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60,分64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乏绝
卓绝
望绝
止绝
绝徼
临绝
迥绝
绝意
弦绝
绝望
中绝
绝地
绝粮
高绝
无绝
《漢語大詞典》:乏绝(乏絶)
(1).食用缺乏、断绝。多指暂时供应不继。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絶。” 孔颖达 疏:“暂无曰乏,不续曰絶。 皇氏 云,长无谓之贫穷,暂无谓之乏絶。”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 之将兵,乏絶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 广 不近水;士卒不尽食, 广 不尝食。” 宋 范镇 东斋记事·补遗:“方春民乏絶时,豫给緡钱贷之,至夏秋输绢於官。” 金 元好问 《王公神道碑铭》:“以 山东 旱,命驰驛赴官,遂专賑贷 东平 诸郡。公所至,推次乏絶,人受实惠,豪猾不得夤缘为姦。”
(2).穷尽;短缺。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 ﹞説 秦王 ,书十上而説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絶,去 秦 而归。”史记·平準书:“车骑马乏絶,县官钱少,买马难得,乃著令。”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玩具·玛瑙:“今偶尔盛产,他时乏絶,必更踊贵。” 梁启超 《复刘古愚山长书》:“谓吾西北腹地诸省,风气阂隔,人才乏絶,恐不足以自立。”
(3).耗竭。 晋 嵇康 《养生论》:“饮食不节,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致乏絶。”
《國語辭典》:卓绝(卓絕)  拼音:zhuó jué
杰出,超越一切。《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德行卓绝,海内无偶。」唐。韩愈 进撰平淮西碑文表:「窃惟自古神圣之君,既立殊功异德卓绝之迹,必有奇能博辩之士,为时而生。」
《漢語大詞典》:望绝(望絶)
犹绝望。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日黄昏而望絶兮,悵独託於空堂。” 汉 王充 论衡·指瑞:“望絶心感,故涕泣沾襟。”《后汉书·班超传》:“今置校尉以扞抚 西域 ,设长史以招怀诸国,若弃而不立,则 西域 望絶。”
分類:绝望
《漢語大詞典》:止绝(止絶)
禁绝。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仙法欲止絶臭腥,休粮清肠。” 宋 王溥 五代会要·刺史:“今后刺史、县令,显有政能,观察使审详事状,闻奏朝廷,当议奬擢。百姓、僧道不得举请,一切止絶。”
分類:禁绝
《漢語大詞典》:绝徼
极远的边塞之地。 唐 韩愈 《湘中酬张十一功曹》诗:“休垂絶徼千行泪,共泛清 湘 一叶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野婆:“此事前所未闻,是知穷荒絶徼,天奇地怪,亦何所不有。” 明 公鼐 《诸将》诗:“絶徼尚传 青海 箭,中原新动 緑林 兵。” 清 吴伟业 《哭瞿稼轩》诗:“禁垣遗直看封事,絶徼孤忠誓佩刀。”
分類:极远边塞
《漢語大詞典》:临绝(臨絶)
犹临终。 汉 王充 论衡·四讳:“ 曾子 重慎,临絶效全,喜免毁伤之祸也。” 唐 韩愈 《祭柳子厚文》:“嗟嗟 子厚 ,今也则亡,临絶之音,一何琅琅!” 明 李东阳 《凉风台》诗:“君不见 晋阳 书中临絶语,曾为 乐陵 求乐处。”
分類:临绝临终
《漢語大詞典》:迥绝(迥絶)
亦作“逈绝”。
(1).犹连绵。不绝貌。 南朝 宋 鲍照 《和王丞》:“秋心日逈絶,春思坐连绵。” 钱振伦 注:“春思秋心,相续不絶,所谓‘长意无已年’也。”
(2).高峻貌。 唐 岑参 《太白胡僧歌》序:“云壁迥絶,人迹罕到。”
(3).超群卓绝。《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芳姿姝丽,盖国无双;风范清规,古今逈絶。” 明 张时彻 《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公讳 基 ,字 伯温 ,神知迥絶,读书能七行俱下。” 清 刘熙载 《艺概·诗概》:“ 唐 初四子沿 陈 隋 之旧,故虽才力迥絶,不免致人异议。”
