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47,分4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伦类
类乎
绝类
事类
品类
无类
出类
等类
肆类
遗类
类推
党类
殊类
正类
推类
《國語辭典》:伦类(倫類)  拼音:lún lèi
1.同类。唐。方干 偶作诗:「若于岩洞求伦类,今古疏愚似我多。」
2.事物的条理、次序。《荀子。劝学》:「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
《漢語大詞典》:类乎(類乎)
好像;近于。 鲁迅 《呐喊·端午节》:“政府说‘上了课才给钱’,他才略恨他们的类乎用果子耍猴子。”
分類:好像近于
《漢語大詞典》:绝类(絶類)
1.超出同类。 汉 王逸 《荔支赋》:“卓絶类而无儔,超众果而独贵。” 宋 苏轼 《祭陈令举文》:“ 令举 之贤,何为而不立,何立而不遂,使少见其毫末,而出其餘弃,必有惊世而絶类者矣。”
2.灭绝其种类。后汉书·刘平传:“ 平 弟 仲 为贼所杀…… 仲 遗腹女始一岁, 平 抱 仲 女而弃其子。母欲还取之, 平 不听,曰:‘力不能两活, 仲 不可以絶类。’遂去不顾。”《北史·源贺传》:“窃惟先朝制律之意,以不同谋,非絶类之罪,故特垂不死之詔。”
3.非常相似。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八:“不知其天才清妙,絶类 太白 ,瑕瑜不掩,正是此公真处。”
《國語辭典》:事类(事類)  拼音:shì lèi
1.同类的事。汉。王充《论衡。实知》:「放象事类以见祸,推原往验以处来。」《后汉书。卷四六。陈宠传》:「宠为昱撰辞讼比七卷,决事科条,皆以事类相从。」
2.文章中引用古事例典故以类比事理。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事类》:「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證今者也。」
《國語辭典》:品类(品類)  拼音:pǐn lèi
万物种类。《后汉书。卷二九。郅恽传》:「臣闻天地重其人,惜其物,故运机衡,垂日月,含元包一,甄陶品类,显表纪世,图录豫设。」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國語辭典》:无类(無類)  拼音:wú lèi
1.无统类。《礼记。缁衣》:「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则义不壹,行无类也。」
2.不分等第种类。《论语。卫灵公》:「有教无类。」
3.无遗类。《汉书。卷五二。窦婴传》:「有如两宫奭将军,则妻子无类矣。」
《漢語大詞典》:出类(出類)
超群出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必有天才,拔群出类。” 宋 司马光 《为文相公许州谢上表》:“伏念臣材非出类,识不先人。” 明 李贽 《答耿司寇书》:“然究其所以出类者,则在于巧中焉。” 郭沫若 《庄子与鲁迅》:“ 庄子 在 中国 文化史上的确是一个特异的存在,他不仅是一位出类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位拔萃的文学家。”参见“ 出类拔萃 ”。
分類:超群出众
《國語辭典》:出类拔萃(出類拔萃)  拼音:chū lèi bá cuì
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形容才能特出,超越众人。《三国志。卷四四。蜀书。蒋琬传》:「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红楼梦》第四九回:「其中又见林黛玉是个出类拔萃的,便更与他亲敬异常。」也作「拔类超群」、「拔萃出群」、「拔萃出类」、「出类拔群」、「出类超群」、「出群拔萃」。
《漢語大詞典》:等类(等類)
(1).等级类别。孔丛子·刑论:“中国之教,为内外以别男女,异器服以殊等类。”
