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88,分6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阶缘
缘因
缘石
翰墨缘
旁缘
缘业
缘坐
来缘
缘觉
福缘
缘会
缘涧
妙缘
遇缘
法缘
《國語辭典》:阶缘(階緣)  拼音:jiē yuán
攀附、凭藉。《北史。卷八○。外戚传。序》:「比夫凭藉宠私,阶缘恩泽,乘其非据,旋就颠陨者,岂可同日而言哉!」
分類:凭借攀附
《國語辭典》:缘因(緣因)  拼音:yuán yīn
原因。元无氏《小尉迟》第一折:「今日他在前厅上打磨兵器,收拾军装,不知为何?我且去问他一个缘因详细咱。」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三折:「目下便登程,二人随后跟;同去取书信,便得见缘因」。
《漢語大詞典》:缘石(緣石)
砌筑在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长条形石块或混凝土块,用以保护人行道并使车行道的路边水流通畅。
《漢語大詞典》:翰墨缘(翰墨緣)
指诗文书画等笔墨遇合的机缘。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 莆田 吴荔娘 题云:‘他时理棹 苕溪 上,好结香闺翰墨缘。’”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小李将军画卷:“自幸前后三十年,眼力颇有所进,不虚此一段翰墨缘。”
《漢語大詞典》:旁缘(旁緣)
(1).依仗;凭借。汉书·食货志下:“吏用苛暴立威,旁缘 莽 禁,侵刻小民。” 颜师古 注:“旁,依也。”新唐书·杨炎传:“四方贡献,悉入内库,权臣巧吏,因得旁缘,公託进献,私为赃盗者,动万万计。”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十一:“比年以来,旁缘出入,引例为弊,殊失刑政之中应。”
(2).谓相互勾结。 宋 苏轼 《乞医疗病囚状》:“窃惧乎狱吏与犯法者旁缘为姦,检视或有不明。”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阎寺》:“内司分遣吏卒市木於郡县,旁缘为姦,望青採斫。”
《國語辭典》:缘业(緣業)  拼音:yuán yè
业缘,大多指男女的姻缘而言。《董西厢》卷六:「活得正美满,被功名使人离缺。知他是我命薄?你缘业?」元。卢挚〈朱履曲。脂粉态前生缘业〉曲:「脂粉态前生缘业,笑渠侬一刬心邪。」
《國語辭典》:缘坐(緣坐)  拼音:yuán zuò
因人而牵连治罪。《北史。卷八。齐后主本纪》:「诸家缘坐配流者,所在令还。」《隋书。卷二五。刑法志》:「其缘坐则老幼不免,一人亡逃,则举家质作。」
《國語辭典》:来缘(來緣)  拼音:lái yuán
来生的因缘。唐。白居易〈华严经社石记〉:「斯石之文,但叙见愿、集来缘而已。」
《國語辭典》:缘觉(緣覺)  拼音:yuán jué
一种佛教修行者所證得的果位。这种果位是阿罗汉中的一类,不从佛陀或其他人那里听闻佛法,由自己的努力了悟四圣谛、證涅槃。另外他也不对他人宣说自己證悟的真理,所以不能成为人天导师。缘觉是梵语辟支佛的意译,唐僧慧苑认为,辟支佛意译作缘觉是错误的,应译作独觉才正确。《中观论疏。卷一末》:「问:『小乘有声闻、缘觉二人……缘觉不禀教,声闻禀教。』」
《國語辭典》:福缘(福緣)  拼音:fú yuán
一个人命中注定应得的福分。《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三二出》:「侯门相府知有万千,读书人怕没为姻眷,料它每福缘浅。」也作「福分」。
《國語辭典》:缘会(緣會)  拼音:yuán huì
缘分、因缘际会。唐。元稹 遣悲怀诗三首之三:「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喻世明言。卷三七。梁武帝累修归极乐》:「黄复仁化生之时,却原来养娘转世为范云,二女侍一转世为沈约,一转世为任昉,与梁公同在竟陵王西府为官,也是缘会,自然义气相合。」
分類:相会缘分
《韵府拾遗 谏韵》:缘涧(缘涧)
韦应物诗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骈字类编》:妙缘(妙缘)
梁简文帝菩提树颂序奇姿瑰质不可胜言此实生善之妙缘进行之深福 李华径山大师碑真乘妙缘灵祥嘉应
《漢語大詞典》:遇缘(遇緣)
碰巧;机缘凑巧。 沙汀 《记贺龙》十一:“好得很,我正要找你们三个人谈谈!真遇缘极了!”
分類:碰巧
《國語辭典》:法缘(法緣)  拼音:fǎ yuán
与佛结缘,即皈依三宝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