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毛发(毛髮)  拼音:máo fǎ
1.人体上的毛和头发。《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2.比喻极细微脆弱的东西。《三国演义》第二回:「今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
《國語辭典》:纤悉(纖悉)  拼音:xiān xī
精细周到。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总术》:「昔陆氏文赋,号为曲尽,然汎论纤悉,而实体未该。」也作「孅悉」。
分類:细微详尽
《國語辭典》:毫末  拼音:háo mò
1.毛发的末端。《庄子。秋水》:「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关尹子。九药》:「谛毫末者不见天地之大,审小音者不闻雷霆之声。」
2.比喻极细微的部分。《老子》第六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南朝梁。任昉〈刘先生夫人墓志铭〉:「参差孔树,毫末成拱。」
《國語辭典》:廉纤(廉纖)  拼音:lián xiān
1.微小、纤细。唐。韩愈 晚雨诗:「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间蚯蚓鸣。」元。王修甫〈斗鹌鹑。阙盖荷枯套。小桃红〉曲:「西风夜送廉纤雨,清灯一点,知人潇洒,相伴影儿孤。」
2.指细雨。宋。叶梦得 为山亭晚卧诗:「泉声分寂历,草色借廉纤。」明。李雯〈虞美人。廉纤断送茶蘼架〉词:「廉纤断送茶靡架,衣润笼香罢。」
《國語辭典》:精粗  拼音:jīng cū
1.精密粗疏。《史记。卷二七。天官书》:「深观事变,察其精粗,则天官备矣。」
2.比喻大小。《礼记。乐记》:「降兴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体。」《庄子。秋水》:「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
《國語辭典》:毫芒  拼音:háo máng
比喻极精细微小的部分。唐。裴铏《传奇。裴航》:「航又闻捣药声,因窥之,有玉兔持杵臼,而雪光辉室,可鉴毫芒。」《聊斋志异。卷一。劳山道士》:「师乃剪纸如镜,黏壁间。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芒。」也作「豪芒」、「毫芥」。
分類:毫毛细微
《國語辭典》:丝毫(絲毫)  拼音:sī háo
极微的数量。比喻非常少。《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他若是趱一个劲,那怕几千斤的石块,打落在他头上、身上,他会丝毫不觉得。」《文明小史》第五五回:「既然是你的朋友,就让掉些罢,算是一千五百块钱,不能再减丝毫的了。」
《国语辞典》:小事  拼音:xiǎo shì
细微的事或不重要的事。如:「这些对我都是小事,举手之劳而已,不用道谢。」《红楼梦》第六二回:「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方是兴旺之家。」《文明小史》第五回:「这个都是小事,少不得柳大人替你发落,你亦不必多虑。」
《國語辭典》:见几(見幾)  拼音:jiàn jī
明察事情发生前细微的迹象。《易经。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斯二子者,其功名岂不赫然哉?徒以利害未明,而见几之不早也。」
《國語辭典》:纤毫(纖毫)  拼音:xiān háo
比喻非常微细的事物。唐。杜甫〈夏夜叹〉诗:「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初刻拍案惊奇》卷七:「那月色一发光明如昼,照得潞州城中,纤毫皆见。」
分類:细微
《漢語大詞典》:小异(小異)
(1).稍微不同。三国志·魏志·东沃沮传:“其言语与 句丽 大同,时时小异。”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后记》:“余之所録,大抵以 肇 为法,而小异於 肇 者,不书人之过恶,以谓职非史官,而掩恶扬善者,君子之志也。”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黄须翁:“按此即 唐 人所传 虬髯公 事,而情节小异。”
(2).指细微不同处。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六:“所谓修辞学,便是在依照意思调整语言这一件事情上面,把那千千万万具体的说话与文章中的千千万万小异抽去,将一些大同抽出来详加研讨的学问。”
(3).微有特异。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褚 眄睞良久,指 嘉 曰:‘此君小异,得无是乎?’” 宋 陈亮 《汉宫春·岩桂花》词:“都缘是,此君小异,费他万种消详。”宋史·佞幸传·朱勔:“人不幸有一物小异,共指为不祥,唯恐芟夷之不速。”
《國語辭典》:分毫  拼音:fēn háo
比喻极细微。如:「分毫之差」。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二折:「觅不的粗衣淡饭且淹消,穷秀才工课觅分毫。」《儒林外史》第五回:「倒是两位舅爷从来不沾他分毫,依我的意思,这银子也不费用掉了。」
分類:细微少量
《國語辭典》:隐微(隱微)  拼音:yǐn wéi
幽暗不明显。《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
《國語辭典》:波纹(波紋)  拼音:bō wén
水面微浪形成的纹理。如:「微风掠过,湖面泛起阵阵波纹。」唐。白居易 府西池诗:「柳无气力枝先动,池有波纹冰尽开。」《海上花列传》第三九回:「但见西南角一座大观楼,上下四旁一片火光,倒映在一笠湖中,一条条异样波纹明灭不定。」
《國語辭典》:小节(小節)  拼音:xiǎo jié
1.细微琐碎的事情或行为。如:「不拘小节」。《荀子。王制》:「大节是也,小节是也,上君也;大节是也,小节一出焉,一入焉,中君也。」
2.计算音乐最基本、有规律的节奏单位。表示乐曲强弱起伏的基本结构,每个小节内含有和拍号标明的拍子数相同的节拍。bar、measure中译名。
3.手指、足趾的首节。《黄帝素问灵枢经。卷一○。邪客》:「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