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王纶之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琅邪临沂人,字元章。王延之子。为安成王记室参军,以不掌文记为高。齐武帝永明中,位侍中,出为豫章太守,为政宽简。武帝幸琅邪城,纶之与全景文等二十一人坐不参承,为有司所奏免官。齐明帝建武中,官终都官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9—551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世调,小字六真。梁武帝子。博学,善属文。武帝天监中,封邵陵王,出为宁远将军,累迁江州刺史,以西中郎将权摄南兖州刺史。坐事免官夺爵。大通元年复封爵,累迁扬州刺史。骄纵不法,侵渔百姓,免为庶人,旋又复爵。太清二年侯景之乱,率众讨景,败奔京口。后复入援,拜司空。大修器甲,将再讨侯景。萧绎(元帝)闻其强盛,忌之,遣将逼之。纶溃,奔汝南,为西魏军所破,不屈死。谥携。
全梁文·卷二十二
纶字世调,武帝第六子,小字六真。天监十三年封邵陵王,为宁远将军,琅邪、彭城二郡太守。迁轻车将军、会稽太守,征为信威将军。普通初,领石头戍事,寻为江州刺史。以西中郎将行南兖州刺史,坐事免。寻为侍中。大通初,加信威将军。中大通初,为丹阳尹,迁宣威将军、扬州刺史。大同中,为侍中、云麾将军,历平西将军、郢州刺史、安东将军、南徐州刺史。太清中,进中卫将军,拜司空。大宝中,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兵败,为西魏所杀。元帝追谥曰携王。有《集》六卷。
李纶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辽东襄平人。李辉弟。有文武才。以功臣子少居显职,历吏部、内史下大夫,官至司会中大夫,封河阳郡公。早卒。
杨纶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宗室,字斌籀。文帝侄,滕王杨瓒子。性弘厚,颇解钟律。入隋,封邵国公。拜邵州刺史。以父暴卒之故,心不自安。炀帝即位,尤被猜忌。忧惧不知所为,乃呼术者占之。因与术者多往来,为人告怨望咒诅。案治之。除名为民,徙朱崖。时天下乱,窜于儋耳。后归唐,封怀化县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9 【介绍】: 隋唐时弘农华阴人,本名纶。杨雄子。隋文帝仁寿中,为甘州刺史。炀帝大业初,转吏部侍郎,率兵从击杨玄感,破之。入唐,拜黄门侍郎,封观国公。寻为凉州总管。恭仁素习边事,深悉羌胡情伪,推心驭下,人吏悦服,自葱岭以东,并入朝贡。未几,遥授纳言。太宗贞观初,迁洛州都督。恭仁性虚澹,谦恭下士,未尝忤物,又连姻帝室,益见崇重。卒谥孝。
段纶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辽西人。段文振子。娶高祖女高密公主,为驸马都尉。武德初,为益州刺史,招谕南蛮归降。人告其将反,核无状,召还。九年,为工部尚书。太宗即位,迁秘书监。贞观三年,仍为工部尚书。封纪国公。约于十五年,改宗正卿,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字希言。为秦王府咨议、相国录事参军,封陵阳公。工绘画,尤善斗鸡及鸟兽图。有《内库瑞锦对雉斗羊翔凤游麟图》。
徐纶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八百五十六
纶。汉乾祐时人。官司法参军。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玄宗开元、天宝间进士。芮挺章选诗1首入《国秀集》。事迹略见《国秀集》目录。《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德宗建中初为河北黜陟使,闻魏州田悦食粮兵凡七万人,乃以符裁其兵四万,令归农亩。田悦佯顺命,以符罢之,阴集所罢之兵激之,各令还其部伍,由是促成其叛。经纶亦以此罢职。及朱泚反,伪授太常少卿。
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六
