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交络(交絡)
(1).亦作“ 交路 ”。车网。后汉书·礼仪志下:“载饰以盖,龙首鱼尾,华布墙,纁上周,交络前后,云气画帷裳。”后汉书·舆服志上:“太皇太后、皇太后法驾,皆御金根,加交路帐裳。” 王先谦 集解:“ 陈景云 曰:‘路当作络,《刘盆子传》引此文正作络。’……交络即车网。”晋书·舆服志:“郡县公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会朝及蚕,各乘其夫之安车,皆右騑,皁交路,皁帷裳。”隋书·礼仪志五:“﹝衣书车﹞朱丝络,青交路,黄金涂五末。”
(2).犹交织。 唐 柳宗元 《石涧记》:“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牀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交络如机之织、综之提焉。”
分類:交织
《漢語大詞典》:缠络(纏絡)
缠绕。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其水逕流 昆 醴 之间,缠络四县之中。”云笈七籤卷五一:“二景缠络,万神内欢。”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
分類:缠络缠绕
《漢語大詞典》:络脉(絡脈)
(1).中医指人体由经脉分出的大小分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和即经主病也,代则络脉有过。”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袭於皮毛,客於络脉。”
(2).脉络,比喻头绪或条理。 清 张泰来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陈师道:“ 履常 ,天下士也,读书如 禹 之治水,知天下之络脉。”
《漢語大詞典》:金络索(金絡索)
见“ 金落索 ”。
《漢語大詞典》:金落索
金链子。《西游记》第八回:“碧玉纽,素罗袍,祥光笼罩。锦绒裙,金落索,瑞气遮迎。”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元宵景,天气正融融,柳丝正垂金落索,梅花初谢玉玲瓏,明月映高空。”亦作“ 金络索 ”。 清 杨棨 《出围城记》:“ 钱升 之子途遇一小白夷,诱与嬉戏,将臂上大金条脱、项下金络索攫去。”
分類:链子
《漢語大詞典》:结络(結絡)
(1).连结交错。文选·郭璞〈江赋〉:“溭淢濜溳,龙鳞结络。” 李善 注:“如龙之鳞连结交错也。” 明 杨慎 《石鼓文叙录》:“远则虹伸结络,邇则琼树离披。”
(2).编织成的网状物。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命僮登车,断其结络,悉推瓮于崖下。”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行仪卫:“御龙直皆真珠结络短顶头巾。”
《漢語大詞典》:青络(青絡)
(1).青丝马络头。 元 刘诜 《秧马歌和萧养吾》:“借汝襏襫覆尘坌,锦韉青络非汝思。”
(2).谓青藤缠绕。 宋 陆游 《闲咏园中草木》之四:“緑侵小径蟆衣草,青络疏篱鬼带藤。”
《漢語大詞典》:钩络(鉤絡)
犹钩结。 清 赵翼 《清明前二日泛舟至平山堂即事》诗:“红桥南北渺风漪,处处名园互鉤络。”
《國語辭典》:筋络(筋絡)  拼音:jīn luò
与骨节相连的肌肉,称为「筋络」。
《骈字类编》:一络(一络)
史记仓公传肝一络连属结绝乳下阳明故络绝开阳明脉阳明脉伤即当狂走
又见一番下
《漢語大詞典》:缕络(縷絡)
犹缠绕。 唐 牛僧孺 《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搀叉锋刃簇,缕络钓丝縈。” 宋 叶适 《故宝谟阁待制知平江府赵公墓志铭》:“ 崑山 并大洋,盗出没不可踪迹,以其半置 嘉定县 ,凿 锦帆涇 ,百港缕络之所宗也。”
分類:缠绕
《國語辭典》:活络(活絡)  拼音:huó luò
1.灵活、通达。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大抵看诗要胸次玲珑活络。」
2.不确定、模棱两可。《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狄大娘定个日子,好叫姐姐家去,这活络话怎么住的安稳?」
3.使血脉流通。如:「活络筋骨」。《野叟曝言》第三三回:「石氏裹在被中,略有暖气,又被烧酒一冲,顿觉周身活络起来。」
《漢語大詞典》:马络(馬絡)
拴马的绳。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空中妇人:“见空中一妇人,乘白马华袿素帬;一小奴牵马络,自北而南。”
分類:马络
《國語辭典》:蒙络(蒙絡)  拼音:méng luò
遮蔽缠绕。唐。柳宗元 至小邱西小石潭记:「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分類:连接笼罩
《骈字类编》:紫络(紫络)
道君列纪经元都丹台有皇皇金字者则青肝紫络苍肾绫文 皮日休晓次神景宫诗见青肝下
《骈字类编》:锦络(锦络)
宋史礼志使相舆中用银香炉辇官十二人金鹅帽锦络缝紫絁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