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06,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彤霞
绯袍
石榴裙
紫色
山樱
赤文
朱履
红鸾
双红
旗红
炎云
红珠
红拂
红板
红线
《国语辞典》:彤霞  拼音:tóng xiá
红色的云霞。唐。曹唐〈小游仙〉诗九八首之七一:「红草青林日半斜,閒乘小凤出彤霞。」宋。苏舜钦〈永叔石月屏图〉诗:「彤霞烁石变灵砂,白虹贯岩生美璞。」
《漢語大詞典》:绯袍(緋袍)
红色官服。宋史·仪卫志二:“ 太宗 太平兴国 初,增主輦二十四人……奉珍珠、七寳、翠毛华树二人,衣緋袍。” 明王玉峰《焚香记·看榜》:“宫花斜倚乌帽偏,緋袍半軃压锦韉,身世 蓬 瀛 ,天上人间。”镜花缘第九九回:“细细看去,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一不有。也有緋袍象简在那里伸手的,也有胥吏隶役在那里勒索的。”
分類:红色官服
《國語辭典》:石榴裙  拼音:shí liú qún
红色的裙子。泛指妇女的裙子。南朝梁。何思澄〈南苑逢美人〉诗:「风捲蒲萄带,日照石榴裙。」唐。武则天 如意娘诗:「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国语辞典》:紫色  拼音:zǐ sè
由红色与蓝色调和而成的颜色。
《漢語大詞典》:山樱(山櫻)
山中樱桃花。夏四、五月间开花,花白色或略带红色。 南朝 梁 萧瑱 《早日贻刘孝绰》诗:“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 唐 王维 《送钱少府还蓝田》诗:“涧水初流碧,山樱早发红。” 元 马祖常 《壮游八十韵》:“巖空山樱繁,川曲红药腻。”
《漢語大詞典》:赤文
红色图象。古代谶纬家谓帝王受命的祥瑞。艺文类聚卷十一引《尚书中候》:“ 帝尧 即政,荣光出 河 ,休气四塞,龙马衔甲,赤文緑色。”宋书·符瑞志上:“《龙图》出 河 ,《龟书》出 洛 ,赤文篆字,以授 轩辕 。”宋书·符瑞志上:“又有黑龟,并赤文成字,言 夏桀 无道, 汤 当代之。” 唐 骆宾王 《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故得 河 浮五老,启赤文于帝期;海荐四神,奉丹书于王会。”
《漢語大詞典》:朱履
(1).红色的鞋。古代贵显者所穿。 南朝 梁 沈约 《登高望春》诗:“ 齐 童躡朱履, 赵 女扬翠翰。”新唐书·车服志:“皇太子之服……白韈、赤舄、朱履,加金涂银扣饰。”
(2).借指贵显者。 唐 罗隐 《寄锺常侍》诗:“一从朱履步金臺,蘖苦冰寒奉上台。”
(3).见“ 朱履客 ”。
《漢語大詞典》:朱履客
史记载 春申君 门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后因以称权贵的门客为“朱履客”。朱,通“ 珠 ”。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未为朱履客,已见白头翁。”一本作“ 珠履客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走将来别是容仪,多管是堂中朱履三千客。”亦省作“ 朱履 ”。 宋 张元干 《满庭芳·寿富枢密》词:“文彩风流瑞世,延朱履,丝竹喧闐。” 清 孙枝蔚 《慰病足赠徐增子能》诗之一:“侯门不可往,朱履安可为。酒肉使人低,咎非口腹貽。”
《國語辭典》:红鸾(紅鸞)  拼音:hóng luán
1.术数用语。星命家指吉星,主有喜事。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孩儿,你可曾算我两个的八字,红鸾天喜几时到命哩?」
2.红色羽毛的鸾鸟。唐。李颀〈送刘四赴夏县〉诗:「九霄特立红鸾姿,万仞孤生玉树枝。」
《國語辭典》:双红(雙紅)  拼音:shuāng hóng
旧时官场中下属对上司禀报事项时以双倍大的红笺,夹入名帖,从中间折合,称为「双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还有给上司的禀帖呢,夹单呢,双红呢,只怕不容易罢!」
分類:两条红色
《漢語大詞典》:双红拜帖(雙紅拜帖)
用双折大红纸写或印的大型名帖。旧时拜会或联系事情时用。《金瓶梅词话》第七一回:“ 夏公 又留下了一个双红拜帖儿,説道:‘多顶上老公公,拜迟恕罪!’”亦省称“ 双红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还有给上司的禀帖呢,夹单咧,双红咧,只怕不容易罢。”
《漢語大詞典》:旗红(旗紅)
一种红色的染料。为我国用于国旗的染色。
《漢語大詞典》:炎云(炎雲)
红色的云。 南朝 梁 江淹 《四时赋》:“炎云峯起,芳树未移。” 唐 沈佺期 《夜泊越州逢北使》诗:“憩泊在兹夜,炎云逐斗枢。” 唐 独孤及 《太行苦热行》:“炎云如烟火,溪谷将恐竭。”
分類:红色
《漢語大詞典》:红珠(紅珠)
比喻红色果实。 唐 王建 《题江寺兼求药子》诗:“红珠落地求谁与,青角垂阶自不收。” 唐 温庭筠 《和道溪君别业诗》:“花房透露红珠落,蛺蝶双飞护粉尘。”
分類:红色果实
《國語辭典》:红拂(紅拂)  拼音:hóng fú
唐杜光庭传奇小说《虬髯客传》中的人物。为隋代名妓,姓张,名出尘。本隋相杨素之侍妓,后遇李靖,识为英雄,遂与李靖同赴太原。明张凤翼加以敷演,撰有《红拂记》。
《漢語大詞典》:红板(紅板)
漆成红色的木板。一般指桥板。 唐 白居易 《杨柳枝词》之四:“红板江桥青酒旗, 馆娃宫 暖日斜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你记得跨青谿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
《國語辭典》:红线(紅線)  拼音:hóng xiàn
1.红色的丝线。唐。白居易〈新乐府。红线毯〉:「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蓝。」
2.俗谓男女婚姻关系的发生,是命中注定的,好像冥冥之中有条红线牵系著。
3.唐袁郊传奇小说《红线传》中的人物。为潞州节度使薛嵩家婢女,通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