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互惠  拼音:hù huì
国际间国与国交往的一种原则,例如缔结通商条约时两方面以同等利益互相交换,给予优惠待遇。如:「互惠条约」。
《国语辞典》:白给(白给)  拼音:bái gěi
1.不须对方付任何代价,而有所给予。如:「买东西送赠品不过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生意人那有白给东西,做亏本生意的道理。」《红楼梦》第六○回:「别听那些混帐人的调唆,没的惹人笑话自己呆,白给人做粗活。」
2.徒然给与,等于浪费。如:「这些工具他不会用,给了也是白给。」
《漢語大詞典》:饭饮(飯飲)
给予饮食,使吃喝。汉书·朱买臣传:“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 买臣 饥寒,呼饭饮之。” 颜师古 注:“饭谓飤之,音扶挽反。饮音於禁反。”新唐书·李晟传:“逻士得 姚令言 、 崔宣 谍者, 晟 命释缚,饭饮之,遣还。”
《漢語大詞典》:倒找
本想要对方付给财物,反而要拿出财物给予对方。 沙汀 《风浪》:“一九五四年入社的时候, 申大嫂 他们倒找了十几元才分配到全家人的口粮;才隔一年,不倒找了,还分配了三十多元现金。”
《漢語大詞典》:例银(例銀)
依照惯例应该给予的银两。红楼梦第七八回:“谁知他哥嫂见他一嚈气,便回了进去,希图早些得几两发送例银。”
《漢語大詞典》:禁牒
以君主名义给予的身分证明文件。文苑英华·赦书四·会昌二年四月二十三日上尊号赦文:“自今后并须準格用荫人数年限,及察知冒卖资荫,便收禁牒,报有司。”
《國語辭典》:以怨报德(以怨報德)  拼音:yǐ yuàn bào dé
用怨恨来回报别人给予的恩德。《礼记。表记》:「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唐。李德裕 小人论:「世所谓小人者,便辟巧佞,翻覆难信,此小人常态,不足惧也。以怨报德,此其甚者也。」
《漢語大詞典》:议惩(議懲)
谓评议其罪给予惩处。 明 马从聘 《议处科场疏》:“该部即仰承德意,遵例议惩,以儆将来,谁曰不可?”
《國語辭典》:优惠待遇(優惠待遇)  拼音:yōu huì dài yù
国际间各国彼此商业往来中,一国给予另一国特别丰厚的条件及待遇。如放宽进口限额、租税优惠等。
《國語辭典》:职业教育(職業教育)  拼音:zhí yè jiào yù
对于准备从事某种职业的学习者,有系统的提供有关专业知能、态度和理想的教育活动,如农业教育、工业教育、家事教育等。
《漢語大詞典》:运动量(運動量)
指体育运动所给予人体的生理负荷量。由强度、密度、时间、数量及运动项目的特点等因素构成。又称运动负荷。《花城》1981年第2期:“每天跳水,空肚子,还要跑个把小时的路,这样大的运动量,孩子吃得消吗?”
《漢語大詞典》:仗腰
撑腰。喻给予大力支持。红楼梦第四五回:“我竟不知 平儿 有你这么位仗腰子的人……从今我也不敢打他了。”红楼梦第一一○回:“如今老太太死了,没有了仗腰子的了。”《官场现形记》第二五回:“却不料倒有这们一位仗腰的人。”
《國語辭典》:随物赋形(隨物賦形)  拼音:suí wù fù xíng
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描绘、刻划事物的形象。如:「这幅泼墨山水随物赋形,形神兼备,真是传神极了。」
《國語辭典》:特惠关税(特惠關稅)  拼音:tè huì guān shuì
一国对另一国的全部或部分商品在进口税方面所订定的特别优惠关税。
《漢語大詞典》:沿海开放城市
中国在改革开放中,为鼓励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而给予外商以若干优惠待遇的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曾以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十四个城市定为沿海开放城市;此后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以及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