(2).同辈;同类。后汉书·陈寔传:“自为儿童,虽在戏弄,为等类所归。”宋书·卜天生传:“屋后有一大阬,广二丈餘,十人共跳之皆渡,唯 天生 坠阬, 天生 乃取实中苦竹,剡其端使利,交横布阬内,更呼等类共跳,并畏惧不敢。”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 稠禪师 ﹞闭户抱金刚足而誓曰:‘我以羸弱为等类轻侮,为辱已甚,不如死也。’”
(3).相同,相等。 清 唐甄 潜书·审知:“智力等类,熟知将能;信疑爱怨,熟知卒用。”
《漢語大詞典》:肆类(肆類)
《书·舜典》:“肆类于上帝。” 孔 传:“肆,遂也。”类,祭名。后以“肆类”称祭天之礼。魏书·高祖纪下:“八月壬辰,议养老,又议肆类上帝,禋于六宗之礼,帝亲临决。”《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五·唐享昊天乐》:“礼终肆类,乐闋九成。” 唐 刘禹锡 《天论上》:“天何预乃人事耶?唯告虔报本、肆类授时之礼,曰天而已矣。”
分類:祭天
《漢語大詞典》:遗类(遺類)
(1).指残存者。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 尝攻 襄城 , 襄城 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北史·隋纪下·炀帝:“百姓求捕之,网罗被水陆,禽兽有堪氅毦之用者,殆无遗类。” 宋 曾巩 《福州奏乞在京主判闲慢曹局或近京一便郡状》:“臣既到任,属所部之内,寇孽遗类,往往尚聚山谷,居人未寧,远近疑骇。” 清 唐甄 潜书·远谏:“父子兄弟,死亡无遗类。”
(2).谓留下其同类。左传·哀公十一年:“使医除疾,而曰‘必遗类焉’者,未之有也。”
(3).谓失其伦类,违反常理。庄子·徐无鬼:“ 庄子 曰:‘ 齐 人蹢子于 宋 者,其命閽也不以完;其求鈃鐘也以束缚;其求唐子也,而未始出域:有遗类矣!’” 郭象 注:“唐,失也。失亡其子而不能远索,遗其气类。” 陆德明 释文:“遗,亡也。亡其种类故也。”
《國語辭典》:类推(類推)  拼音:lèi tuī
在不同的事物中,取其相类似的地方而推测或衡量其他。《汉书。卷六四下。终军传》:「夫明闇之徵,上乱飞鸟,下动渊鱼,各以类推。」
《漢語大詞典》:党类(黨類)
(1).亲族。 汉 王充 论衡·顺鼓:“母之党类为害,可攻母以救之乎?”
(2).犹党与。后汉书·宦者传论:“搆害明贤,专树党类。”明史·柴车传:“今乃復来,安知他日不再叛,宜徙 江 南,离其党类。”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凡人幼时犹可教训,及长而诱於党类,便各有所为,不復能拘制矣。”
(3).同类。 唐 司空图 《共命鸟赋》:“若兹党类,彼实弘多。” 唐 无名氏 《补江总白猿传》:“又捕採唯止其身,更无党类。”
《漢語大詞典》:殊类(殊類)
(1).不同的类别。 汉 王充 论衡·非韩:“人同性,马殊类也。 王良 能调殊类之马。”晋书·许孜传:“咸称殊类致感,猛兽弭害。”
(2).古称少数民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张天锡 世雄 凉州 ,以力弱诣京师,虽远方殊类,亦边人之桀也。”北史·羊祉传:“﹝ 祉 ﹞仗节抚藩,边夷识德,化沾殊类,襁负怀仁。”
《漢語大詞典》:正类(正類)
泛指正直的人。明史·华允诚传:“甚至庇同乡,则逆党公然保举,而白简反为罪案;排正类,则讲官借题逼逐,而荐剡遂作爰书。”
分類:正直
《漢語大詞典》:推类(推類)
犹类推。谓比类而推究。墨子·经下:“推类之难,説在﹝名﹞之大小。” 汉 王充 论衡·实知:“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端推类,原始见终。” 宋 苏轼 《郊祀奏议》:“ 秦 燔诗书,经籍散亡,学者各以意推类而已。”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吕超墓出土吴郡郑蔓镜考》:“唯索缕、采药、辟兵、却病之事兴作甚多,后世推类,或并以造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