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88,分6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并缘
缘情
延缘
机缘
诸缘
情缘
夙缘
缘木
结缘
缘事
近缘
家缘
缘分
寅缘
善缘
《漢語大詞典》:并缘(並緣)
相互依附勾结。汉书·薛宣传:“ 三辅 赋敛无度,酷吏并缘为姦。”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五年:“盖保正一乡之豪,官吏有须,可以仰给,故乐於并缘以为己利。”
《漢語大詞典》:缘情(緣情)
(1).抒发感情。 唐 独孤及 《送开封李少府勉自江南还赴京序》:“缘情者莫近于诗,二三子盍咏歌以为赠?”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后人陋《花间》《草堂》之恶习,而并忘缘情托兴之旨归,岂非操选政者加之厉乎?” 朱自清 《文学的标准与尺度》:“载道或言志的文学以‘儒雅’为标准,缘情与隐逸的文学以‘风流’为标准。”
(2).借指作诗。 唐 杜甫 《偶题》诗:“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 王嗣奭 释:“‘缘情’用 陆机 语,谓作诗也。”参见“ 缘情体物 ”。
(3).因循人情;顺乎人情。 唐 张九龄 《上姚令公书》:“曩之用才,非无知人之鉴,其所以失溺,在缘情之举。”旧唐书·文苑传中·贾曾:“ 曾 奏议:‘请於南郊方丘,设皇地祇及从祀等坐,则礼惟稽古,义得缘情。’” 宋 范仲淹 《〈赋林衡鉴〉序》:“缘古人之意者,谓之缘情。”
(4).缘分;情意。 明沈鲸《双珠记·赴婚遇兄》:“涉水登山来路远,缘情应不浅。”
《國語辭典》:缘情体物(緣情體物)  拼音:yuán qíng tǐ wù
抒发情感,铺陈事物。唐。王勃《平台秘略论十首。文艺三》:「故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能事;而君子所役心劳神,宜于大者远者,非缘情体物,雕虫小技而已。」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九。杜少陵四》:「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削之痕。」
《漢語大詞典》:延缘(延緣)
(1).缓慢移行。庄子·渔父:“﹝客﹞乃刺船而去,延缘苇间。” 清 陶澄 《蛮触行》:“秋林湿尽土花碧,蜗牛延缘不踰尺。”
(2).与他物相连属。 宋 范成大 《桂海岩洞志》:“ 桂 之千峰皆旁无延缘,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笋瑶篸,森列无际。”
《國語辭典》:机缘(機緣)  拼音:jī yuán
1.佛教用语。众生信受佛法的时机和因缘。《景德传灯录。卷四。嵩岳慧安禅师》:「让机缘不逗,辞往曹溪。」
2.泛指机会和因缘。《三国演义》第二四回:「孤穷刘备,久欲投于门下,奈机缘未遇。」《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看官,不必性急,凡事自有个机缘。」
《漢語大詞典》:诸缘(諸緣)
佛教语。指色香等百般世相。此种种世相,皆为我心识攀缘之所,故称诸缘。《楞严经》卷一:“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诸缘,缘所遗者。” 宋 苏轼 《和陶杂诗》之九:“思我无所思生,安能观诸缘。” 清 顾炎武 《应州》诗之一:“顿觉诸缘减,临风独洒然。”
《國語辭典》:情缘(情緣)  拼音:qíng yuán
感情与缘分。如:「今生无法生活在一起,期盼来世能有情缘两相厮守。」《红楼梦》第三六回:「宝玉默默不对,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
《國語辭典》:夙缘(夙緣)  拼音:sù yuán
前世姻缘。《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若得一了夙缘,万金不惜。」
