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含簧
苏轼铁拄杖诗:含簧腹中细泉语,迸火石上飞星裂。姚燧乌木杖赋:触爪甲而铿响,思卷铁而含簧。
分类:
《韵府拾遗 阳韵》:抽簧
班媫妤捣素赋:赵女抽簧而绝声。
《漢語大詞典》:匏簧
即匏笙。 清 姚鼐 《原任少詹事张君权厝铭》:“綺组会者丝邪,而孰为之机邪?鸣者匏簧邪,而谁噏以扬邪?”
《骈字类编》:夏簧
南北朝 庾信 道士步虚词十首 其三 夏簧三舌响,春钟九乳鸣。
《漢語大詞典》:天簧
比喻在静境中感受到的自然音响。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李太白》:“《法藏碎金》云:‘予因思静胜境中,当有自然清气,名曰天香;自然清音,名曰天乐;予故以所闻灵响,目为天簧,亦取天籟之义。’”参见“ 天籟 ”。
《國語辭典》:天籁(天籟)  拼音:tiān lài
1.自然界的声响,如风、雨、禽、兽声等。《庄子。齐物论》:「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唐。李颀〈宿莹公禅房闻梵〉诗:「夜动霜林惊落叶,晓闻天籁发清机。」
2.比喻诗文浑然天成、不经雕饰,而得自然之趣。唐。陆龟蒙 奉和袭美酬前进士崔潞盛制见寄因赠至一百四十言诗:「清词忽窈窕,雅韵何虚徐。唱既野芳坼,酬还天籁疏。」《品花宝鉴》第五四回:「这纯是血性语,几于天籁。香山诗当以此为第一。」
《國語辭典》:滩簧(灘簧)  拼音:tān huáng
流行于江、浙一带的一种说唱艺术。参见「滩黄」条。
《韵府拾遗 阳韵》:制簧
马融长笛赋:女娲制簧。
《漢語大詞典》:竹簧
竹雕工艺之一。即翻簧。把南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薄层的竹簧,经过煮、晒、压平后,胶合或镶嵌在木胎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雕刻各种人物、山水、花鸟等纹样。产品以实用的茶叶罐、花瓶、台灯、照相架等为主,色泽光润,类似象牙。
《骈字类编》:一簧
唐书骠传:有三角笙,亦穿匏达夲,漆之,上植三牛角,一簧应姑洗,馀应南吕。角锐在下,穿匏达夲,柄觜皆直。
《韵府拾遗 阳韵》:造簧
曹植女娲赞:古之国君,造簧作笙。
《韵府拾遗 阳韵》:倍簧
孙该琵琶赋:仪蔡氏之繁弦,仿庄公之倍簧。
《骈字类编》:七簧
元史礼乐志:见七星下。
《骈字类编》:九簧
元史礼乐志见七星下。
《漢語大詞典》:箜簧
古代管乐器名。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一折:“攒紫霞,嵌晓星,箜簧点点皆相应,善吹的是 子晋 董双成 。”
分類:管乐器
《分类字锦》:状掩笙簧(状掩笙簧)
司空曙 同张参军喜李尚书寄新琴诗 正声消郑卫,古状掩笙簧。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