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体谅(體諒)  拼音:tǐ liang
设身处地为人著想,给以谅解。《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徒守愿节,终隔体谅。群后百司,重兹敦奖,勉兹厚颜,当此休祚。」《红楼梦》第六八回:「少不得嫂子要体谅我。还要嫂子转替哥哥说了,先把这官司按下去才好。」
《國語辭典》:赔偿(賠償)  拼音:péi cháng
偿还因自己行为而使他人或团体受到的损失。《初刻拍案惊奇》卷九:「止剩得拜住一个不死,却又被西台追赃入官,家业不勾赔偿。」《儒林外史》第四○回:「小弟自从青枫城出征之后,因修理城工多用了帑项,方才赔偿清了。」
《國語辭典》:全禄(全祿)  拼音:quán lù
旧时按其官职而给予应得的全部薪俸。《旧唐书。卷一○○。卢从愿传》:「使回,以年老抗表乞骸骨,乃拜吏部尚书,听致仕,给全禄。」
《漢語大詞典》:有偿
关于为换取等价物而做出某事或给予某物的。例如:有偿合同。
《漢語大詞典》:送给
作为无偿物给予。例如:这本书送给你了。
作为礼物而给予。例如:送给他父母一台电视机。
《國語辭典》:特惠  拼音:tè huì
特别优待。如:「特惠价」、「特惠待遇」、「这家火锅店刚开幕,所以推出两人同行一人免费的特惠活动。」
《國語辭典》:议叙(議敘)  拼音:yì xù
清代官吏有功而交吏部核议奖励,称为「议叙」。
《漢語大詞典》:授赏(授賞)
给予奖赏。《公羊传·隐公三年》“世卿,非礼也” 汉 何休 注:“明君案见劳授赏,则众誉不能进无功;案见恶行诛,则众谗不能退无罪。”《魏书·彭城王勰传》:“功为羣将之最也,别当授赏,不替厥庸。”
《漢語大詞典》:廪粮(廩糧)
(1).公家给予的粮食。后汉书·王望传:“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给其廩粮,为作褐衣。”
(2).指科举时代给予在学生员的粮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廪生追粮:“今后武生考劣等,俱宜追所食廩粮,以警其餘。”
《漢語大詞典》:叙报(敍報)
按功劳大小给予奖励提拔。宋书·刘敬宣传:“猛将劳臣,方须敍报,如 敬宣 之比,宜令在后。”
《国语辞典》:付给(付给)  拼音:fù gěi
交给、给予。如:「产品还没验收,千万别把钱付给厂商。」
《漢語大詞典》:补水(補水)
由于货币成色、价值的不等,兑换时给予一定的贴补费,谓之补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 理之 笑道:‘光板和烂板比较,要伸三分多银子的水;你用出去,不和他讨补水,他那得不疑心你用铜银呢。’” 欧阳予倩 《同住的三家人》:“[账房:]啊哟,中央纸吗?那是不行的!我们收的都是毫洋,而且都是新毫,(指着搭裢)不信你看。[ 王素薇 :]我们照市价补水就是。”
《漢語大詞典》:饭数(飯數)
古礼宴飨时按宾客等级给予的不同数量的饭。周礼·秋官·大行人“上公之礼……食礼九举” 清 孙诒让 正义:“《少牢》﹝ 贾 ﹞疏云:‘一口谓之饭。’ 黄以周 云:‘古者饭以手。凡礼食,有饭数,一手谓之一饭,手三取谓之三饭。’案 贾 黄 二説并通。”
《漢語大詞典》:传赏(傳賞)
(1).谓给予赏赐。《后汉书·陈蕃传》:“近习以非义授邑,左右以无功传赏,授位不料其任,裂土莫纪其功。”
(2).流传欣赏。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今观 宋 诸公书,如 王临川 、 司马涑水 、 苏欒城 等,皆非善书也,而世犹然传赏之。”
《漢語大詞典》:喂食
给予食物。例如:给坐在高脚椅上的幼儿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