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散缓(散緩)
指诗文平淡无奇。 宋 惠洪 冷斋夜话·东坡得陶渊明之遗意:“ 东坡 尝曰:‘ 渊明 诗,初视若散缓,熟看有奇句。’”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拟渊明作诗:“ 山谷 尝谓 白乐天 、 柳子厚 俱效 陶渊明 作诗,而惟 柳子厚 诗为近。然以予观之…… 子厚 气悽愴, 乐天 语散缓。”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昨夜西风摇落千林梢,渡头小舟捲入寒塘坳’,声调散缓而无气魄。”
《韵府拾遗 屋韵》:缓逐(缓逐)
李商隐齐梁晴云诗缓逐烟波起如妒柳绵飘
《漢語大詞典》:缓箭(緩箭)
(1).缓慢的银箭。古时用银箭刻漏记时。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优游少託,寂寞多闲。厌 长乐 之疏鐘,劳中宫之缓箭。”
(2).去势微弱之箭。太平广记卷二五四引 隋 侯白 《启颜录·欧阳询》:“ 瑀 箭俱不着垜,一无所获。 欧阳询 咏之曰:‘急风吹缓箭,弱手驭彊弓。’”
《骈字类编》:弦缓(弦缓)
四十二章经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
《國語辭典》:弛缓(弛緩)  拼音:shǐ huǎn
松弛缓和。《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下》:「公惧而弛缓,不敢行诛罚。」
《漢語大詞典》:纵缓(縱緩)
松懈。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二年:“诸将以 吴 内附,意皆纵缓,独征南大将军 夏侯尚 益修攻守之备。”
分類:松懈
《漢語大詞典》:辽缓(遼緩)
(1).宽缓;延缓。《公羊传·桓公十一年》:“ 祭仲 不从其言,则君必死,国必亡。从其言,则君可以生易死,国可以存易亡。少辽缓之,则 突 可故出,而 忽 可故反。” 何休 注:“辽,假缓之。” 清 钱曾 《读书敏求记·隶续二十一卷》:“嗟乎!一书之付剞劂,辽缓岁月,以溃于成。”
(2).犹迟缓。 宋 苏辙 《次韵子瞻病中赠提刑叚绎》:“贤豪真勉强,功业畏辽缓。” 梁启超 《立宪九年筹备案恭跋》:“夫树人之计,期以百年,教育之为效,庶政中之最强固而亦最辽缓者也。”
《漢語大詞典》:轻缓(輕緩)
轻而缓慢。 叶圣陶 《线下·校长》:“﹝ 佟先生 ﹞轻缓地说,‘承先生允许了,觉得十分快慰。’” 方纪 《三峡之秋》:“ 长江 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又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碧野 《在葱岭下》:“小河在轻缓地流着,河水在朦胧的月光下微微闪光。”
分類:轻缓缓慢
《漢語大詞典》:纡缓(紆緩)
迂回;缓慢。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下:“ 思光 紆缓诞放,纵有乖文体,然亦捷疾丰饶,差不局促。” 明 徐渭 《白母传论》:“紆缓图之而乘时以亟发,殆兵家所谓彍弩发机者与?” 清 昭梿 啸亭续录·褚筠心:“然性紆缓,多为人所愚。”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二:“我看到在那小小的整方的天上,正有一朵灰色的薄云纡缓地浮游而过。”
分類:迂回缓慢
《漢語大詞典》:悠缓(悠緩)
(1).谓迂缓而不切实际。 宋 叶适 《取燕二》:“而 耿南仲 、 唐恪 、 范宗尹 则始终割地而已; 杨时 则为悠缓之辞,欲徐论其当而已。”
(2).缓慢。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远处算命瞎子悠缓的铜钲声。”
《國語辭典》:缓和(緩和)  拼音:huǎn hé
1.为避免冲突,以和平方式处理。如:「办公室的气氛太紧张,应该有人出面缓和一下。」
2.事态平和。如:「他说话时,语气十分缓和。」
《國語辭典》:怠缓(怠緩)  拼音:dài huǎn
怠慢松懈。《三国演义》第一一七回:「吾随后便至,切不可怠缓,若纵他先据了险要,决斩汝首。」
分類:松懈松弛
《漢語大詞典》:缓火(緩火)
犹文火。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煮醴酪:“煮醴法:与煮黑餳同……尤宜缓火,急则焦臭。”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约:“茶须缓火炙,活火煎,当使汤无妄沸。”
分類:文火
《漢語大詞典》:缓报(緩報)
谓延迟报聘。聘,指诸侯之间的互相访问。左传·襄公七年:“ 季武子 如 卫 ,报 子叔 之聘,且辞缓报,非贰也。” 杜预 注:“ 子叔 聘在元年,言国家多难,故不时报。”
《國語辭典》:蹇缓(蹇緩)  拼音:jiǎn huǎn
缓步慢行。《聊斋志异。卷一○。席方平》:「席故蹇缓,行数步,辄憩路侧。」
分類:步履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