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八千春
 
八千椿
 
八千岁
 
冥灵墓
 
寿木大椿
   
春算
 
春难老
 
春龄
  
松椿寿
 
椿不争年
 
椿同
  
椿姿
  
椿树
  
椿菌年
  
漆园椿
 
燕山训
 
祝椿算
 
庄木八千年
   
说椿
 
相关人物
庄子


《庄子集释》卷一上〈内篇·逍遥游〉~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唐·成玄英疏:「朝菌者,谓天时滞雨,于粪堆之上热蒸而生,阴湿则生,见日便死,亦谓之大芝,生于朝而死于暮,故曰朝菌。月终谓之晦,月旦谓之朔;假令逢阴,数日便萎,终不涉三旬,故不知晦朔也。蟪蛄,夏蝉也。生于麦梗,亦谓之麦节,夏生秋死,故不知春秋也。菌则朝生暮死,蝉则夏长秋殂,斯言龄命短促,故谓之小年也。」「冥灵大椿,并木名也,以叶生为春,以叶落为秋。冥灵生于楚之南,以二千岁为一年也。而言上古者,伏牺时也。大椿之木长于上古,以三万二千岁为一年也。冥灵五百岁而花生,大椿八千岁而叶落,并以春秋赊永,故谓之大年也。」

简释

椿龄:喻长寿。唐吴筠《步虚词》其七:“绵绵庆不极,谁谓椿龄多。”


例句

既许焚香为弟子,愿教年纪共椿同。 令狐楚 赠毛仙翁

莫将凡圣比云泥,椿菌之年本不齐。 崔元略 赠毛仙翁

徒以菌蟪姿,缅攀修真诀。 李群玉 别尹炼师

但求椿寿永,莫虑杞天崩。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月里昔曾分兔药,人间今喜得椿年。 牟融 赠浙西李相公

锦衣玉食将何报,更俟庄椿一举头。 罗隐 钱尚父生日

今朝献寿将何比,愿似庄椿一万寻。 贯休 寿春节进大蜀皇帝五首

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渐长。 钱起 柏崖老人号无名先生男削发女黄冠自以云泉独乐命予赋诗

能齐大椿长,不与小山同。 顾封人 月中桂树

典故
不知其纪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七〈陶弘景·瘗鹤铭〉~3220~2~
鹤寿不知其纪也。壬辰岁,得于华亭。甲午岁,化于朱方。天其未遂吾翔寥廓邪,奚夺我仙鹤之遽也。乃裹以玄黄之币,藏乎兹山之下。仙家无隐晦之志,我等故立石旌事,篆铭不朽。
典故 
龟鹤正永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诗乙·游仙·游仙〉~020~
〈游仙诗七首〉其三:「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绿萝结高林,蒙笼盖一山。中有冥寂士,静啸抚清弦。放情陵霄外,嚼蕊挹飞泉。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唐·李善注引《养生要论》曰:「龟鹤寿有千百之数,性寿之物也。道家之言,鹤曲颈而息,龟潜匿而噎,此其所以为寿也。」
《抱朴子》卷三〈内篇·对俗〉~40~
或人难曰:「人中之有老彭,犹木中之有松柏,禀之自然,何可学得乎?」抱朴子曰:「夫陶冶造化,莫灵于人。故达其浅者,则能役用万物,得其深者,则能长生久视。知上药之延年,故服其药以求仙。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引以增年。且夫松柏枝叶,与众木则别。龟鹤体貌,与众虫则殊。至于彭老犹是人耳,非异类而寿独长者,由于得道,非自然也。众木不能法松柏,诸虫不能学龟鹤,是以短折耳。人有明哲,能修彭老之道,则可与之同功矣。若谓世无仙人乎,然前哲所记,近将千人,皆有姓字,及有施为本末,非虚言也。若谓彼皆特禀异气,然其相传皆有师奉服食,非生知也。若道术不可学得,则变易形貌,吞刀吐火,坐在立亡,兴云起雾,召致虫蛇,合聚鱼,三十六石立化为水,消玉为,溃金为浆,入渊不沾,蹴刃不伤,幻化之事,九百有馀,按而行之,无不皆效,何为独不肯信仙之可得乎!仙道迟成,多所禁忌。自无超世之志,强力之才,不能守之。其或颇好心疑,中道而废,便谓仙道长生,果不可得耳。仙经曰,服丹守一,与天相毕,还精胎息,延寿无极。此皆至道要言也。民间君子,犹内不负心,外不愧影,上不欺天,下不食言,岂况古之真人,宁当虚造空文,以必不可得之事,诳误将来,何所索乎!苟无其命,终不肯信,亦安可强令信哉!」
典故
亥字
 
