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箠楚
本指棍杖之类,引申为拷打。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李善 注:“箠与棰同,以之笞人,同谓之‘箠楚’。箠、楚皆杖木之名也。” 唐 元稹 《授刘悟检校司空幽州节度使制》:“守臣婴疾,幕吏擅权,挠政行私,亏恩剥下,过为箠楚,妄作威稜。” 明 屠隆 《昙花记·阎君勘罪》:“ 伏后 ,你可手执铁鞭,亲行箠楚。” 郭沫若 《〈孔雀胆〉后记》:“ 郑回 的教育很严, 凤迦异 和 异牟寻 ,都要受他的箠楚。”
分類:拷打
《國語辭典》:鞭箠  拼音:biān chuí
用鞭子抽打。《国语。吴语》:「越国固贡献之邑也,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汉。刘向《说苑。卷一六。谈丛》:「木马不能行,亦不费食,骐骥日驰千里,鞭箠不去其背。」也作「鞭打」。
《漢語大詞典》:尺箠
1.短鞭。 宋 苏轼 《两桥·西新桥》诗:“岌岌类鞭石,山川非 会稽 ……萧然无尺箠,欲构飞空梯。”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司道·布按二司官:“今则导以尺箠策马带眼纱,与京师幕寮无异矣。”
2.谓严刑峻罚。 明 高攀龙 《〈嵩台集〉后序》:“故民之于公,必有肃然而不敢犯之心。此肃然而不敢犯之心,岂得之尺箠间哉?”
3.比喻御事的权力。 宋 苏轼 《送周朝议守汉州》诗:“莫轻 龚遂 老,君王付尺箠。”
4.喻少数兵力。 宋 陈亮 《酌古论·桑维翰》:“苟能顺其势,虽尺箠可以夷之,而况 灵武 之众乎!”
《漢語大詞典》:折箠
见“ 折捶 ”。
《漢語大詞典》:折捶(折箠,折棰)
亦作“ 折箠 ”。折断策马的杖。《后汉书·邓禹传》:“ 赤眉 无穀,自当来东,吾折捶笞之,非诸将忧也。”谓用短杖即可制敌。喻轻易制敌取胜。 严复 《救亡决论》:“灶上驱虏,折箠笞羌。”
《漢語大詞典》:笞箠
亦作“ 笞棰 ”。亦作“ 笞捶 ”。 以竹木之类的棍条抽打;打击。荀子·儒效:“用百里之地,而千里之国莫能与之争胜,笞棰暴国,齐一天下,而莫能倾也。”北齐书·孝昭帝纪:“﹝ 高洋 ﹞自是不许笞箠郎中。” 宋 苏洵 《上韩昭文论山陵书》:“威之以刀劒,驱之以笞箠。” 清 顾炎武 《生员论上》:“一得为此(生员),则免於编氓之役……得於礼见官长,而无笞捶之辱。”
《漢語大詞典》:箠笞
鞭打。《韩诗外传》卷五:“箠笞暴国,一齐天下,莫之能倾,是大儒之勋也。” 清 龚自珍 《与人笺》八:“有家於此……登其堂,有孙攘臂欲箠笞其祖父,祖父欲愬於宾客,面发頳而不得语,此家寧可支长久耶?”
分類:鞭打
《漢語大詞典》:投箠
犹投鞭。 唐 孙元晏 《晋苻坚投箠》诗:“投箠填 江 语未终, 谢安 乘此立殊功。”参见“ 投鞭断流 ”。
《國語辭典》:投鞭断流(投鞭斷流)  拼音:tóu biān duàn liú
东晋时,前秦苻坚打算大规模进侵,石越以东晋有长江天险阻隔,不宜兴兵。苻坚却说:「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典出《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后比喻军队众多,兵力强大。
《漢語大詞典》:尺棰(尺箠)
亦作“ 尺捶 ”。
(1).一尺之棰。棰,木杖。语本庄子·天下:“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文选·江淹〈杂体诗·效张绰《杂述》〉》:“静观尺棰义,理足未尝少。” 吕延济 注:“棰,杖也……一尺之杖,无有穷时,故理足不少。”
(2).常以喻短少。 南朝 梁 沈约 《细言应令》诗:“开馆尺棰餘,筑室微尘里。” 清 姚鼐 《送张橿亭少詹为晋阳书院山长》诗:“吾生如尺捶,焉胜日取半。”
尺箠:1.短鞭。 宋 苏轼 《两桥·西新桥》诗:“岌岌类鞭石,山川非 会稽 ……萧然无尺箠,欲构飞空梯。”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司道·布按二司官:“今则导以尺箠策马带眼纱,与京师幕寮无异矣。”
(2).谓严刑峻罚。 明 高攀龙 《〈嵩台集〉后序》:“故民之于公,必有肃然而不敢犯之心。此肃然而不敢犯之心,岂得之尺箠间哉?”
(3).比喻御事的权力。 宋 苏轼 《送周朝议守汉州》:“莫轻 龚遂 老,君王付尺箠。”
(4).喻少数兵力。 宋 陈亮 《酌古论·桑维翰》:“苟能顺其势,虽尺箠可以夷之,而况 灵武 之众乎!”
《國語辭典》:棰楚  拼音:chuí chǔ
一种用木杖鞭打的古代刑罚。《汉书。卷五一。路温舒传》:「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也作「捶楚」、「箠楚」。
《國語辭典》:箠楚  拼音:chuí chǔ
1.用以责打刑犯之木杖。《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唐。李善。注:「以之笞人,同谓之箠楚。箠、楚,皆杖木之名也。」明。郎瑛《七修类稿。卷四四。事物类》:「狱具:桎梏、拲、镣、槛车、枷、锁、箠楚、缧绁。」
2.古代一种用木杖、竹板等杖打的刑罚。《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韩延寿》:「后吏无追捕之苦,民无箠楚之忧。」后泛指责打、拷打。《三国志。魏书。卷二三。杨俊传》:「本郡王象,少孤特,为人仆隶,年十七八,见使牧羊而私读书,因被箠楚。」《醒世姻缘》第七二回:「他只说周龙皋合他有账,整日箠楚,陆续也不知打过了几万。」也作「捶楚」、「棰楚」。
《漢語大詞典》:箠令
笞刑之法。《汉书·刑法志》:“笞者,所以教之也,其定箠令。”
分類:笞刑
《漢語大詞典》:箠策
赶马的鞭杖。《淮南子·原道训》:“箠策繁用者,非致远之术也。” 汉 王符 潜夫论·衰制:“夫法令者,人君之衔轡箠策也,而民者,君之舆马也。”
分類:鞭杖
《漢語大詞典》:杖箠
棍棒。亦指拷打。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白琼仙》:“愿死於杖箠之下,不愿捧乐器,执酒罇,靦然向人也。”
分類:棍棒拷打
《國語辭典》:榜箠  拼音:bèng chuí
1.旧时刑罚用的竹片。
2.鞭击扑打。《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也作「榜笞」、「榜楚」。
分類:鞭笞拷打
《漢語大詞典》:箠掠
拷打。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高俊入冥》:“一部将亦同击,箠掠无全肤。”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官府奉上而虐下,日以箠掠为事。”
分類:拷打
《漢語大詞典》:箠朴
拷打。 明 方孝孺 《养素斋记》:“贱胥握文法,富室擅箠朴,讼狱烦滋,世道交削。”
分類:拷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