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9,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斗行
赈廪
海漕
河运
见谷
转食
出籴
仓实
斗粮
填仓
仓廥
漕路
粗粮
小饥
通粮
《漢語大詞典》:斗行(鬥行)
粮食商行。 沙汀 《呼嚎》:“粮价跌了很多,那斗行照旧抽了她过重的头。”
亦作“鬭行”。 争斗行为。 汉 刘向 说苑·贵德:“人之鬭,诚愚惑失道者也。云:‘式号式呼,俾昼作夜。’言鬭行也。”
《漢語大詞典》:赈廪(賑廪)
亦作“ 賑稟 ”。 谓以粮食赈救贫民。稟,通“ 廪 ”。后汉书·和帝纪:“庚寅,遣使者分行贫民,举实流宂,开仓賑稟三十餘郡。” 清 姚世钰 《吴兴太守行》:“救灾议留漕,賑廪开常平。”
分類:粮食贫民
《漢語大詞典》:海漕
海运。古时指从海道运输粮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朱张:“时方輓漕东南供京师,运河溢浅,不容大舟……二人者,建言海漕事,试之,良便。” 清 钱谦益 《夜泊浒墅关》诗之四:“更长细听关门柝,烛短麤繙海漕书。” 清 魏源 《拟进呈元史新编序》:“ 元 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於 汉 唐 。”
《國語辭典》:河运(河運)  拼音:hé yùn
利用河道输运粮食、货品或载运旅客等。如:「台湾的河流因水量不稳,所以河运不发达。」《元史。卷一六六。列传。罗璧》:「至元十二年,始运江南粮,而河运弗便。」
《漢語大詞典》:见谷(見穀)
现存粮食。汉书·王莽传下:“乘传使者经歷郡国,日且十辈,仓无见穀以给,传车马不能足,赋取道中车马,取办於民。” 颜师古 注:“见,谓见在也。”《后汉书·质帝纪》:“其调比郡见穀,出稟穷弱,收葬枯骸,务加埋卹,以称朕意。”
《漢語大詞典》:转食(轉食)
(1).运送粮食。后汉书·邓寇传赞:“係兵转食,以集鸿烈。”
(2).谓外出求食。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三:“学徒曰:‘先生转食未归。’”
《漢語大詞典》:出籴(出糴)
到产粮地籴买粮食。《元典章·户部·义仓》:“贫家缺食者仰合依例出糴。” 明 李贽 《复邓鼎石书》:“但得官为糴本,付託得人,不拘上流下流,或麦或米,令惯糴上户各齎银两,前去出产地面糴买……出糴者有利则乐於趋事,而糴本自然不失;贫民来转糴者既有粮有米,有穀有麦,亦自然不慌矣。”
分類:粮食
《漢語大詞典》:仓实(倉實)
仓库中贮藏的粮食及其他物资。 唐 韩愈 《曹成王碑》:“王及州,不解衣,下令掊锁扩门,悉弃仓实与民,活数十万人。”
《漢語大詞典》:斗粮(斗糧)
一斗之粮,形容极少的粮食。战国策·秦策一:“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絶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於兄弟。”汉书·王莽传中:“臣愿得勇敢之士五千人,不齎斗粮,饥食虏肉,渴饮其血,可以横行。”三国志·魏志·袁绍传“乃让 绍 ”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 浮 等到,谓 馥 曰:‘ 袁本初 军无斗粮,各已离散。’”
分類:一斗粮食
《國語辭典》:填仓(填倉)  拼音:tián cāng
旧俗正月二十五日,粮商米贩皆须致祭仓神,故鞭炮最盛。该日,家家户户皆宰牛羊豕肉款待客人,恣飨终日,必尽饱方去,称为「填仓」。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填仓》:「按北京岁华记云:『二十五日人家市豕牛羊肉,恣飨竟日,客至苦留,必尽饱而去,谓之「填仓」』。」
《漢語大詞典》:仓廥(倉廥)
贮藏粮食和草料的仓库。史记·平準书:“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廥以振贫民。”新唐书·宋庆礼传:“不数年,仓廥充,居人蕃辑。” 清 刘大櫆 《乞里人共建义仓引》:“朝廷遽下蠲租之詔,虚郡邑仓廥以振之。”
《漢語大詞典》:漕路
运输粮食的水路。 宋 曾巩 《序〈越州鉴湖图〉》:“ 张次山 则谓湖废,仅有存者,难卒復,宜益广漕路。”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朝廷不论怎样处境困难,只要南北漕路得通,就可以在 关中 立足。”
《國語辭典》:粗粮(粗糧)  拼音:cū liáng
玉蜀黍、高粱、小米、豆类等食粮。
《漢語大詞典》:小饥(小饑)
粮食小歉收。 战国 魏 李悝 平籴法把歉收分为大饥、中饥、小饥三等。汉书·食货志上:“小饥则收百石……小饥则发小孰之所敛,而糶之。”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平岁百亩之收,收百五十石,今小饥收百石,收三分之二也。”
《漢語大詞典》:通粮(通糧)
运送粮食。亦为古代负责运粮之官。逸周书·大匡:“外食不赡,开关通粮,粮穷不转,孤寡不废。”六韬·王翼:“通粮四人,主度饮食,备畜积,通粮道,致五穀,令三军不困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