分類:前生因缘
《漢語大詞典》:缘木(緣木)
(1).爬树。《楚辞·九章·思美人》:“令薜荔以为理兮,惮举趾而缘木。”《淮南子·说山训》:“为蝯赐者,非负而缘木。”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蜀 有魶鱼,善缘木,有声如啼儿。”
(2).见“ 缘木求鱼 ”。
《國語辭典》:缘木求鱼(緣木求魚)  拼音:yuán mù qiú yú
爬到树上去找鱼。语本《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比喻用错方法,徒劳无功。《后汉书。卷一一。刘玄传》:「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进若缘木求鱼。」也作「求鱼缘木」。
《國語辭典》:结缘(結緣)  拼音:jié yuán
佛教上指建立关系。
《漢語大詞典》:缘事(緣事)
(1).犹公务。 唐 韩愈 《赠张籍》诗:“昨因有缘事,上马插手版。”
(2).因事,借端。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悉斩送 弥 晏 等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而后爱憎之人,缘事加诬,伪生节目,卒令明听疑於市虎。”
(3).佛教语。谓与己有关之世间俗事。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点铜成庚:“若首座有未了缘事可与众集福者,我当分药点治,虽百两不靳也。”
《漢語大詞典》:近缘(近緣)
植物或动物亲缘关系相近。 石三友 《金陵野史·春八鲜与野菜》:“菊花脑是菊科栽培草本野菊花的近缘植物。”
《國語辭典》:家缘(家緣)  拼音:jiā yuán
家业、财产。《董西厢》卷六:「夜拥孤衾三幅布,昼歌单枕是一枚砖。只此是家缘。」《西游记》第二三回:「我倒是个真心实意,要把家缘招赘汝等,你倒反将言语伤我。」
《國語辭典》:缘分(緣分)  拼音:yuán fèn
人与人之间能够相投契合的定分。《水浒传》第一五回:「虽然与我们只隔得百十里路程,缘分浅薄,闻名不曾相会。」《老残游记二编》第七回:「前月分手,我想总有好几十年不得见面,谁想不过一个月,竟又会晤了,可见我们两人是有缘分。」也作「分缘」。
《漢語大詞典》:寅缘(寅緣)
(1).沿着某物盘桓或顺着某物行进。 唐 白居易 《池上有小舟》诗:“岸曲舟行迟,一曲进一觴。未知几曲醉,醉入无何乡。寅缘潭岛间,水竹深青苍。” 唐 刘禹锡 《玄览亭》诗:“萧洒青林际,寅缘碧潭隈。”寅,一本作“ 夤 ”。 元 麻革 《游龙山记》:“憇过午,謁主僧 英公 ,相与步西岭,过 文殊巖 ……徜徉者久之,寅缘入西方丈。”
(2).指某种可资凭借攀附的关系。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七:“公戏 郑 曰:‘术者道我贵,吾今已升舍,若登甲科,贵亦不难。谓汝贵时,恐无此理。’ 郑 徐答曰:‘我亦有少寅缘,但不欲言。’公力詰之,乃曰:‘某自丧偶后,有息女甫七岁,无人鞠养,将与中贵为养女,闻尝进入内,性极惠黠,颇得宠遇。恐异时因此进身,未可期。’”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拒弋:“便是那 张四维 ,倚恃金多,始贿 新郑 ,再贿 江陵 ,又贿武清伯 李伟 、太监 冯保 ,乃得寅缘入相。”
(3).指水流或波纹等连绵不断。 唐 李白 《愁阳春赋》:“演漾兮寅缘,窥青苔之生泉。”寅,一本作“ 夤 ”。 唐 白居易 《泛渭赋》:“夜分兮叩舷,天无云兮水无烟。迟迟兮明月,波澹艷兮棹寅缘。”
《國語辭典》:善缘(善緣)  拼音:shàn yuán
1.良好关系。南朝梁。简文帝〈相宫寺碑〉:「皇太子萧纬,自昔蕃邸,便结善缘。」《西游记》第一二回:「我将袈裟、锡杖,情愿送他,与我结个善缘。」
2.俗称好姻缘为「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