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干渣渣(乾渣渣)
缺乏水分而呈渣屑的样子。 茅盾 《秋收》:“那小半锅的南瓜干渣渣地没有汤,靠锅边并且已经结成‘南瓜锅巴’了。”
分類:缺乏水分
《漢語大詞典》:乾渣渣
缺乏水分而呈渣屑的样子。 茅盾 《秋收》:“那小半锅的南瓜干渣渣地没有汤,靠锅边并且已经结成‘南瓜锅巴’了。”
分類:缺乏水分
《漢語大詞典》:共同语言
指相同的思想、认识和生活情趣等:他俩缺乏~,难以长期在一起生活。
《國語辭典》:坏血病(壞血病)  拼音:huài xiě bìng
病名。因体内严重缺乏维生素C所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为牙龈出血、身体衰弱、肌肉或关节肿痛等。多食用蔬菜、水果或服用维生素C,可以治疗此病。
《漢語大詞典》:葫芦依样(葫蘆依樣)
依样画葫芦。比喻只是模仿,缺乏创造。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工者不免 优孟 抵掌之誚,拙者至有葫芦依样之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正是:富贵浮云成一梦,葫芦依样只三年。” 郭沫若 《文艺论集·批评与梦》:“才既不天,而仅葫芦依样的我们,那就不能不有多少学理上的准备。”参见“ 依样画葫芦 ”。
《國語辭典》:依样画葫芦(依樣畫葫蘆)  拼音:yī yàng huà hú lu
比喻一味模仿,毫无创见。语出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也作「照葫芦画瓢」、「依本画葫芦」、「依样葫芦」。
《漢語大詞典》:饥国(飢國)
(1).缺乏粮食的国家。管子·八观:“草田多而辟田少者,虽不水旱,飢国之野也。”
(2).古国名。
《漢語大詞典》:雇佣观点
工作中缺乏主人翁思想而采取的拿一分钱干一分活的消极态度。
《國語辭典》:顾头不顾尾(顧頭不顧尾)  拼音:gù tóu bù gù wěi
虑事不周,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红楼梦》第六回:「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个什么男子汉大丈夫了?」也作「顾前不顾后」。
《漢語大詞典》:寡嗛
缺乏,不足,嗛,同“ 歉 ”。《宋书·颜延之传》:“若能服温厚而知穿弊之苦,明 周 之德;厌滋旨而识寡嗛之急,仁恕之功。”
分類:缺乏不足
《漢語大詞典》:寡态(寡態)
谓缺乏变化。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下:“要惟长篇鉅什,叙述为宜,用之短歌,紆缓寡态。於是 高 、 岑 、 王 、 李 出,而格又一变矣。”
分類:缺乏
《國語辭典》:含糊不清  拼音:hán hú bù qīng
1.发音不清楚。如:「他向来有口吃的毛病,讲起话来总是吞吞吐吐,含糊不清。」
2.做事不明确,没有条理。如:「处事若含糊不清,往往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
《國語辭典》:不识好歹(不識好歹)  拼音:bù shì hǎo dǎi
不能辨别好坏。指人糊涂,不知事情的是非或轻重。《西游记》第九二回:「我师不识好歹,上桥就拜。我说不是好人,早被他侮暗灯光,连油碰我师一风摄去。」《文明小史》五二回:「你们这班牛马奴隶,真真不识好歹!难道我们还来谎骗你不成?」也作「不知好歹」。
《國語辭典》:不知甘苦  拼音:bù zhī gān kǔ
不知道处理事情的甘甜与痛苦。后多指不知处理事情的艰难、痛苦。《墨子。非攻上》:「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
《漢語大詞典》:不学无识(不學無識)
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宋 叶适 《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大理少卿 朱斐 对上,指大理寺为詔狱。公论‘ 斐 不知职业何事,不学无识’,竟罢 斐 。”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檄:“ 世皇 《下江南檄》枚举 贾似道 无君之罪, 宋 国臣民其不诚服者与。其文曰:‘……不学无识,舞术弄权。’”
《國語辭典》:财匮力绌(財匱力絀)  拼音:cái kuì lì chù
钱财匮乏,力量不足。《明史。卷二○二。赵炳然传》:「淅罹兵燹久,又当宗宪汰侈后,财匮力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