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无狃(無狃)
不要习以为常,不要经常反复地做。《诗·郑风·大叔于田》:“将叔无狃,戒其伤女。” 朱熹 集注:“狃,习也。国人戒之曰:‘请叔无习此事,恐其或伤女也。’”
《國語辭典》:悬臂(懸臂)  拼音:xuán bì
机械上,一端固定在机身,另一端延伸到机身外部,并可摆动、吊物,有如手臂的部分。
《国语辞典》:汗手  拼音:hàn shǒu
1.有汗的手。如:「这面镜子,别拿汗手摸。」
2.指一种人手部经常会出汗的症状。
《國語辭典》:箱底  拼音:xiāng dǐ
箱子的底层。如:「书籍装箱时,开数较大的书宜置放箱底,上面则可依次放些开数较小的书。」
《國語辭典》:醉鬼  拼音:zuì guǐ
讥称酒醉的人。如:「那个醉鬼倒卧在路旁。」
《漢語大詞典》:支脚
两个或更多的侧向的与经常呈水平方向延伸的部件中的一个。例如:烛台的支脚。
《漢語大詞典》:时澍(時澍)
经常降落。《后汉书·马融传》:“今年五月以来,雨露时澍,祥应将至。”
分類:经常降落
《漢語大詞典》:棋友
经常在一起下棋的朋友。《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你二人做了一世的棋友,何不扳做儿女亲家?”
《国语辞典》:药罐(药罐)  拼音:yào guàn
1.盛装或熬炼药物的罐子。《三国演义》第二三回:「教取药罐,当面煎之。药已半乾,平已暗下毒药。」
2.比喻经常生病吃药的人。如:「他从小就是个药罐,三天两头的吃药。」
《國語辭典》:惯常(慣常)  拼音:guàn cháng
经常的、习惯的。如:「老师举例说明这个动词的惯常用法,希望同学可以更加了解。」
《漢語大詞典》:恒象(恆象)
经常出现的某些预示吉凶的天象。左传·昭公十七年:“天事恆象,今除於火,火出必布焉,诸侯其有火灾乎!” 杜预 注:“天道恆以象类告示人。”后汉书·襄楷传:“帝以 楷 言虽激切,然皆天文恆象之数,故不诛。”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初, 汉 熹平 五年,黄龙见 譙 …… 颺 曰:‘其国后当有王者兴,不及五十年,亦当復见。天事恆象,此其应也。’”
《漢語大詞典》:刀客
(1). 清 末 陕西 民间秘密团体。因会员经常佩带长约三尺、宽约二寸的关山刀子,故称。相传创立于 清 咸丰 五年(1855年)以前。其成员多属破产农民、失业手工业工人及其他城市劳动人民和游民,长期秘密活动于 渭河 两岸和 潼关 以西、 西安 以东地区,反抗封建压迫剥削。辛亥革命时期,不少成员接受同盟会领导,多次参加武装起义,成为 陕西 光复的重要力量。后流为军阀爪牙。
(2). 民国 初年亦称土匪为刀客。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四:“ 黎伥 这个狗入的,不怪人都说他是刀客。” 姚雪垠 《长夜》二七:“那班夜聚明散的零星刀客,都不敢得罪 薛岗 和 茨园 。”原注:“ 民国 初年的土匪还称刀客,后来土匪不再用刀作武器,刀客的名字也渐渐不再用了。”
《漢語大詞典》:彝化
永久的教化,经常的教化。《宋书·武帝纪中》:“所以经纬三才,澄序彝化,作范振古,垂风万叶,莫尚於兹。”
《国语辞典》:常胜军(常胜军)  拼音:cháng shèng jūn
1.清咸丰时太平军势甚张,苏松太道吴煦募兵士练洋枪,用美人华尔领之,号洋枪队。后华尔死,英人戈登继统其众,改称常胜军。李鸿章倚用其力,多树战功。
2.经常获得胜利的团体队伍。
《國語辭典》:惯窃(慣竊)  拼音:guàn qiè
经常偷窃而不改正的人。如:「惯窃是警察局的常客。」也作「惯贼」。
分類:经常盗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