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见惯不惊(見慣不驚)  拼音:jiàn guàn bù jīng
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宋。邵雍 首尾吟一三五首之六二:「见惯不惊新物盛,话长难说故人稀。」
《國語辭典》:见惯司空(見慣司空)  拼音:jiàn guàn sī kōng
形容时常可见,不足为奇。参见「司空见惯」条。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今宵灯影纱红透,见惯司空也应羞,破题儿真难就。」
《國語辭典》:近似值  拼音:jìn sì zhí
统计学上指相对的精确而含有误差的数值。常用于实际的计算上,如圆周率的数值应为3.141592653...,但通常我们用它的近似值3.1416表示。
《国语辞典》:解码(解码)  拼音:jiě mǎ
1.将编码过的讯息转换成原来所代表的讯息。
2.在无线电及通讯方面,经常需要将欲传输的内容加以编码保密,及附载到可发射波上送达远方,接收端便需要一组解码电路,以便解读所收到的讯息。
3.在数位讯号传输方面,讯号要藉由网路或其他介面传送、储存,也需要做适当的编码,接收时再还原。
《國語辭典》:目擩耳染  拼音:mù rù ěr rǎn
擩,沾染。目擩耳染指眼常见,耳常闻,因而受到影响。唐。韩愈 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生长食息,不离典训之内,目擩耳染,不学以能。」也作「耳濡目染」。
《漢語大詞典》:列宁服(列寧服)
亦称“ 列寧装 ”。 建国前根据地、解放区干部经常穿着的一种服装,建国初期亦颇流行。 刘道生 《森林中的红军大学》:“我们红大的学员走在最前面,一律徒手,穿着硬梆梆的新咔叽布列宁服。”《花城》1981年第6期:“她今天穿一件紧身双排钮列宁装外套。”
《漢語大詞典》:两报一刊(兩報一刊)
《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的合称。“文化大革命”中“两报一刊”经常联合发表社论或文章,故称。
《國語辭典》:率以为常(率以為常)  拼音:shuài yǐ wéi cháng
沿袭下来,成为常态、习惯。宋。文天祥 与朱太博埴:「骑马囊饭,朝往夕还,率以为常,而山外事一毫不接耳目矣。」
分類:经常
《國語辭典》: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拼音:liú shuǐ bù fǔ,hù shū bù dù
流动的水不会腐败,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蛀蚀。比喻事物常活动则不易被侵蚀破坏。如:「适度运动可保持身体健康,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季春纪。季春》:「因智而明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