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锐兵
精锐的士卒。吕氏春秋·古乐:“ 武王 即位,以 六师 伐 殷 ,六师未至,以鋭兵克之於 牧野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其鋭兵尽於 齐 ,重甲困於 晋 。”新唐书·永王璘传:“如总 江 淮 鋭兵,长驱 雍 洛 ,大功可成。” 宋 苏洵 《权书·攻守》:“大兵攻其南,鋭兵出其北;大兵攻其东,鋭兵出其西。”
分類:精锐士卒
《國語辭典》:锐士(銳士)  拼音:ruì shì
精锐的兵士。《荀子。议兵》:「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史记。卷四○。楚世家》:「锐士死,中士伤,而晋不拔。」
《漢語大詞典》:锐旅
精锐部队。宋书·谢庄传:“殿下亲董鋭旅,授律继进。”《宋史·乐志十三》:“鋭旅庆回旋,边防尽晏然。”
分類:精锐部队
《國語辭典》:轻锐(輕銳)  拼音:qīng ruì
1.轻装精锐的士卒。《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传》:「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汉书。卷五十五。卫青传》:「斩轻锐之卒,捕伏听者三千一十七级。」
2.轻便锐利的兵器。
《漢語大詞典》:精勇
(1).精强勇敢。后汉书·铫期传:“ 河北 之地,界接边塞,人习兵战,号为精勇。”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公精勇感人神,雄略出天地。”《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 李雄 部下虽然精勇,终是众寡不敌。鏖战到晚,全军尽没。”
(2).精锐的士兵。后汉书·皇甫嵩传:“共发五校、 三河 骑士及募精勇,合四万餘人。”宋书·柳元景传:“ 元景 不武,忝任行间,总勒精勇,先锋道路,势乘上流,众兼百倍。”
《漢語大詞典》:骁锐(驍鋭)
(1).勇猛敏锐。晋书·慕容皝载记:“ 汗 ( 慕容汗 )性驍鋭,遣千餘骑为前锋而进。”新唐书·王智兴传:“﹝ 智兴 ﹞少驍鋭,为 徐州 牙兵,事刺史 李洧 。”
(2).勇猛精锐之士。北史·崔延伯传:“ 天生 悉众来战, 延伯 身先士卒,陷其前锋,於是驍鋭竞进,大破之,俘斩十餘万,追奔及於 小陇 。”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募兵先尽本地方驍鋭,若 浙江 处兵、 江 南沙兵之类。”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于各部精简驍鋭,百中抽一。”
(3).古代军队组织名。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知祥:“ 知祥 乃训练兵甲,阴有王 蜀 之志。益置义胜、定远、驍鋭、义寧、飞棹等军七万餘人,命 李仁罕 、 赵廷隐 、 张业 等分将之。”
《國語辭典》:家丁  拼音:jiā dīng
家中的仆役。《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家丁接了银子,千欢万喜,头颠尾颠,巴不得随著他使唤了。」《红楼梦》第五九回:「贾珍骑马,率领众家丁围护。」也作「家仆」、「家奴」。
《國語辭典》:羸师(羸師)  拼音:léi shī
衰弱疲惫的军队。古时作战,常将精兵隐藏起来,而以疲弱的兵士诱敌。《左传。桓公六年》:「请羸师以张之。」唐。元稹〈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弊居见赠二十四韵〉:「堂堂排直阵,衮衮逼羸师。」
《漢語大詞典》:精猛
(1).精锐勇猛。《公羊传·僖公二十六年》“公追 齐 师,至 巂 ,弗及” 汉 何休 注:“言 齐 人畏公士卒精猛,引师而去之。”
(2).专心致力。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胎息》:“津液满口,即低头嚥下,以气送下丹田中,须用意精猛,令津与气谷谷然有声,径入丹田中。”
《漢語大詞典》:横磨剑(横磨劍)
长而大的利剑。比喻精锐善战的士卒。旧五代史·晋书·景延广传:“ 晋 朝有十万口横磨剑,翁若要战则早来。” 明 宋濂 《邓弼传》:“诚得如 弼 者一二辈,驱十万横磨剑伐之,则东西止日所出入,莫非王土矣。” 吴恭亨 《感时寄君复钝庵》诗之二:“横磨大剑纷孤注,败局残碁乱一盘。”亦省作“ 横磨 ”。 林百举 《悲愤》诗之四:“赌命男儿竞要钱,横磨十万化腰缠。”
《漢語大詞典》:神弩
(1).具有神威的弓弩。晋书·舆服志:“但以神弩二十张夹道,至后部鼓吹,其五张神弩置一将,左右各二将。”
(2).喻指精锐士兵。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上:“俄顷, 高重捷 之孤军势无后继……神弩力尽重围。”
《漢語大詞典》:锐骑(鋭騎)
精锐的骑兵。战国策·齐策一:“军重踵 高宛 ,使轻车鋭骑衝 雍门 。” 晋 陆机 《辨亡论》上:“鋭骑千旅,虎步原隰。”《魏书·肃宗纪》:“敕 怀朔 都督,简鋭骑二千,躬自率护,送达境首,令观机招纳。”
分類:精锐骑兵
《國語辭典》:犀锐(犀銳)  拼音:xī ruì
1.形容武器坚固锐利。《新唐书。卷一八○。列传。李德裕》:「又请甲人于安定,弓人河中,弩人浙西,繇是蜀之器械皆犀锐。」
2.形容言辞锋利。如:「公关主任的辞锋犀锐,经常使人无法招架。」
《漢語大詞典》:劲锐(勁鋭)
(1).坚劲锐利。 北齐 刘昼 新论·大质:“不用干将,何以知其鋭;不引乌号,何以知其劲,劲鋭之质,较然是见。”管子·幼官“行搏鋭” 唐 尹知章 注:“兑金性劲鋭,时方肃杀,故曰以劲鋭搏击,所以顺杀气也。”
(2).精锐的士卒或军队。三国志·吴志·陈表传:“今除国贼,报父之仇,以人为本。空枉此劲鋭以为僮僕,非 表 志也。”魏书·序纪·穆帝:“馈 琨 马牛羊各千餘,车令百乘,又留劲鋭戍之而还。” 明 唐顺之 《请游兵疏》:“但恐摄属隔别,挑选间非劲鋭,託言窵远;在途稍有迟缓,则重地所恃者虚矣。”
《漢語大詞典》:简锐(簡鋭)
简选精锐。 明 张居正 《答宣大巡抚郑范溪》:“彼敢来犯,即简鋭击之;若不来犯,亦不必往讨也。”
分類:简选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