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44,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检约
履约
束约
闲约
畏约
渝约
约契
约剂
制约
程约
券约
威约
淖约
弃约
约矢
《漢語大詞典》:检约(檢約)
检束,约束。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论:“检约宗族,亲戚莫敢犯禁。”旧唐书·高祖纪:“是以敷演经教,检约学徒,调懺身心。”新唐书·李德裕传:“ 德裕 自检约,以留州财赡兵,虽俭而约,故士无怨。”
分類:检束约束
《國語辭典》:履约(履約)  拼音:lǚ yuē
1.实行俭约之道。《后汉书。卷三三。朱冯虞郑周列传。朱浮》:「陛下清明履约,率礼无违,自用明察。」
2.践履契约、条约或预先约定的事项。如:「答应别人的事就必须履约,否则信用扫地。」
分類:躬行简约
《漢語大詞典》:束约(束約)
控制;管束。 明 沈鲸《双珠记·助恶谋奸》:“文册久稽违,特尔紧束约。”
分類:控制管束
《漢語大詞典》:闲约(閒約)
犹俭约。 宋 苏舜钦 《太原郡太君王氏墓志》:“性本閒约,所衣不过綈紵,经岁未尝有所更製。”
分類:俭约
《漢語大詞典》:畏约(畏約)
谓穷困而畏缩。史记·刺客列传:“ 高渐离 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 司马贞 索隐:“约,谓贫贱俭约,既为庸保,常畏人,故云畏约。”
分類:穷困畏缩
《漢語大詞典》:渝约(渝約)
违约,失约。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察智·维亭张小舍》:“期某日,过期不至。久之, 张 復遇诸涂,责以渝约。”
分類:违约失约
《漢語大詞典》:约契(約契)
(1).契约;券契。战国策·燕策三:“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 明 归有光 《王天下有三重》:“明其约契,正其会要,定其时日,通其言语,达其情志,天下不可一日无文也。”
(2).订约。《韩诗外传》卷六:“事之以货宝,则宝单(殫)而交不结;约契盟誓,则约定而反无日。”
(3).引申为约集。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往有好事者,深闲呪术,顾儔命侣,十有四人,约契同志,入此巖岫。”
《漢語大詞典》:约剂(約劑)
古代用作凭据的文书、契券。周礼·春官·太史:“凡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有约剂者藏焉。” 郑玄 注:“约剂,要盟之载辞及券书也。”周礼·秋官·士师:“凡以财狱讼者,正之以傅别约剂。” 郑玄 注:“约剂,各所持券也。 郑司农 云:‘若今时市买,为券书以别之,各得其一,讼则案券以正之。’” 清 龚自珍 《说宗彝》:“宗彝者何?古之约剂器也。”
《國語辭典》:制约(制約)  拼音:zhì yuē
1.限制约束。
2.心理学上指运用外界刺激与刺激或刺激与反应配对,而建立连结的学习过程。
3.一件事物成立的先决条件。如水遇热则化为汽,遇热就是水化为汽的制约。
《漢語大詞典》:程约(程約)
谓依照定法约束管理。 宋 叶适 《叶君墓志铭》:“奴客趋事,尺寸程约,率劳以身,不为过严,上下相劝行,不敢惰废。”
《漢語大詞典》:券约(券約)
契据。《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又各写了一张券约,罚誓必同心到老。” 清 李渔 《巧团圆·试艰》:“若得如此,感恩不尽,明日就送券约过来。”
分類:契据
《漢語大詞典》:威约(威約)
(1).谓威势为人制约。《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穽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李善 注:“言威为人制约,渐积至此。”
(2).犹威信。威望和信约。 清 吴伟业 《读史杂诗》之二:“ 商君 刑师傅,徙木见威约。”
《漢語大詞典》:淖约(淖約)
(1).姿态柔美貌。淖,通“ 绰 ”。庄子·逍遥游:“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陆德明 释文:“淖约, 李 云:‘柔弱貌。’ 司马 云:‘好貌。’”汉书·扬雄传上:“闺中容竞淖约兮,相态以丽佳。” 颜师古 注:“淖约,善容止……淖音绰。”
(2).指物性柔弱。庄子·在宥:“淖约柔乎刚彊。” 成玄英 疏:“淖约,柔弱也。矫情行於柔弱,欲制服於刚彊。”荀子·宥坐:“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 杨倞 注:“淖当为绰;约,弱也。绰约,柔弱也。”《孔子家语·三恕》作“绰约”。
(3).指姿态柔美的女子。 苏曼殊 《非梦记》:“子有夙慧,我深信之;毋近淖约,自不沉烦惑之海。”
《漢語大詞典》:弃约(棄約)
违约,不守前约。《诗·邶风·击鼓》“不我信兮” 汉 郑玄 笺:“叹其弃约,不与我相亲信。”
分類:违约不守
《漢語大詞典》:约矢(約矢)
谓一次同时取四枝箭。礼记·少仪:“侍射则约矢。” 郑玄 注:“不敢与之拾取也。” 孔颖达 疏:“凡射必计耦,先设楅在中庭。楅者两头为龙头,中央共一身,而倚箭於楅身上。上耦前取一矢,下耦又进取一,如是更进,各得四箭而升堂,插三於要,而手执一隻。若卑者侍射,则不敢更拾进取,但一时并取四矢,故云则约矢也。”
分類: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