四百四十五番甲子
 
算甲子
 
绛人甲子
 
绛年
  
相关人物
师旷
 
晋悼夫人


《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襄公·传三十年〉~679~
三月,癸未。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师旷曰:「鲁叔仲惠伯会郤成子于承匡之岁也。是岁也,狄伐鲁,叔孙庄叔于是乎败狄于咸,获长狄侨如,及虺也豹也,而皆以名其子,七十三年矣。」史赵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士文伯曰:「然则二万二千六百有六旬也。」晋·杜预注:「史赵,晋大史。亥字二画在上,并三六为身,如算之六。」
典故
年算六身

参考典故
绛老问年


《春秋左传·襄公三十年》
「史赵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则其日数也。』」晋·杜预注:「史赵,晋太史。亥字二画在上,并三六为身,如算之六也。下亥上二画,竖置身旁』。」

例句

门看五柳识,年算六身知。 王维 慕容承携素馔见过

典故

《后汉书》卷三十五〈张曹郑列传·曹褒〉~205~
论曰:汉初天下创定,朝制无文,叔孙通颇采经礼,参酌秦法,虽适物观时,有救崩敝,然先王之容典盖多阙矣,是以贾谊、仲舒、王吉、刘向之徒,怀愤叹息所不能已也。资文、宣之远图明懿,而终莫或用,故知自燕而观,有不尽矣。孝章永言前王,明发兴作,专命礼臣,撰定国宪,洋洋乎盛德之事焉。而业绝天算,议黜异端,斯道竟复坠矣。夫三王不相袭礼,五帝不相乐,所以咸、茎异调,中都殊绝。况物运迁回,情数万化,制则不能随其流变,品度未足定其滋章,斯固世主所当损益者也。且乐非夔、襄,而新音代起,律谢皋、苏,而制令亟易,修补旧文,独何猜焉?礼云礼云,曷其然哉!唐·李贤注:「业绝天算,谓章帝晏驾也。议黜异端,谓张酺等奏褒书制礼,遂不行也。」
《漢語大詞典》:仙椿
传说中的大椿树。用为长寿的象征。语出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宋 无名氏 《建安军迎奉圣像导引》词:“太霄 玉帝 ,总御冠灵真,威德耸天人……圣寿比仙椿。”
《漢語大詞典》:大椿
古寓言中的木名,以一万六千岁为一年。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木,一名橓。橓,木槿也。” 郭庆藩 集释:“案齐民要术引 司马 云:木槿也,以万六千岁为一年。一名蕣椿。与释文所引小异。”后用以喻指父亲。 明 杨珽 《龙膏记·砥节》:“痛惊风大椿忽掊,恨临霜灵萱摧朽。”
《國語辭典》:小年  拼音:xiǎo nián
1.年寿短促。《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2.幼年。唐。杜甫〈醉歌行〉:「陆机二十作文赋,汝更小年能缀文。」
3.形容时间漫长。宋。唐庚 醉眠诗:「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4.俗称阴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小年」。传统习俗在这一天要送灶神上天,等到除夕时接灶神,便正式过年。
《國語辭典》:小年夜  拼音:xiǎo nián yè
1.除夕的前一天晚上,即阴历十二月二十九日的晚上。
2.阴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的晚上。
《國語辭典》:朝菌  拼音:zhāo jùn
朝生暮死的菌类。《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唐。韩偓 小隐诗:「灵椿朝菌由来事,却笑庄生始欲齐。」
《國語辭典》:椿寿(椿壽)  拼音:chūn shòu
祝人长寿之辞。如:「敬具菲仪,用祝椿寿。」也称为「椿龄」。
