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绝不(绝不)  拼音:jué bù
一定不会。《文明小史》第四七回:「把一切用人行政之权,都委之兄弟,他自己绝不过问,听兄弟一人作主。」
分类:绝不不会
《国语辞典》:绝不相同(绝不相同)  拼音:jué bù xiāng tóng
绝对不一样。如:「这两个人作风绝不相同,不可一概而论。」《野叟曝言》第八七回:「《大学》、《中庸》,同一圣人治天下之道,何以各立名义,绝不相同?」
《国语辞典》:绝不屈服(绝不屈服)  拼音:jué bù qū fú
意志坚定,不轻易低头认输。如:「性情坚毅的人,绝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
《漢語大詞典》:了不
绝不;全不。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 宋 苏轼 《送顾子敦奉使河朔》诗:“十年卧江海,了不见愠喜。” 金 元好问 《忻州天庆观重建功德记》:“鹤既至,翔舞阶庭,了不惊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清僧:“既归,灰心木坐,了不勾当家务。”
分類:了不绝不
《國語辭典》:否隔  拼音:pǐ gé
窒塞阻隔。《后汉书。卷八一。独行列传。谅辅》:「天地否隔,万物焦枯,百姓喁喁,无所诉告。」汉。傅毅〈舞赋〉:「启泰真之否隔兮,超遗物而度俗。」
《漢語大詞典》:鬲闭(鬲閉)
隔绝不通。鬲,通“ 隔 ”。管子·明法解:“乱主则不然,法令不得至於民,疏远鬲闭,而不得闻。”《汉书·五行志中之下》:“请皇后就宫,鬲闭门户,毋得擅上。” 颜师古 注:“鬲与隔同。擅上,谓輒至御所也。”
《国语辞典》:石心木肠(石心木肠)  拼音:shí xīn mù cháng
形容意志坚定,绝不动摇。宋。苏轼〈谢失觉察妖贼放罪表〉:「布衣蔬食,或未死于饥寒;石心木肠,誓不忘于忠义。」
《国语辞典》:誓无二志(誓无二志)  拼音:shì wú èr zhì
立誓绝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东周列国志》第五五回:「倘蒙矜厄之仁,退师三十里,寡君愿以国从,誓无二志。」也作「誓无二心」。
《国语辞典》:誓无二心(誓无二心)  拼音:shì wú èr xīn
立誓绝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清。洪升《长生殿》第二六出:「万岁爷休出此言,臣等情愿随驾,誓无二心。」也作「誓无二志」。
《国语辞典》:誓不甘休  拼音:shì bù gān xiū
发誓不达目的绝不甘心罢休。如:「这件事他坚持立场,不达目的,誓不甘休。」
《国语辞典》:说话算话(说话算话)  拼音:shuō huà suàn huà
信守承诺,绝不食言。如:「我向来说话算话,答应你的事一定做到。」
《国语辞典》:后不为例(后不为例)  拼音:hòu bù wéi lì
表示只此一次,以后绝不援例做同样的事情。明。沈德符《野获编。卷五。勋戚》:「时署部少宰杨时乔力谏不从,上但云后不为例而已。」也作「下不为例」。
《国语辞典》:坚毅不挠(坚毅不挠)  拼音:jiān yì bù náo
坚忍刚毅,绝不屈挠。如:「在艰难的环境中,更要坚毅不挠,奋斗到底。」
《国语辞典》:坚持不懈(坚持不懈)  拼音:jiān chí bù xiè
坚守到底,绝不松懈。《清史稿。卷四七八。循吏传三。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州。」
《国语辞典》:众曲不容直(众曲不容直)  拼音:zhòng qū bù róng zhí
众人都邪恶,绝不容许正直的人存在。语出《淮南子。说山》:「季孙氏劫公家,孔子说之。先顺其所为,而后与之入政,曰:『举枉与直,如何而不得,举直与枉,勿与遂往。此所谓同污而异涂者,众曲不容直,众枉不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