经纶。建中初为黜陟使。朱泚反。伪授太常少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48—约798或799,一作约737—约799 【介绍】: 唐河中蒲人,祖籍范阳,字允言。自玄宗天宝末至代宗大历初,屡举进士不第。德宗建中间,浑瑊辟为元帅府判官。贞元中,以韦渠牟荐,德宗召之内殿,令和御制诗,超拜户部郎中。寻卒。纶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时号“大历十才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99? 字允言,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州),籍贯蒲州(今山西永济西)。玄宗天宝末曾举进士不第。安史乱起,避地江西鄱阳,与吉中孚为林下之友。代宗大历初年屡试不报,经宰相王缙、元载举荐,授阌乡尉,迁集贤院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后出为陕府户曹参军、河南密县令。德宗建中初(780)任昭应县令,四年冬朱泚叛乱,一度陷于贼中。翌年,浑瑊辟为判官。乱平,随浑瑊镇河中,官至检校户部郎中。贞元十三、十四年间(797、798),舅韦渠牟于德宗前称其才,召入内殿,令和御制诗。未几卒于河中。纶夙负诗名,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为送别赠答、奉陪游宴之作,军中之作则多慷慨之音,以《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等为善。卢纶工于叙事,兼擅众体,古诗歌行不乏气势,律诗亦洗练明快,《晚次鄂州》、《长安春望》、《送李端》等均为大历名篇。胡震亨云:“卢诗开朗,不作举止,陡发惊彩,焕尔触目。篇章亦富埒钱、刘。以古体未遒,屈居二氏亚等。”(《唐音癸签》卷七)王士禛则以之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冕”(《分甘余话》卷四)。生平见《旧唐书·卢简辞传》、《新唐书·文艺传下》、《唐才子传》卷四。今人王达津《卢纶生平系诗》、傅璇琮《卢纶考》考其事迹颇详。《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诗集10卷,已佚,今所传10卷本皆非全本。《全唐诗》编为5卷。今有刘初棠《卢纶诗集校注》。
唐诗汇评
卢纶(748-约799),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郡望出范阳(今河北涿县)。安史乱起,寄居鄱阳。大历初,举进士不第。元载荐以为阌乡尉。迁密县令。建中初,为眧应令。浑城任京城西面副元帅,召为判官。珹镇河中,纶亦随之,检校户部郎中。贞元十四年,其舅太府卿韦渠牟得幸德宗,表其才,召见禁中,令和御制诗。居无何,卒。纶工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有《卢纶诗集》十卷,已佚。有《卢纶诗集》三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五卷。

作品评论

旧唐书本传
大历中,诗人李端、钱起、韩翃辈能为五言诗,而辞情捷丽,纶作尤工。至贞元末,钱、李诸公凋落,纶尝为怀旧诗五十韵,叙其事曰“吾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员外发、崔补阙峒、耿拾遗湋、李校书端,风尘追游,向三十载。数公皆负当时盛称,荣耀未几,俱沉下泉。伤悼之际,畅博士当追感前事,赋诗五十韵见寄,辄有所酬,以申悲旧,兼寄夏侯审侍御。”其历言诸子云:“侍郎文章宗,杰出淮楚灵,掌赋若吹籁,间言如建瓴。郎中善馀庆,雅韵与琴清,郁郁松带雪,萧萧鸿入冥。员外真贵儒,弱冠被华缨,月香飘桂实,乳溜沥琼英。补阙思冲融,巾拂艺亦精,彩蝶戏芳圃,瑞云滋翠屏。拾遗兴难侔,逸调旷无程,九酝贮弥洁,三花寒转馨。校书才智雄,举世一娉婷,赌墅鬼神变,属辞鸾凤惊。差肩曳长裾,总辔奉和铃,共赋瑶台雪,同观金谷笙。倚天方比剑,沉水忽如瓶。君持玉盘珠,写我怀袖盈,读罢涕交颐,愿言跻百龄。”纶之才思,皆此类也。
后村诗话
卢纶、李益善为五言绝句,意在言外。
时天彝《唐百家诗选评》
卢纶与李益中表,唱酬交赞,在大历十才子中号为翘楚。
唐才子传
纶与吉中孚、韩翃、耿湋、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夏侯审、李端,联藻文林,银黄相生,且同臭味,契分俱深,时号“大历十才子”。唐之文体,至此一变矣。纶所作特胜,不减盛时,如三河少年,风流自赏。
唐音癸签
卢诗开朗,不作举止,陡发惊彩,焕尔触目,篇章亦富埒钱、刘。以古体未遒,屈居二氏亚等。
《汇编唐诗十集》
唐云:卢诗尚朴,别是一种风味,恨篇各有瑕,似乏全力。钟爱其僻,所选独富,要不可作正法门。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珽曰:允言才情雄灏,律诗煮古为饵,眼以石浆,气之所嘘,俱成金鹊脑,中唐词坛赤帜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陈继儒曰:卢诗奇悍之中,自饶雅致。
《诗源辨体》
七言古,卢气胜于刘,才胜于钱,故稍为轶荡而有格,但未能完美耳。
《唐诗评选》
大历、贞元,国几于亡,音乃乱矣。卢纶、耿湋当为风气所摄。
《载酒园诗话又编》