《漢語大詞典》:椿年
大椿的年龄。《庄子·逍遥游》中谓,上古有大椿木,以八千岁为一春,八千岁为一秋。后世因以“椿年”为祝人长寿之词。 唐 钱起 《柏崖老人命予赋诗》:“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渐长。” 唐 牟融 《赠浙西李相公》诗:“月里昔曾分兔药,人间今喜得椿年。” 宋 苏轼 《内和御侍已下贺皇太后冬至词语》诗:“愿先柏酒以称觴,更指椿年而献寿。”
分類:大椿年龄
《漢語大詞典》:椿年
大椿的年龄。《庄子·逍遥游》中谓,上古有大椿木,以八千岁为一春,八千岁为一秋。后世因以“椿年”为祝人长寿之词。 唐 钱起 《柏崖老人命予赋诗》:“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渐长。” 唐 牟融 《赠浙西李相公》诗:“月里昔曾分兔药,人间今喜得椿年。” 宋 苏轼 《内和御侍已下贺皇太后冬至词语》诗:“愿先柏酒以称觴,更指椿年而献寿。”
分類:大椿年龄
《漢語大詞典》:椿岁(椿歲)
大椿的年岁。比喻长寿。 唐 孟郊 《井上枸杞架》诗:“花盃承此饮,椿岁小无穷。”参见“ 椿年 ”。
《漢語大詞典》:椿年
大椿的年龄。《庄子·逍遥游》中谓,上古有大椿木,以八千岁为一春,八千岁为一秋。后世因以“椿年”为祝人长寿之词。 唐 钱起 《柏崖老人命予赋诗》:“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渐长。” 唐 牟融 《赠浙西李相公》诗:“月里昔曾分兔药,人间今喜得椿年。” 宋 苏轼 《内和御侍已下贺皇太后冬至词语》诗:“愿先柏酒以称觴,更指椿年而献寿。”
分類:大椿年龄
《國語辭典》:椿龄(椿齡)  拼音:chūn líng
祝人长寿之辞。唐。吴筠〈步虚〉词一○首之七:「绵绵庆不极,谁谓椿龄多。」宋。柳永 御街行。燔柴烟断星河曙词:「椿龄无尽,萝图有庆,常作乾坤主。」也称为「椿寿」。
分類:祝人长寿
《漢語大詞典》:椿年
大椿的年龄。《庄子·逍遥游》中谓,上古有大椿木,以八千岁为一春,八千岁为一秋。后世因以“椿年”为祝人长寿之词。 唐 钱起 《柏崖老人命予赋诗》:“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渐长。” 唐 牟融 《赠浙西李相公》诗:“月里昔曾分兔药,人间今喜得椿年。” 宋 苏轼 《内和御侍已下贺皇太后冬至词语》诗:“愿先柏酒以称觴,更指椿年而献寿。”
分類:大椿年龄
《漢語大詞典》:庄椿(莊椿)
祝人长寿之词。语本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唐 罗隐 《钱尚父生日》诗:“锦衣玉食将何报,更俟 庄 椿一举头。” 宋 刘克庄 《乳燕飞·寿干官》词:“更把百倍添来, 庄 椿身世,又十头添撇。” 元 萨都剌 《溪行中秋玩月》诗:“惟期母寿 庄 椿踰,有子愿效返哺乌。”
分類:祝人长寿
《漢語大詞典》:菌蟪
朝菌和蟪蛄。语本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南朝 梁 陶弘景 《寻山志》:“悼菌蟪之危促,羡灵椿兮未央。”
分類:朝菌蟪蛄
《國語辭典》:灵椿(靈椿)  拼音:líng chūn
1.相传古代有大椿树,树龄很长,后世称为「灵椿」。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这的是沟中断,爨下馀。怎便做千年的灵椿觑。」
2.祈祝尊长长寿的用语。唐。冯道 赠窦十诗:「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漢語大詞典》:鹤算(鶴算)
鹤寿,长寿。 唐 无名氏 《上嘉会节贺表》:“值清明驭气之时,当仁寿悦随之始,固可年同鹤算,岁比山呼。” 宋 刘克庄 《贺新郎·二鹤》词:“古云鹤算谁能纪。叹归来,山川如故,人民非是。” 明 邵璨 《香囊记·庆寿》:“祈寿考,愿鹤算绵绵,福海滔滔。”
