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篇数(篇數)
特指一本书的篇章数目。 汉 王充 论衡·正说:“説论语者,但知以剥解之问,以纤维之难,不知存问本根篇数章目。”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序》:“今臣窃取 魏 晋 义,用 汉 篇数,为《唐鐃歌鼓吹曲十二篇》,纪 高祖 、 太宗 功能之神奇,因以知天下之勤劳,命将用师之艰难。”
《漢語大詞典》:琼篇(瓊篇)
美好的诗文篇什。 元 袁桷 《送玉笥山聂道士》诗:“墨阁小春刊画録,碧窗新月补琼篇。”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外谪》:“凄凉无绪,寒窗自著琼篇。”
《骈字类编》:宝篇(宝篇)
云笈七签积感淹时斋思累岁上相青童君共寻宝经题目左乙东蒙之录又名三天不死之章又名智慧长生妙诀又名上圣接生宝篇又名源洞续善玉历又名雌一混洞真文
又释太上三元玉检布经如是宝篇高上皆刻金丹书贮以自然云锦之囊封以三元宝神之章藏于九天之上大有之宫
《漢語大詞典》:完篇
(1).完美的诗文。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观子直写胸中所藴,由乎气胜,专效背水阵之法,久而虽熟,未必皆完篇也。”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凡作诗先得警句,以为发兴之端,全章之主,格由主定,意从客生。若主客同调,方谓之完篇。”
(2).完整的篇章。 清 包世臣 《与扬季子论文书》:“ 世臣 从前纂 汪容甫 遗集,曾授未成互异之稿,足为完篇,笔势一如 容甫 。”
(3).完成全篇。 叶圣陶 《倪焕之》一:“他感觉烦闷的生活完全过去了,眼前闷坐在小舱里,行那逆风的水程,就是完篇的结笔。”
《韵府拾遗 先韵》:别篇
齐书礼志舆辂旗常与往代同异者更立别篇
《分类字锦》:睿篇
张九龄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诗 道在纡宸眷,风行动睿篇。
分类:天章
《漢語大詞典》:郢中篇
见“ 郢中曲 ”。
《漢語大詞典》:郢中曲
比喻高雅的诗作。 唐 独孤及 《自东都还濠州奉酬王八谏议见赠》诗:“赖君赠我 郢中 曲,别后相思被管弦。” 明 何景明 《雪中简贾长教》诗:“知君 郢中 曲,高调和人稀。”亦作“ 郢中篇 ”。 唐 李群玉 《送友人之峡》:“彩毫飞白云,不减 郢中 篇。 楚 水五月浪,轻舟入暮烟。”
分類:高雅诗作
《漢語大詞典》:积篇(積篇)
谓篇章积累不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崔駰 品物,讚多戒少; 李尤 积篇,义俭辞碎。”
《國語辭典》:急就篇  拼音:jí jiù piān
书名。汉代史游撰,四卷。唐颜师古注,宋王应麟补注。全书依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分类编成三句、四句、七句韵语,以为儿童识字之用。也称为「急就章」。
《漢語大詞典》:篇记(篇記)
犹篇章。 汉 崔琰 《述初赋》:“覿 游 夏 之峩峩,听大猷之篇记。”参见“ 篇章 ”。
分類:篇章
《國語辭典》:篇章  拼音:piān zhāng
泛指诗篇、文章。《汉书。卷一○○。叙传下》:「篇章博举,通于上下。」宋。王偊称〈寄题陕府南溪兼简孙何兄弟〉诗:「篇章取李杜,讲贯本姬孔。」
《国语辞典》:仓颉篇(仓颉篇)  拼音:cāng jié piān
书名。秦李斯撰,一篇。为统一文字,罢去一切与秦文不合的文字,将大篆省改作小篆的字书。汉。许慎〈说文解字序〉:「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也作「苍颉篇」。
《漢語大詞典》:贝叶篇(貝葉篇)
指佛经。 宋 刘攽 《过柏林院僧吉长老》诗:“篆香徐刻黄金印,梵宇时开贝叶篇。”参见“ 贝叶经 ”。
分類:佛经
《漢語大詞典》:贝叶经(貝葉經)
指佛经。古代 印度 人写经于树叶上,故称。 唐 钱起 《紫参歌》:“贝叶经前无住色,莲花会里暂留香。” 明 孙柚 《琴心记·空门遇使》:“菩提树下谈玄,忘补朝阳之衲;贝叶经边入定,搜空透笋之衣。” 清 王摅 《教坊老叟行》:“自此焚脩奉 西竺 ,禪榻长繙贝叶经。”亦作“ 贝多经 ”。 清 吴伟业 《生查子》词:“学写贝多经,自屑泥金粉。”
《骈字类编》:胜篇(胜篇)
文心雕龙文集胜篇不盈十一篇章秀句裁可百二
《漢語大詞典》:大风篇(大風篇)
《大风歌》。 唐 王德贞 《奉和圣制过温汤》:“停舆兴睿览,还举《大风篇》。”参见“ 大风歌 ”。
《國語辭典》:大风歌(大風歌)  拼音:dà fēng gē
诗名。汉高祖刘邦所作。因首句为「大风起兮云飞扬」,后人遂题为「大风歌」。全诗为:「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亦称为〈三侯之章〉。
《漢語大詞典》:往篇
往昔所作的诗文。 南朝 宋 谢灵运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夫子照情素,探怀授往篇。”
分類:往昔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