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约会(約會)  拼音:yuē huì
1.定期的相会。如:「他今晚有个约会。」
2.邀集、约请。《三国演义》第一六回:「玄德至豫州,令人约会曹操。」《儒林外史》第七回:「集上约会分子,替荀玫贺学,凑了二三十吊钱。」
《國語辭典》:窨约(窨約)  拼音:yìn yuē
思量、忖度。《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四五出》:「劝你休窨约,随去你福至。」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二折:「不索窨约,你便快奔逃。」也作「恁约」、「暗约」、「黯约」、「喑约」。
《漢語大詞典》:说死
在约定某项事时的定数。例如:说死了,下午五点在…见,不见不散。
《国语辞典》:误期(误期)  拼音:wù qí
错失约定的期限。《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今夜点灯后,叫他来罢,决不误期了。」
《漢語大詞典》:民约(民約)
人们约定共同遵守的契约。 梁启超 《鉅子卢梭学说》:“又凡人生长於一政府之下,及既达丁年,犹居是邦,而遵奉其法律,是即默认其国之民约而守之也。” 鲁迅 《而已集·卢梭和胃口》:“做过《民约论》的 卢梭 ,自从他还未死掉的时候起,便受人们的责备和迫害,直到现在,责备终于没有完。连在和‘民约’没有什么关系的 中华民国 ,也难免这一幕了。”按,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说,宣称国家和法都是由于人们订立契约而成立的一种政治学说。这一学说在反对中世纪君权神授说和封建专制的斗争中起过作用,但它掩盖了国家的阶级性。
《漢語大詞典》:案时(案時)
按时。按照约定或规定的时间。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只要请先生指定一个日期及时间(下午),我当案时在内山书店相候。”
《漢語大詞典》:断明(斷明)
约定明白;确切言明。梨园戏《陈三五娘》第一场:“ 林大爹 ,今夜是元宵十五,家家户户都点灯,我与你断明:咱答歌,要‘灯’字起,才有彩气,若无‘灯’,就算输。”
《國語辭典》:道定  拼音:dào dìng
事先讲好、约定。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刘均佐,你道无人掌管家私,但有掌管的人来,你便跟我出家去,你道定著。」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一折:「仙子,你道定著。小生也不进取功名去,专等来年此夜,在书房中拱候仙子。」
《漢語大詞典》:约信(約信)
谓用言辞订立相互信守之约定。礼记·曲礼下:“约信曰誓,涖牲曰盟。”荀子·富国:“约信盟誓,则约定而畔无日。”《淮南子·人间训》:“与民约信,非一日之积也;一举而败之,后不可復用。”
《漢語大詞典》:赌茗(賭茗)
赌茶。约定某种比赛条件,以胜负决定饮茶的先后。典本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 归来堂 ,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明 卓人月 《花舫缘》第三折:“若能勾蔦萝松栢相缘缀,有心待繙书赌茗,举案齐眉。” 清 吴人 《三妇评〈牡丹亭〉杂记》:“不觉大醉,自晡时卧至次日,日射幔钩犹未醒。鬭花赌茗,夫子尝举此为笑噱。”
《漢語大詞典》:期刻
犹克期。约定期限。 唐 李山甫 《代孔明哭先主》诗:“酌量诸夏须平取,期刻羣雄待遍锄。”
《漢語大詞典》:山例
旧时西南山区民间约定的惩处条例。 宋 周去非 岭外代答·蛮俗·款塞:“ 乾道 丁亥, 静江 猺 犯边, 范石湖 檄余白事帅府,与闻团结边民之事。 猺 人计穷,出而归命,乃诣帅府纳款,其词曰:‘某等既充山职,今当鈐束男姪……上山同路,下水同船,男儿带刀同一边,一点一齐,同杀盗贼,不用此款者,并依山例。’山例者,杀之也。” 明 陆深 《燕闲录》:“顷见 盘瓠蛮 《誓状》云:‘某等既充山职,今当鈐束男姪……一点一齐,同杀盗贼。不用此款者,并依山例。’山例者,蛮言诛杀也。” 明 曹学铨 《桂林风谣》:“法依山例峻,歌叠浪花新。”
《國語辭典》:茶会(茶會)  拼音:chá huì
1.供应茶点的集会。《文明小史》第五二回:「接到一封华字信,是三个著名大商人在家里开茶会,请他去赴会。」也称为「茶话会」。
2.一种北平香会。设茶供人饮用。
3.商人群聚茶馆中谈交易称为「茶会」。
《國語辭典》:按期  拼音:àn qí
如期、按照规定的期限。如:「按期归还」、「按期完工」。《明史。卷二五九。袁崇焕列传》:「上英明,安可漫对。异日按期责效,奈何?」《儿女英雄传》第二回:「真个的,他就一纳头的杜门不出,每日攻书,按期作文起来。」
《漢語大詞典》:订期(訂期)
约定日期。 明 凌濛初 《北红拂》第三出:“则俺沽酒遇豪侠。他可便订期邀措大,不知那里是他家。”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 刘 沿流还觅,始与余遇,復订期而别。” 清 李伯元 《南亭笔记》卷六:“ 默深 欣然,愿订期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