(4).远胜,远远超过。 宋 陈善 扪虱新话·韩文公参大巅:“今观 大巔 与首座、侍者三人互相引发,皆迥絶言议之表。”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杂觚·乾隆辛卯会试榜得人:“其出而任监司,治郡县者,皆迥絶流辈。”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二节:“自兹以往,儒学之尊严,迥絶百流。”
(5).远远隔绝。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郑云叟》:“ 郑徵君 为诗,皆祛淫靡,迥絶嚣尘。”《读史方舆纪要·浙江四·台州府》《宋志》:“而 苍岭 当 衢 、 处 、 婺 三州,冈阜深阻,行者穷日而后度,人烟迥絶。”
(6).犹迥别。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 魏 晋 迭兴,盛衰迥絶; 齐 梁 接踵,贮积悬殊。”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大地各国, 埃及 、 印度 为至古,而 埃及 王族、士族、农族等级迥絶。”
《國語辭典》:绝意(絕意)  拼音:jué yì
无意,断绝希望。汉。王充《论衡。刺孟》:「在鲁则归之于天,绝意无冀。」
《骈字类编》:弦绝(弦绝)
吴志潘浚传注:江表传曰:权数射雉,浚谏权曰:相与别后,时时暂出耳,不复如往日之时也。浚曰:天下未定,万机务多,射雉非急,弦绝括破,皆能为害,乞特为臣故息置之。浚出,见雉翳故在,乃手自撤坏之。权由是自绝,不复射雉。宋书自序传:吾闻泾阳梗棘,伊滑荐遁,鸟集弦绝,患深自古。承知乃昔寇苦城境,胜胄朝餐,伍甲宵舍。烽鼓交警,羽镝骤合。庾信思旧铭,见笛悲下。
又素问:弦绝者,其音嘶败。木 敷者,其叶发。病深者,其声哕。人有此三者,是谓坏府。
《國語辭典》:绝望(絕望)  拼音:jué wàng
断绝希望。《左传。襄公十四年》:「百姓绝望,社稷无主。」
《漢語大詞典》:中绝(中絶)
(1).隔断。战国策·赵策一:“ 秦 蚕食 韩氏 之地,中絶不令相通。”
(2).中断;绝灭。 汉 刘向 《九叹·思古》:“閔先嗣之中絶兮,心惶惑而自悲。” 唐 李白 《感遇》诗之四:“一惑 登徒 言,恩情遂中絶。”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一》:“士大夫岂尽不古若哉?廉耻岂中絶於士大夫之心哉?”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二章:“北方除 凉 土外, 黄河 流域佛事殊寂然,译经之举,当已中绝。”
《國語辭典》:绝地(絕地)  拼音:jué dì
1.孤绝险阻之地。《管子。兵法》:「径于绝地,攻于恃固。」
2.无生路的地方。《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人情岂乐久屯绝地,不生归哉?」《三国演义》第二五回:「吾今虽处绝地,视死如归。」
3.风水不好的地方。《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凭拣著好的所在,怕不是我们葬?怎么倒在那水渰的绝地?」
《國語辭典》:绝粮(絕糧)  拼音:jué liáng
粮食用尽。《论语。卫灵公》:「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家语。卷五。在厄》:「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
《漢語大詞典》:高绝(高絶)
高超卓绝。 唐 李观 《八骏图序》:“雄凌趫腾,彪虎文螭之流,与今马高絶悬异矣。” 宋 梅尧臣 《和王仲仪楸花十二韵》:“高絶不近俗,直许天人窥。”儒林外史第九回:“想到 越石甫 故事,心里觉得 杨执中 想是高絶的学问,更加可敬。”
《漢語大詞典》:无绝(無絶)
不断;不尽。礼记·文王世子:“骨肉之亲,无絶也。”《楚辞·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絶兮终古。” 王夫之 通释:“祀典不废,长得事神。” 南朝 宋 鲍照 《观漏赋》:“漏盈兮漏虚,长无絶兮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