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猛纠(猛纠)  拼音:měng jiū
严厉的纠正。《三国演义》第一八回:「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
分类:严厉纠正
《漢語大詞典》:润正(潤正)
润色纠正。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若使先监 矩 尚在,定经润正,必不草率如此。”
分類:润色纠正
《漢語大詞典》:讥绳(譏繩)
劝谏和纠正。《晋书·姚兴载记上》:“以取 吕氏 宫人 裴氏 及杀逃人 薄禾 等为南臺所禁,天鉴玄镜,暂免囹圄,讥绳之文,未离简墨。”
分類:劝谏纠正
《漢語大詞典》:匡导(匡導)
纠正教导。后汉书·蔡邕传论:“匡导既申,狂僭屡革,资《同人》之先号,得北叟之后福。”
《漢語大詞典》:匡革
纠正,改正。晋书·丁潭传:“在三之义,礼有达制,近代以来,或随时降杀,宜一匡革,以敦于后。”
分類:纠正改正
《漢語大詞典》:正驳(正駁)
纠正辩驳。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 葛仙公 道家旧称 葛玄 ,非 稚川 明甚, 黄 ( 黄长睿 )正驳之可也。乃自狐疑其説,岂二子称谓,尚未洞然邪?”
分類:纠正辩驳
《漢語大詞典》:正嬖
纠正邪僻。墨子·鲁问:“我使 绰 也,将以济骄而正嬖也。” 毕沅 注:“嬖同僻。”
分類:纠正邪僻
《國語辭典》:枉己正人  拼音:wǎng jǐ zhèng rén
枉,弯曲。枉己正人指己身行为不正,却要去纠正别人。语本《孟子。万章上》:「吾未闻枉己而能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
《國語辭典》:析疑匡谬(析疑匡謬)  拼音:xī yí kuāng miù
解析疑义,纠正谬误。清。王琦〈李太白全集序〉:「惜李集无有斐然继起者,爰合三家之注订之,芟柞繁芜,补增阙略,析疑匡谬,频有更定。」
《漢語大詞典》:眼过劳
眼的疲劳或过劳情况(如由于过度使用或视力缺陷未加纠正)
《国语辞典》:纠缪绳违(纠缪绳违)  拼音:jiū miù shéng wéi
纠正错误,惩处违法者。《旧五代史。卷六八。唐书。崔沂传》:「入梁,为御史司宪,纠缪绳违,不避豪右。」
《漢語大詞典》:拼弹(拼彈)
木工弹墨绳打直线。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四“拼地”引 汉 仲长统 《昌言》:“绳墨得拼弹。”引申为纠正,抨击。 章炳麟 《封建考》:“猥以管子兼霸之壤,拼弹周礼只自陷耳。”
《漢語大詞典》:拚弹(拚彈)
木工弹墨绳打直线。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四“拼地”引 汉 仲长统 《昌言》:“绳墨得拼弹。”引申为纠正,抨击。 章炳麟 《封建考》:“猥以管子兼霸之壤,拼弹周礼只自陷耳。”
《漢語大詞典》:省訾
检查并纠正谬误。訾,通“ 疵 ”。 清 黄遵宪 《黄遵路墓志铭》:“又闻达人之言命,斥造化为小儿,一任人世之殃庆祸福颠倒舛午,彼造物者曾不省訾,虽旨趣之各别,同渺茫而无归。”
《國語辭典》:绳愆纠谬(繩愆糾謬)  拼音:shéng qiān jiū miù
举发错误,纠正过失。《书经。囧命》:「绳愆纠谬,革其非心,俾克绍先烈。」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奏启》:「昔周之太仆,绳愆纠谬;秦之御史,职主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