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鞭缚(鞭縛)
鞭笞捆绑。 唐 无名氏 《李林甫外传》:“忽一日,方午,有人扣门,吏惊候之,见一道士甚枯瘦,曰:‘愿报相公。’閽者呵而逐之外,吏又欲鞭缚送於府。”
分類:鞭笞捆绑
《韵府拾遗 药韵》:彼缚(彼缚)
净住子若自无缚欲解彼缚斯有是处
《漢語大詞典》:白缚(白縛)
素色的纱。周礼·天官·内司服“素沙” 汉 郑玄 注:“素沙者,今之白缚也。六服皆袍制,以白缚为里,使之张显。” 清 陈鳣 《对策》卷六:“《天官·内司服》云:‘素沙。’ 郑 注:‘今之白缚也。’释文《声类》:‘缚,今纱绢。’按古无纱绢字,止作沙缚耳。”
分類:素色
《韵府拾遗 微韵》:缚衣(缚衣)
南史袁昂传昂为豫章太守母忧去职江路风潮暴骇昂乃缚衣著棺誓同沉溺及风止馀船皆没惟昂船获全
《韵府拾遗 养韵》:缚襁(缚襁)
王令诗未若缚襁儿
《漢語大詞典》:禽缚(禽縛)
捉拿捆绑。汉书·金日磾传:“ 日磾 捽胡投 何罗 殿下,得禽缚之,穷治皆伏辜。”
分類:捉拿捆绑
《漢語大詞典》:劫缚(劫縛)
犹绑架。用武力把人劫走。后汉书·班超传:“ 虑 因其无备,遂前劫缚 兜题 。” 唐 柳宗元 《童区寄传》:“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
《漢語大詞典》:亟缚屣(亟縛屣)
靴子。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阿軬荼国:“大竹林中,伽蓝餘址,是 如来 昔於此处听诸苾芻著亟缚屣。”原注:“ 唐 言靴。”
分類:靴子
《漢語大詞典》:交缚(交縛)
捆扎。
分類:捆扎
《漢語大詞典》:辕缚(轅縛)
指辂木。因其缚於辕上,故名。仪礼·既夕礼“賔奉币,由马西,当前輅,北面致命” 汉 郑玄 注:“輅,辕缚,所以属引。” 贾公彦 疏:“谓以木缚於柩车辕上,以属引於上而挽之,故名辕缚也。”
分類:辕上
《漢語大詞典》:抓缚(抓縛)
捆扎;扎缚。 宋 周密 武林旧事·乾淳奉亲:“八月十八日……竝出 候潮门 。先命脩内司於 浙江亭 两旁,抓缚席屋五十间。”《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 王招宣 府里抓缚着小鰲山,今夜亦放灯。”
分類:捆扎扎缚
《漢語大詞典》:造茧自缚(造繭自縛)
作茧自缚。喻做了某事,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 陶行知 《中国大众教育问题》六:“他们帮助敌人造成联合战线攻打他们自己,他们像蚕一样,造茧自缚。”
《分类字锦》:张巡缚藁(张巡缚藁)
唐书张巡传贼攻城城中矢尽巡缚藁为人千馀被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久乃知藁人遂得箭数十万
分类:矢箭
《國語辭典》:吐丝自缚(吐絲自縛)  拼音:tǔ sī zì fú
蚕吐丝作茧困缚自己。后比喻为自作自受。如:「你就别再自作聪明了,订了一大堆根本做不到的规矩,到头来还不只是吐丝自缚。」《景德传灯录。卷二九。志公和尚十四科颂》:「声闻执法坐禅,如蚕吐丝自缚。」
分類:自己受困
《漢語大詞典》:无拘无缚(無拘無縛)
同“ 无拘无束 ”。 明 袁宏道 《叙陈正甫〈会心集〉》:“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