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疙瘩  拼音:gē da
1.皮肤上突起的疱块颗粒。《文明小史》第二七回:「济川才躺下去,颈脖子上就起了几个大疙瘩,痒得难熬,一夜到亮,没有好生睡。」也作「疙疸」。
2.泛指圆形块状的东西。如:「冰疙瘩」、「面疙瘩」。
3.绳结。如:「在这条绳子上打个疙瘩。」
4.比喻不通畅的文字。如:「文章中有些疙瘩。」
5.比喻难解的麻烦或心中的郁结。《官场现形记》第六回:「抚院来的三月头里,这协台得著了文书,就是心下一个疙瘩。」也作「疙搭」。
《國語辭典》:当年(當年)  拼音:dāng nián
1.从前。晋。左思魏都赋〉:「商丰约而折中,准当年而为量。」《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小侄当年年幼,不曾会过,今幸会见表叔,失敬了。」
2.正值有为之年。指少年或壮年。《墨子。非乐上》:「将必使当年,因其耳目之聪明,股肱之毕强,声之和调,眉之转朴。」宋。苏轼 念奴娇。大江东去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漢語大詞典》:无实(無實)
(1).指植物不结子实。礼记·月令:“﹝孟秋之月﹞行春令,则其国乃旱。阳气復还,五穀无实。”
(2).不真实;不诚实。管子·明法解:“以无实之言诛之,则姦臣不能无事贵重而求推誉,以避刑罚而受禄赏焉。”《楚辞·东方朔〈七谏·自悲〉》:“悲虚言之无实兮,苦众口之鑠金。” 王逸 注:“谗言无诚,君不察也。” 金 元好问 《后饮酒》诗之二:“金丹换凡骨,诞幻若无实。”
(3).没有实体。史记·赵世家:“乘飞龙上天不至而坠者,有气而无实也。”
《國語辭典》:同心结(同心結)  拼音:tóng xīn jié
古时用锦带结成连环回文的花样,表示两情相系,彼此相属。南朝梁。武帝 有所思诗:「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唐。蒋防《霍小玉传》:「方圆一寸馀,中有轻绢,作同心结,坠于卢氏怀中。」
《漢語大詞典》:偷桃
古神话, 西王母 种桃,三千年一结子, 东方朔 曾三次偷食,乃被谪降人间。事见《汉武故事》。后常以此入诗。 唐 柳宗元 《摘樱桃赠元居士时在望仙亭南楼与朱道士同处》诗:“ 蓬莱 羽客如相访,不是偷桃一小儿。” 宋 王禹偁 《代答》诗:“君看白日冲霄者,多是偷桃窃药人。” 明 高启 《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诗:“疑似阿母傍,再謫偷桃儿。” 清 赵翼 《子才又作除夕告存诗》诗:“割肉偷桃狡獪才,九閶都怕此人来。”
《漢語大詞典》:帽顶(帽頂)
(1).帽的顶端。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张老》:“ 张老 常过,令缝帽顶,其时无皂綫,以红綫缝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回回石头:“ 大德 间,本土巨商中卖红剌石一块於官,重一两三钱,估直中统钞一十四万定,用嵌帽顶上。自后累朝皇帝,相承寳重。”
(2).帽子顶上所缀的结子或珠宝。元史·仁宗纪一:“为皇太子时, 淮东 宣慰使 撒都 献玉观音、七寳帽顶、寳带、寳鞍,却之,戒諭如初。” 清 代以帽子顶上不同质料和颜色的帽珠分别官员的品级。参见“ 顶戴 ”。
《國語辭典》:顶戴(頂戴)  拼音:dǐng dài
1.敬礼。南朝梁。武帝〈金刚般若忏文〉:「顶戴奉持,终不舍离。」《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举家顶戴不尽。可见世间刑狱之事,许多隐昧之情,一些造次不得。」
2.清代官吏品级,以帽上顶珠的色质为别,称为「顶戴」。
《國語辭典》:死结(死結)  拼音:sǐ jié
1.无法一拉就解开的绳结。如:「这个鞋带打成死结,不容易解得开。」
2.比喻无法想通的道理或无法解决的事。如:「他的病是抑郁成疾,除非想办法解开他心中的死结,否则无法痊瘉。」
分類:解开结子
《漢語大詞典》:黑米
(1).即菰米。茭白所结子,可煮食。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太子纳凉梧下应令诗》:“黑米生菰叶,青花出稻田。” 唐 杜甫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诗:“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 唐 张籍 《城南》诗:“卧蒋黑米吐,翻芰紫角稠。”
(2).稻米的一种。《光明日报》1992.12.12:“特种稻米--黑米,历来用于煮稀饭或酿酒,在我国已有1500年以上的种植历史。古人把它称作贡米,专供皇帝食用。”
《國語辭典》:吐絮  拼音:tǔ xù
棉花成熟裂开后,露出白色的棉絮,称为「吐絮」。
《漢語大詞典》:椒繁
椒子繁盛。因椒结子多,比喻子孙盛多。 宋 王安石 《英宗殿上梁文》:“松茂献两宫之寿,椒繁占六寝之祥。”
《漢語大詞典》:秋绳(鞦繩)
秋草结子。
拴住牲口股后的皮带。
《國語辭典》:蝴蝶结(蝴蝶結)  拼音:hú dié jié
状似蝴蝶的结子。如:「她头上戴著一个蝴蝶结发饰,可爱极了。」
分類:蝴蝶结子
《國語辭典》:拉锁子(拉鎖子)  拼音:lā suǒ zi
刺绣时,先将丝线编成环环相扣的结子,再以此绣成各种图案。《红楼梦》第九二回:「什么札花儿咧、拉锁子,我虽弄不好,却也学著会做几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