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44,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践约
约身
约取
约素
僮约
约言
上约
绳约
止约
赴约
明约
乡约
和约
公约
梅花约
《國語辭典》:践约(踐約)  拼音:jiàn yuē
履行预先约定的事。如:「既然答应帮忙,就必须守信践约,尽心尽力去做。」
《漢語大詞典》:约身(約身)
(1).约束自身。《论语·颜渊》“克己復礼为仁” 何晏 集解引 汉 马融 注:“克己,约身。” 刘宝楠 正义:“约如约束之约。约身,犹言修身也。”
(2).俭约自奉。 汉 王符 潜夫论·遏利:“ 季文子 相四君,马不餼粟,妾不衣帛; 子罕 归玉; 晏子 归宅:此皆弃利约身,故无怨於人,世厚天禄,令问不止。”隶释·汉费亭侯曹腾碑阴:“ 腾 守足退居,约身自持。”《后汉书·郎顗传》:“故 孝文皇帝 綈袍革舃,木器无文,约身薄赋,时致升平。”
《漢語大詞典》:约取(約取)
取其要领。 宋 苏轼 《杂说一首送张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於此矣。”
分類:要领
《漢語大詞典》:约素(約素)
(1).节俭朴素。宋书·后废帝纪:“思弘丰耗之制,以惇约素之风。”新唐书·窦建德传:“ 建德 性约素,不喜食肉,饭脱粟加蔬具,妻曹未尝衣紈綺。”
(2).形容女子腰身圆细美好,宛如紧束的白绢。《文选·曹植〈洛神赋〉》:“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李善 注:“《登徒子好色赋》曰,‘腰若束素’,束素、约素,谓圆也。” 宋 柳永 《玉蝴蝶》词:“出屏幃,倚风情态,约素腰肢。”
《漢語大詞典》:僮约(僮約)
汉 王褒 作《僮约》,记奴婢契约。后因以“僮约”泛称主奴契约或对奴仆的种种约束规定。 清 赵翼 《僮约》诗:“僮约虽颁十数条,守门奴已出游遨。”
《國語辭典》:约言(約言)  拼音:yuē yán
大陆地区指约定的话。如:「你必须遵守自己的约言,确实去做。」
《骈字类编》:上约(上约)
宋史河渠志宜专濩上约及二股堤岸若今岁东流止添二分则此去河势自东近者二三年远者四五年候及八分以上河流冲刷已阔沧德堤埽已固自然北流日减可以闭塞两路俱无害矣
又司马光与张巩李立之宋昌言张问吕大防程昉行视上约及方锯牙济河集议下约光等奏二股河上约并在滩上不碍河行但所进方锯牙已深致北流河门稍狭乞减折二十步令近后仍作蛾眉埽裹护其沧德界有古遥堤当加葺治所修二股本欲疏导河水东去生堤本欲捍禦河水西来相为表里未可偏废
《漢語大詞典》:绳约(繩約)
绳索。亦比喻拘束,约束。老子:“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后汉书·儒林传论:“至如 张温 、 皇甫嵩 之徒……犹鞠躬昏主之下,狼狈折扎之命,散成兵,就绳约,而无悔心。” 李贤 注:“绳约,犹拘制也。” 宋 叶适 《纪纲议》之二:“人之知虑,不能自出於绳约之内。” 明 张居正 《送南阳公赴留都考功序》:“今之人士,绳约於毁誉之中久矣。” 清 许汝霖 《赠汤宗伯潜庵先生》诗:“百事具规模,羣情奉绳约。”
《漢語大詞典》:止约(止約)
抑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这对眼儿,泪珠儿滴了万颗;止约不定,恰纔淹了,扑簌簌的又还偷落。”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泪点儿盈盈如雨,止约不住。”
分類:抑制
《國語辭典》:赴约(赴約)  拼音:fù yuē
前往参加约会。如:「她特意精心打扮一番才去赴约。」《醒世恒言。卷二八。吴衙内邻舟赴约》:「秀娥恐怕吴衙内也吃醉了,不能赴约,反增忧虑。」
《漢語大詞典》:明约(明約)
盟约。明,通“ 盟 ”。史记·苏秦列传:“故敝邑 赵王 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之詔詔之。”
分類:盟约
《國語辭典》:乡约(鄉約)  拼音:xiāng yuē
1.同乡的人共同遵守的规约。《宋史。卷三四○。吕大防传》:「尝为乡约曰:『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2.乡里中掌理公共事务的人。《老残游记》第四回:「派了八个人,东南西北,一面两匹马把住,不许一个人出去,将地保、乡约等人叫起。」
《國語辭典》:和约(和約)  拼音:hé yuē
1.交战国间因停战议和而订定的条约。如:「辛丑和约」、「巴黎和约」。宋。陆游〈醉歌〉诗:「战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
2.订定议和条约。《新唐书。卷一七四。列传。牛僧孺》:「是时,吐蕃请和约驰兵。」
《國語辭典》:公约(公約)  拼音:gōng yuē
多数国家或公私团体对于特定事项,拟订共同遵守的条约或章程。如:「北大西洋公约」、「校园公约」。
《漢語大詞典》:梅花约(梅花約)
指好友的约会。 宋 陈与义 《次韵张元方春雪》:“不知来何暮,遂失梅花约。” 元 黄溍 《寄朱仲山》诗:“相逢赖有梅花约,试蹋东风走翠微。”参见“ 梅花使 ”。
分類:好友约会
《漢語大詞典》:梅花使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陆凯 与 范曄 友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诣 长安 与 曄 ,并赠诗曰:‘折梅逢驛使,寄与 陇 头人。 江 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因以“梅花使”为驿使的美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不闻黄犬音,难传红叶诗,驛长不遇梅花使。”
分類: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