刘长卿外,卢纶为佳。其诗亦以真而入妙。如“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貌衰缘药尽,起晚为山寒”、“语少心长苦,愁深醉自迟”、“颜衰重喜归乡闻,身贱多惭问姓名”、“高歌犹爱《思归引》,醉语惟夸漉酒巾”、“故友九泉留语别,逐臣千里寄书来”,皆能使人情为之移,甚者欷戏欲绝。写景之工,则如“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上方月晓闻僧语,下界林疏见客行”、“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钟声带夕阳”、“折花朝露滴,漱石野躲清”、“泉急龟依藻,花繁鸟近人”、“路湿云初上,山明日正中”、“人随雁迢递,栈与云重叠”,悉如目见也。
《大历诗略》
卢允言诗意境不远,而语辄中情,调亦圆劲,大历妙手。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大历诸子兼长七言古者,推卢纶、韩翃,比之摩洁、东川可称具体。
养一斋诗话
大历十老子,卢纶第一,吾乡吉侍郎中孚第二。卢诗清高,可以与刘文房区,不愧称首。吉尝荐卢于朝,卢集忆吉诗甚多,两人盖万相契也。
潘德衡《唐诗评选》
纶诗五绝进作劲健语;七律则情致深婉,有一唱三叹之音。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王筠、庚信。七古为优,明茂相宣,在君虞之亚;《冬日登城》首,太白之遗也。绝句清英独秀,工写神情。排律端凝,尚见陈隋实务。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纶,宋初人。官太常博士、直史馆(《甘竹胡氏十修族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4—1021 【介绍】: 宋宋州楚丘人,字仲言。戚同文次子。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知太平县,作《谕民诗》五十篇,因时俗耳目之事以申规诲。迁光禄寺丞。真宗即位,为秘阁校理,改太常丞。景德元年初设龙图阁待制,纶与杜镐首为之,人以为荣。留意吏治,屡蒙召对,多所敷启。乐于荐士,每一奏十数人,皆当时知名士。预修《册府元龟》。大中祥符三年,擢枢密直学士。后为王遵诲所谮,以太常少卿分司南京。有文集及专收奏议之《论思集》。
全宋诗
戚纶(九五四~一○二一),字仲言,应天楚丘(今山东曹县)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历知州县,入为光禄寺丞。真宗即位,除秘阁校理。景德元年(一○○四),拜右正言,龙图阁待制。二年,预修《册府元龟》。进秩左司谏、兵部员外郎。大中祥符三年(一○一○)出知杭州,徙扬、徐、青、郓、和州。天禧四年(一○二○)分司南京。五年卒,年六十八。有文集二十卷,已佚。《宋史》卷三○六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一四○
戚纶(九五四——一○二一),字仲言,应天楚丘(今山东曹县东南)人。太平兴国八年举进士,历知太和、永嘉县。真宗立,为秘阁校理。景德初,拜龙图阁待制,知贡举,预修《册府元龟》,判鸿胪寺,掌吏部选。迁户部郎中、直昭文馆,待制如故,又兼集贤殿修撰。祥符三年擢枢密直学士。后历知杭、扬、徐、青、郓等州。晚节为权势所排,左迁团练副使。天禧五年卒,年六十八。纶以文行知名,笃于古学,有集二十卷,又著《论思集》十卷。《宋史》卷三○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2—1036 【介绍】: 宋颍州汝阴人,字公信,一字昌言。太宗淳化中主榷酤于大名属邑。从雷有终镇压王均于蜀,以功擢閤门祗候,益、彭、简等州都巡检使。后历任知州及监司,所至兴利除害,有循政。累迁东上閤门使、乾州刺史,移知颍州卒。有材略,尚宽恕,喜施予,人称其政绩曰:“发身如班定远,事边如马伏波,水利如邵南阳,食货如耿大农。”
全宋文·卷一九五
张纶(九六二——一○三六),字昌言(《宋史》本传作「公信」),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补三班奉职,迁右班殿直。以击王均功迁右侍禁、庆州兵马监押,擢閤门祗候,益、彭、简等州都巡检使,徙荆湖提点刑狱,迁东头供奉官、提点开封府界县镇公事。历知辰州、渭州、镇戎军。除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兼权知泰州。又历知秦、瀛、沧州,真拜乾州刺史,徙知颍州。景祐三年卒,年七十五。见范仲淹《张公神道碑》(《范文正公文集》卷一二),又《宋史》卷四二六有传。
威纶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德元年(1004)任三司盐铁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