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5,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望羊
羊毛
羊灯
羊牧
羊胛熟
羊肠坂
羊化
羊肝
羊肆
常羊
化羊
夷羊
羊蹄
羊人
灵羊
《漢語大詞典》:望羊
(1).亦作“ 望洋 ”、“ 望佯 ”、“ 望阳 ”。仰视貌;远视貌。晏子春秋·谏上六:“ 杜扃 望羊待于朝。”庄子·秋水:“ 河伯 始旋其面目,望洋向 若 而嘆。” 陆德明 释文作“盳洋”,引 崔譔 曰:“犹望羊,仰视貌。”《孔子家语·辩乐》:“近黮而黑,頎然长,旷如望羊,奄有四方。” 王肃 注:“望羊,远视也。”释名·释姿容:“望羊。羊,阳也。言阳气在上,望之然也。” 毕沅 疏证:“望羊,本皆作‘望佯’,非也。” 汉 班固 《白虎通·圣人》:“圣人皆有异表…… 武王 望羊,是谓摄扬,盱目陈兵,天下富昌。”按,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作“ 武王 望阳”。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郎中 长孺子 视望阳,目为‘呷醋汉’。”
(2).犹仿佯。参见“ 望游 ”。
分類:仰视远视
《漢語大詞典》:望游
犹仿佯。晏子春秋·谏上二三:“ 晏子 自国往见公,比至,﹝ 景公 ﹞衣冠不正,不革衣冠,望游而驰。” 吴则虞 集释引 于鬯 曰:“望游,犹望羊……望羊,犹仿佯也。”参见“ 仿佯 ”。
《國語辭典》:羊毛  拼音:yáng máo
羊身上的毛。其纤维呈鳞片状,具弹性,所制成的衣料不易皱,且保暖性特强。
《漢語大詞典》:羊灯(羊燈)
用竹丝扎成外糊以纸的羊形灯。民间常在灯节悬挂。 北周 庾信 《七夕赋》:“兔月先上,羊灯次安。”随园诗话卷三引 清 蒋麟昌 《咏七夕》:“一报人间簫鼓喧,羊灯无燄秋空碧。”
《骈字类编》:羊牧
晋书职官志典牧又别置羊牧丞
《國語辭典》:羊胛熟  拼音:yáng jiǎ shú
语本《新唐书。卷二一七。回鹘传下》:「其地北距海,去京师最远,又北渡海则昼长夜短,日入烹羊胛,熟,东方已明,盖近日出处也。」比喻时间的短促迅速。宋。陈造 书怀诗:「百年羊胛熟,万事虎头痴。」
分類:时间短促
《漢語大詞典》:羊肠坂(羊腸坂)
古坂道名。萦曲如羊肠,故称。有两处:一在今 山西省 壶关县 东南;一在今 山西省 晋城市 南。 三国 魏 曹操 《苦寒行》:“北上 太行山 ,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 詰屈,车轮为之摧。”亦作“ 羊肠阪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伊闕 在其南, 羊肠 在其北” 裴駰 集解引 晋 皇甫谧 曰:“ 壶关 有 羊肠阪 ,在 太原 晋阳 西北九十里。”史记·魏世家“断 羊肠 ,拔 閼与 ” 唐 张守节 正义:“ 羊肠阪 道在 太行山 上,南口 怀州 ,北口 潞州 。”
《骈字类编》:羊化
元 宋无 咏石得天字 异或称羊化,疑应讶虎眠。
《骈字类编》:羊肝
魏书辛少雍传少聪颖有孝行尤为祖父绍先所爱绍先性嗜羊肝常呼少雍共食及绍先卒少雍终身不食肝卒搜神记淮南万毕曰千岁羊肝化为地宰蟾蜍得菰 时为鹑此皆因气化以相感而成也又博陵刘伯祖为河东太守所止承尘上有神能语尝呼伯祖与语及京师诏书诰下消息辄预告伯祖伯祖问其所食啖欲得羊肝乃买羊肝于前切之脔随刀不见尽两羊肝忽有一老狸眇眇在案前持刀者欲举刀斫之伯祖呵止自著承尘上须臾大笑曰向者啖羊肝醉忽失形与府君相见大惭愧后伯祖当为司隶神复先语伯祖曰某月某日诏书当到至期如言
