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耻惧(恥懼)
亦作“耻惧”。 羞愧恐惧。晋书·何充传:“ 庾爰之 肯避 温 乎?如令阻兵,耻惧不浅。”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夫臣弑其君,子弑其父,凡在含识,皆知耻惧,苟欺而可免,则谁不愿然。” 唐 柳宗元 《与顾十郎书》:“其或少知耻惧,恐世人之非己也。”
分類:羞愧恐惧
《漢語大詞典》:泚额(泚額)
额上冒汗。多用以表示羞愧。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 瞻 因立於前,举伐折罗叱之,女恐怖泚额。” 明 高启 《吊伍子胥辞》:“彼循默而苟容兮,寧获免乎泚额。”
分類:羞愧
《漢語大詞典》:冒愧
不顾羞愧。《后汉书·张衡传》:“冒愧逞愿,必无仁以继之,有道者所不履也。”
分類:羞愧
《國語辭典》:羞愤(羞憤)  拼音:xiū fèn
羞愧而愤恨。如:「因犯规而被举发的球员,羞愤地退赛离场。」
分類:羞愧愤恨
《国语辞典》:出糗  拼音:chū qiǔ
做出令自己感到羞愧、难为情的事情。如:「他迷糊而健忘,经常当众出糗。」
《国语辞典》:不臊  拼音:bù sào
不害羞、不羞愧。《红楼梦》第五八回:「你老人家太不省事。你不给他洗头的东西,我们饶给他东西,你自己不臊,还有脸打他!」
《漢語大詞典》:惭腆(慚腆)
亦作“慙腆”。 羞愧,不好意思。 南朝 梁 沈约 《为长城公主谢表》:“奉策书封妾 长城县 公主,徽命降临,慙腆罔寘。”
《漢語大詞典》:惭怯(慚怯)
羞愧胆怯。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笤帚》:“僧急牵其衣,女復佯为惭怯之态。”
分類:羞愧胆怯
《漢語大詞典》:惭戁(慚戁)
羞愧惶恐。旧五代史·唐书·符存审传:“ 存审 妻 郭氏 诉於 崇韜 曰:‘吾夫於国,粗効驱驰,与公乡里亲旧,公忍令死弃北荒,何无情之如是!’ 崇韜 益惭戁。”
《漢語大詞典》:惭胲(慚胲)
惭愧,羞愧。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二折:“我这里伤心空跌脚,低首自惭胲。”
分類:惭愧羞愧
《漢語大詞典》:惭蹙(慚蹙)
亦作“慙蹙”。 羞愧而局促不安。 唐 罗隐 《谗书·投知书》:“某去年秋,尝以所为文两通上献,其贵贱之相远,崖谷之相悬,且不啻千里……由是卑折慙蹙,若不自容者,以至於今。”
《漢語大詞典》:惭企(慚企)
羞愧而仰慕。 唐 司空图 《与惠生书》:“某赘於天地之间三十三年矣,及览古之贤豪事跡,惭企不暇。”
分類:羞愧仰慕
《漢語大詞典》:汗羞
因羞惭而流汗。形容极度羞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二商:“余惑於妇言,遂失手足之义。弟不念前嫌,增我汗羞。”
《漢語大詞典》:惊讪(驚訕)
谓使人惊讶羞愧。 宋 叶适 《还华贤良九经说贤良进卷语林等》诗:“编排过百帙,装庋高一冢;见闻颇惊訕,吟玩自欣悚。”
分類:惊讶羞愧
《漢語大詞典》:愧怒
羞愧恼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封三娘:“生入,执子壻礼,伏拜甚恭。公愧怒,疑生儇薄。”
分類:羞愧恼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