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0,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纲首
纲盐
纮纲
八纲
步纲
云纲
纲网
秦纲
民纲
修纲
引纲
法纲
垂纲
纪纲掾
僧纲
《漢語大詞典》:纲首(綱首)
负责纲运之商人首脑。 宋 朱彧 《萍州可谈》卷二:“甲令: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餘人,以巨商为纲首、副纲首、杂事。”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张童入冥:“寺有一僧 吕 姓者,年未四十,仪表殊伟,曾上州作纲首。”《元典章·户部八·市舶》:“於上先行开写贩去物货,各各名件觔重若干,仰纲首某人亲行填写。”
《漢語大詞典》:纲盐(綱鹽)
明 清 采用纲法运销食盐时,商人按规定年额完税运销的食盐。运销纲盐的商人称纲商;行销纲盐之处称纲岸、纲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九年:“詔:罢钞法。诸州、军纲盐,并依旧分拨,官般官卖。”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又有人焉,曰纲盐曷变行票盐乎?省改捆,省按费,省私耗,省守候,省加派,省缓纳,曷为不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闻得 两淮 盐额有一千六百九万多引,叫做‘纲盐’。每引大约三百七十斤。”
《漢語大詞典》:纮纲(紘綱)
(1).网索。 晋 欧阳建 《临终诗》:“天网布紘纲,投足不获安。”
(2).泛指网。艺文类聚卷十四引 南朝 梁 沈约 《齐明帝谥议》:“聪明神武,逖听邇闻,万目备张,紘纲靡漏。”
分類:
《國語辭典》:八纲(八綱)  拼音:bā gāng
中医上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项诊法。疾病的症状虽然错综复杂,但都可依此八项纲领进行分析、归纳,以探求疾病的性质、病变的部位或病势的轻重等,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漢語大詞典》:步纲(步綱)
同“ 步罡 ”。 云笈七籤卷六一:“诸步纲起於三步九跡,是谓 禹 步,其来甚远,而 夏禹 得之,因而传世……其法先举左,一跬一步,一前一后,一阴一阳,初与终同步,置脚横直互相承如丁字形,亦象阴阳之会也。” 唐 李白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诗:“步纲绕碧落,倚树招青童。” 宋 林逋 《寄玉梁施道士》诗:“氲氲顥气朝胎息,熠熠辰辉夜步纲。”
《漢語大詞典》:云纲(雲綱)
(1).犹云丛。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一:“九龙何蜿蜿,载我升云纲。”云笈七籤卷九八:“云纲立尔步,五岳可暂旋。”
(2).华美的梁柱。喻组成文章的华词丽句。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惟风雅之未变,知云纲之不廓。譬层栋之将倾,必华榱之先落。”
《漢語大詞典》:纲网(綱網)
纲维;法度。 南朝 梁 任昉 《桓宣城碑》:“将登槐棘,宏振纲网。”
分類:纲维法度
《漢語大詞典》:秦纲(秦綱)
指仆隶。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妓女》:“僕曰‘秦纲’, 晋侯 迎夫人 嬴氏 以归, 秦伯 送卫於 晋 三千人,实纪纲之僕。”
分類:仆隶
《漢語大詞典》:民纲(民綱)
民众处世的准绳。 宋 余靖 《从政大箴·清箴》:“政为民纲,清本士节。”
《韵府拾遗 阳韵》:修纲(修纲)
宋书武帝纪公至江陵下书曰夫去弊拯民必存简恕舍网修纲虽烦易理
《分类字锦》:引纲(引纲)
白居易授柳公绰御史中丞制中宪之设纠缪惩违一引其纲百举其职非清与直不称厥官
分类:台谏
《漢語大詞典》:法纲(法綱)
佛教语。指戒律。世说新语·德行“ 桓常侍 闻人道 深公 者” 刘孝标 注引《桓彝别传》曰:“﹝ 法深 ﹞内持法纲,外允具瞻。”
《韵府拾遗 阳韵》:垂纲(垂纲)
新书视有四则朝廷之视端㳅平衡祭祀之视视如有将军旅之视固植虎张丧纪之视不㳅垂纲视经也
《漢語大詞典》:纪纲掾(紀綱掾)
指录事参军。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臣职下:“纪纲掾,録事是。”
分類:录事参军
《國語辭典》:僧纲(僧綱)  拼音:sēng gāng
管理僧人的僧官。《西游记》第一二回:「朕赐你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
《漢語大詞典》:僧录司
执掌寺院僧尼事务的官署。 唐 开成 中始设于京邑。《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当日就差押番去 临安府 僧録司,讨一道度牒,将乙侍者剃度为僧。”明史·职官志三:“十五年始置僧録司、道録司……设官不给俸,隶礼部。”《清会典·礼部十一·祠祭清吏司》“凡僧官道官皆註於籍”原注:“京师僧官曰僧録同,正印一人,副印一人。”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道释科教·僧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