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44,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约降
约会
申约
坚约
林泉约
词约
谨约
窨约
应约
通约
民约
纽约
婥约
知约
令约
《漢語大詞典》:约降(約降)
约请投降。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章邯 遂击破杀 周巿 等军,围 临济 。 咎 为其民约降。约定, 咎 自烧杀。”汉书·高帝纪上:“为足下计,莫若约降,封其守,因使止守,引其甲卒与之西。” 颜师古 注:“共为要约,许其降也。”
分類:约请投降
《國語辭典》:约会(約會)  拼音:yuē huì
1.定期的相会。如:「他今晚有个约会。」
2.邀集、约请。《三国演义》第一六回:「玄德至豫州,令人约会曹操。」《儒林外史》第七回:「集上约会分子,替荀玫贺学,凑了二三十吊钱。」
《漢語大詞典》:申约(申約)
(1).申明约令。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城阳景王祠》:“今条下禁,申约吏民,为陈利害。”晋书·艺术传·郭黁:“ 黁 曰:‘若郡内二月十五日失囚者,东军当至, 凉 祚必终。’ 凝 乃申约属县。”宋史·韩琦传:“又移檄申约,苟违节度,虽有功,亦斩。”
(2).重申缔盟。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蛮次 新津 , 耽 復遣副 谭奉祀 好言申约,蛮留之。”
分類:申明重申
《漢語大詞典》:坚约(堅約)
坚定的信约。《汉书·萧望之传》:“ 乌孙 持两端,亡坚约,其效可见。”
分類:坚定信约
《漢語大詞典》:林泉约(林泉約)
谓退隐之约。 宋 徐铉 《奉和子龙大监与舍弟赠答之什》:“怀恩未遂林泉约,窃位空慙组綬悬。”
分類:退隐
《漢語大詞典》:词约(詞約)
言词简洁。 宋 叶适 《〈胡尚书奏议〉序》:“礼部尚书 餘姚 胡公 沂 ,字 周伯 ,奏疏将百篇,词约而指要。”参见“词约指明。”
分類:简洁
《漢語大詞典》:谨约(謹約)
敬慎检约。后汉书·樊宏传:“ 鯈 字 长鱼 ,谨约有父风。”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七:“ 吴龙图 中復 性谨约,详於吏治。”明史·上高王宸濠传:“ 奠堵 独谨约,不能坐以过失。”
分類:敬慎慎检
《國語辭典》:窨约(窨約)  拼音:yìn yuē
思量、忖度。《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四五出》:「劝你休窨约,随去你福至。」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二折:「不索窨约,你便快奔逃。」也作「恁约」、「暗约」、「黯约」、「喑约」。
《漢語大詞典》:应约(應約)
接受约请。《花城》1981年第6期:“一天,外交官突然打电话给我,要我来一趟。我应约于一个周末来到这幢房子。”
分類:接受约请
《漢語大詞典》:通约(通約)
总括。墨子·经上:“君臣萌,通约也。” 孙诒让 间诂:“谓尊卑上下,等差不一,通而约之,不过此三名。”
分類:总括
《漢語大詞典》:民约(民約)
人们约定共同遵守的契约。 梁启超 《鉅子卢梭学说》:“又凡人生长於一政府之下,及既达丁年,犹居是邦,而遵奉其法律,是即默认其国之民约而守之也。” 鲁迅 《而已集·卢梭和胃口》:“做过《民约论》的 卢梭 ,自从他还未死掉的时候起,便受人们的责备和迫害,直到现在,责备终于没有完。连在和‘民约’没有什么关系的 中华民国 ,也难免这一幕了。”按,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说,宣称国家和法都是由于人们订立契约而成立的一种政治学说。这一学说在反对中世纪君权神授说和封建专制的斗争中起过作用,但它掩盖了国家的阶级性。
《国语辞典》:纽约(纽约)  拼音:niǔ yuē
New York
城市名。在纽约州东南,哈得逊河河口,临纽约湾,扼海陆要冲,为美国第一大都市。人口稠密,市况繁盛,为美国经济、工商业中心,市内有中央公园与自由女神像等名胜。
《國語辭典》:婥约(婥約)  拼音:chuò yuē
柔媚婉约。《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靓庄刻饬,便嬛婥约。」也作「绰约」。
《韵府拾遗 药韵》:知约(知约)
李观苦雨赋天道远人道迩不可以知约不可以知穷已乎
《漢語大詞典》:令约(令約)
禁令和条约。史记·匈奴列传:“ 匈奴 大单于遗朕书,言和亲已定,亡人不足以益众广地, 匈奴 无入塞, 汉 无出塞,犯令约者杀之,可以久亲,后无咎,俱便。”
分類:禁令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