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江蓠(江蘺)  拼音:jiāng lí
1.植物名。红藻类,龙须菜科龙须菜属。藻体暗红色,细圆柱状或略扁压,侧面有不规则羽状分枝,表面光滑,全长约二十至一百公分。囊果散生于藻体表面及边缘,呈半球形隆起。生于稳静的浅海湾中,多分布于台湾及日本一带。江蓠晒乾后可作洋菜。也称为「龙须菜」。
2.蘼芜的别称。参见「蘼芜」条。
《漢語大詞典》:江离(江離)
亦作“ 江蘺 ”。 香草名。又名“蘼芜”。《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王逸 注:“江离、芷,皆香草名。”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七:“芎藭,苗曰江蘺,根曰芎藭。” 唐 贾岛 《送郑长史之岭南》:“苍梧多蟋蟀,白露溼江蘺。” 清 龚自珍 《秋夜花游》:“海棠与江蘺,同艳异今古,我折江蘺花,间以海棠嫵。”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蘼芜
分類:香草
《國語辭典》:鹧鸪菜(鷓鴣菜)  拼音:zhè gū cài
植物名。红藻类藤松藻科海人草属。丛生于海底岩石间。藻体圆柱状,叉状分枝,有长枝、短枝之分,长枝粗大,可逐年伸长,色紫黑,乾燥后变成青黄褐色,食之可驱蛔虫。也称为「海人草」。
《国语辞典》:甘紫菜  拼音:gān zǐ cài
红藻紫菜科「紫菜」的别名。参见「紫菜」条。
分类:红藻
《国语辞典》:藻红素(藻红素)  拼音:zǎo hóng sù
红藻类常具的水溶性光合色素,一部分蓝藻类亦有。与叶绿素同存于叶绿体中,与叶绿素不同在其不含镁原子及叶绿醇,在空气中、光中及高温中极易被破坏,因善吸收蓝色、绿色、黄色光线,而反射红色光线,故呈红色。
《国语辞典》:石花菜  拼音:shí huā cài
植物名。石花菜科石花菜属,一种红藻。藻体紫红色,直立丛生,四至五回羽状分枝似灌木状。煮熔后,再经凝结即成洋菜。可供食用和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