典》:衔耀(銜耀)
亦作“ 衔曜 ”。 犹衔烛。亦指衔烛照耀。传说西北幽冥之处,日光不到,有神龙衔烛照耀之。事见楚辞·天问山海经·大荒北经《淮南子·墬形训》。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若乃积素未亏,白日朝鲜,烂兮若烛龙衔曜照 崑山 。”
《漢語大詞典》:发耀(發耀)
焕发光辉。 南朝 梁 江淹 《让太傅扬州牧表》:“皇极不爽,国步斯泰,虽 金 嬀 各政, 姬 华 异治,未有革序变伦而能流英发耀者也。” 唐 柳宗元 《晋问》:“为鏑,为鏃,为鍭……当空发耀,英精互绕,晃荡洞射,天气尽白。” 宋 欧阳修 《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文章发耀兮星日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