又本草越砥释名羊肝石
《漢語大詞典》:羊肆
(1).古代祭祀所用的全羊。周礼·夏官·小子:“掌祭祀,羞羊肆、羊殽、肉豆。”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羊肆,体荐全蒸也。”
(2).售羊的店铺。《左传·襄公三十年》:“ 伯有 死於羊肆。” 杜预 注:“羊肆,市列。”
分類:祭祀店铺
《漢語大詞典》:常羊
(1).相羊,徜徉;逍遥。《淮南子·天文训》:“东南为常羊之维。” 庄逵吉 注:“常羊即相羊,亦即徜徉。”《汉书·礼乐志》:“幡比翄回集,贰双飞常羊。” 颜师古 注:“常羊,犹逍遥也。”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师出无时,未知所当,应变而动,随物常羊。”
(2).古代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海外西经:“ 形天 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 常羊 之山。”宋书·符瑞志上:“ 炎帝 神农氏 ,母曰 女登 ,游於 华阳 ,有神龙首感 女登 於 常羊山 ,生 炎帝 。”
(3).虫名。《诗·召南·草虫》“喓喓草虫” 毛 传:“草虫,常羊也。”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下:“草虫,常羊也。大小长短如蝗,奇音清色,好在茅草中。”
《骈字类编》:化羊
神仙传曹公欲杀左慈试其能免死否乃敕收慈慈走入群羊中而追者不分数夲羊果馀一口乃知是慈化为羊也我
苏轼 残腊独出诗 路逢眇道士,疑是左元放。
欲从之语恐复化为羊
《漢語大詞典》:夷羊
(1).古指神兽、怪兽。国语·周语上:“ 商 之兴也, 檮杌 次於 丕山 ;其亡也,夷羊在 牧 。” 韦昭 注:“夷羊,神兽。 牧 , 商 郊 牧野 。”史记·周本纪“麋鹿在 牧 ” 裴駰 集解引 晋 徐广 曰:“此事出周书《随巢子》,云‘夷羊在 牧 ’。 牧 ,郊也。夷羊,怪物也。”一说,土神。《淮南子·本经训》:“ 江 河 三川,絶而不流,夷羊在 牧 ,飞蛩满野。” 高诱 注:“夷羊,土神。 殷 之将亡,见於 商 郊 牧野 之地。”后亦以比喻乱世中的贤者。 南朝 陈 徐陵 《梁禅陈玺书》:“久矣夷羊之在 牧 ,时哉蛟龙之出泉,革运之兆咸徵,惟新之符竝集。” 唐 李白 《古风》之五一:“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
(2).复姓。 春秋 晋国 有 夷羊五 。
《国语辞典》:羊蹄  拼音:yáng tí
植物名。蓼科酸模属,多年生草本。高约五十至一百公分。叶互生,长椭圆形,长八至二十五公分,基部圆形或心形,波状缘,具长叶柄。四、五月枝梢生出花轴,轴的节上轮生数十朵淡绿色小花,层层排列。瘦果包被于宿存增大之花被内,花被具小齿突。根捣汁可治疥癣肿毒。广布东亚温带之湿润原野。也称为「牛舌菜」。
《骈字类编》:羊人
周礼夏官羊人下士二人史一人贾二人徒八人
《漢語大詞典》:灵羊(靈羊)
即羚羊。角可入药。后汉书·西南夷传·冉駹:“有灵羊,可疗毒。” 李贤 注引《本草经》:“零羊角味咸无毒,主疗青盲、蛊毒,去恶鬼,安心气,彊筋骨。”
分類: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