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管 → 筦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仲父  拼音:zhòng fǔ
1.称谓。古称父亲的大弟。
2.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故称为「仲父」。
3.齐桓公对管仲的尊称。《荀子。仲尼》:「倓然见管仲之能足以托国也……遂立以为仲父。」
4.秦始皇对吕不韦的尊称。《史记。卷八五。吕不韦传》:「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
5.晋人对王导的尊称。《晋书。卷六五。王导传》:「时荆扬晏安,户口殷实,导为政务在清静,每劝克己励节……朝野倾心,号为仲父。」
《國語辭典》:管晏  拼音:guǎn yàn
1.管仲与晏婴。二人为春秋时代齐国的贤相。
2.善于治国的贤臣才士。《淮南子。主术》:「执术而御之,则管晏之智尽矣。」
《漢語大詞典》:管葛
管仲 和 诸葛亮 的并称。两人皆古代名相。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殷渊源 在墓所几十年,于时朝野以拟 管 葛 。” 刘孝标 注引《续晋阳秋》:“ 陈郡 殷浩 素有盛名,时论比之 管 葛 。” 唐 杜甫 《别张十三建封》诗:“君臣各有分, 管 葛 本时须。” 宋 陆游 《自警》诗:“少年不自量,妄意慕 管 葛 。”
《漢語大詞典》:士乡(士鄉)
春秋 齐 管仲 辅佐 齐桓公 时,划分地方行政区域,使士、农、工、商四民分别聚居。士民聚居的地区称“士乡”。国语·齐语:“ 管子 於是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后汉书·郑玄传》:“昔 齐 置‘士乡’, 越 有‘君子军’,皆异贤之意也。”
《漢語大詞典》:管萧(管蕭)
管仲 和 萧何 的并称。两人均为历史上的名相。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 亮 之器能政理,抑亦 管 萧 之亚匹也。”新唐书·张文瓘传:“ 李勣 为长史,尝叹曰:‘ 稚圭 ( 张文瓘 字),今之 管 萧 ,吾所不及。’”
《國語辭典》:管商  拼音:guǎn shāng
1.管仲与商鞅,为法家之祖。二人分别为齐、秦之相,行使法治,使两国称霸诸侯。
2.善于治国的臣子。《战国策。齐策四》:「而治可以为管商之师,议义听行。」
《國語辭典》:射钩(射鉤)  拼音:shè gōu
管仲原为齐公子纠做事,公子纠与齐桓公小白争王位,管仲射中小白带钩,后来小白用管仲为相的故事。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漢語大詞典》:中钩(中鉤)
(1).犹中规。钩,圆规。庄子·马蹄:“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鉤,直者应绳。’”礼记·乐记:“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藳木;倨中矩,句中鉤,纍纍乎端如贯珠。”
(2).指 春秋 时 管仲 射 齐 公子 小白 中其带钩事。管子·小匡:“ 管夷吾 亲射寡人,中鉤,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 唐 吴兢 贞观政要·任贤:“ 太宗 尝谓曰:‘卿罪重於中鉤,我任卿逾於 管仲 ,近代君臣相得,寧有似我於卿者乎?’”
(3).犹上钩。 唐 韩愈 《寄三学士》诗:“归舍不能食,有如鱼中鉤。” 宋 庄绰 鸡肋编卷中:“钓丝之半,繫以荻梗,谓之浮子。视其没,则知鱼之中鉤。”
《漢語大詞典》:三选(三選)
(1).经过三次选拔。 春秋 时, 管仲 为 齐桓公 制定的选拔官吏的方法。国语·齐语:“设之以国家之患而不疚……升以为上卿之赞。谓之三选。” 韦昭 注:“三选,乡长所进,官长所选,公所訾相。”
(2).选三种人。文选·班固〈西都赋〉:“三选七迁,充奉陵邑。” 李善 注:“三选,谓选三等之人。七迁,谓迁於七陵也。汉书曰:‘徙吏二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杰兼并之家於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枝,非独为奉山园也。”
《漢語大詞典》:五属(五屬)
(1).五服内的亲属。汉书·韦贤传:“天序五行,人亲五属。” 颜师古 注:“五属谓同族之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緦麻也。”
(2). 春秋 齐国 管仲 制定的边邑行政组织。五属为四万五千家,置大夫一人。管子·小匡:“ 桓公 曰:‘五鄙奈何。’ 管子 对曰:‘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六轨为邑,邑有司;十邑为率,率有长;十率为乡,乡有良人;三乡为属,属有帅;五属一大夫,武政听属,文政听乡。’”
《漢語大詞典》:伊管
商 伊尹 和 春秋 管仲 的合称。 伊尹 助 商汤 建 商 ; 管仲 名 夷吾 ,相 齐桓公 称霸,均为贤相。汉书·邹阳传:“蒙 尧 舜 之术,挟 伊管 之辩。” 颜师古 注:“ 伊 , 伊尹 ; 管 , 管仲 。”汉书·贾谊传赞:“ 刘向 称‘ 贾谊 言三代与 秦 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 伊 管 未能远过也’。” 宋 欧阳修 《贾谊不至公卿论》:“ 文帝 卒能拱默化理,推行恭俭,缓除刑罚,善养臣下者, 谊 之所言略施行矣!故天下以谓可任公卿,而 刘向 亦称远过 伊 管 。”
《国语辞典》:鲍叔牙(鲍叔牙)  拼音:bào shú yá
人名。春秋齐大夫,生卒年不详。少与管仲友善,知管仲贤而贫,分财多与;后鲍叔牙事齐桓公,管仲事公子纠,公子纠死,管仲囚,鲍叔牙乃荐管仲于桓公,卒佐桓公成霸业。世多称其知人而笃于友谊。
《漢語大詞典》:管鲍交(管鮑交)
春秋 时 管仲 、 鲍叔牙 二人相知最深,后因称朋友间深厚的交谊为“管鲍交”。北史·李彪传:“ 彪 虽与 宋弁 结 管 鲍 交, 弁 为大中正,与 孝文 私议,犹以寒地处之,殊不欲相优假, 彪 亦知之,不以为恨。”
《漢語大詞典》:管张(管張)
管仲 与 张仪 的合称。两人分别为 春秋 齐国 与 战国 时 秦国 的政治家。晋书·温峤传:“ 嶠 虽无 管 张 之才,而明公有 桓 文 之志,欲建匡合之功,岂敢辞命。”
《漢語大詞典》:管国(管國)
春秋 时 齐国 管仲 和 郑国 子产 的并称。 国 , 郑国 子产 字。 清 唐甄 潜书·性才:“ 管 国 为蕛稗, 申 商 为彗孛,非性之才,所成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