分類:鹤寿长寿
《漢語大詞典》:龟年鹤算(龜年鶴算)
见“ 龟年鹤寿 ”。
《國語辭典》:龟年鹤寿(龜年鶴壽)  拼音:guī nián hè shòu
龟、鹤均为长寿的动物。比喻人长寿。唐。李商隐 祭张书记文:「神道甚微,天理难究;桂蠹兰败,龟年鹤寿,在长短而且然。」也作「龟龄鹤算」、「鹤算龟龄」。
《國語辭典》:龟龄鹤算(龜齡鶴算)  拼音:guī líng hè suàn
比喻人长寿。宋。侯寘 水调歌头。湘水照秋碧词:「坐享龟龄鹤算,稳佩金鱼玉带,常近赭黄袍。」也作「龟年鹤寿」、「鹤算龟龄」。
《國語辭典》:龟年鹤寿(龜年鶴壽)  拼音:guī nián hè shòu
龟、鹤均为长寿的动物。比喻人长寿。唐。李商隐 祭张书记文:「神道甚微,天理难究;桂蠹兰败,龟年鹤寿,在长短而且然。」也作「龟龄鹤算」、「鹤算龟龄」。
《漢語大詞典》:绛县老人(絳縣老人)
左传·襄公三十年:“二月癸未, 晋悼夫人 食舆人之城 杞 者, 絳县 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於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於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 师旷 曰:‘……七十三年矣。’ 史赵 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 士文伯 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后因称高寿之人为“絳县老人”。《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昔 絳县老人 屈在泥涂, 赵孟 升之,诸侯用睦。” 清 钱谦益 《〈王氏族谱〉序》:“里中 王氏 兆吉 纂修族谱,既卒事,以余为 絳县 之老人,就而问焉。”亦省作“ 絳人 ”、“ 絳老 ”、“ 絳生 ”。 唐 刘长卿 《奉寄婺州李使君舍人》:“天清婺女出,土厚 絳 人多。” 宋 秦观 《代谢历日表》:“宣布詔条,预识金穰之岁;省观风俗,不疑 絳 老之年。” 宋 苏辙 《赠史文通奉议》之二:“早岁识巖客,近时逢 絳 生。”
分類:高寿
《漢語大詞典》:绛老(絳老)
见“ 絳县老人 ”。
《漢語大詞典》:绛县老人(絳縣老人)
左传·襄公三十年:“二月癸未, 晋悼夫人 食舆人之城 杞 者, 絳县 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於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於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 师旷 曰:‘……七十三年矣。’ 史赵 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 士文伯 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后因称高寿之人为“絳县老人”。《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昔 絳县老人 屈在泥涂, 赵孟 升之,诸侯用睦。” 清 钱谦益 《〈王氏族谱〉序》:“里中 王氏 兆吉 纂修族谱,既卒事,以余为 絳县 之老人,就而问焉。”亦省作“ 絳人 ”、“ 絳老 ”、“ 絳生 ”。 唐 刘长卿 《奉寄婺州李使君舍人》:“天清婺女出,土厚 絳 人多。” 宋 秦观 《代谢历日表》:“宣布詔条,预识金穰之岁;省观风俗,不疑 絳 老之年。” 宋 苏辙 《赠史文通奉议》之二:“早岁识巖客,近时逢 絳 生。”
分類:高寿
《國語辭典》:天算  拼音:tiān suàn
1.天然的年寿。《后汉书。卷三五。曹褒传。论曰》:「业绝天算,议黜异端。」也作「天年」。
2.天文算法。《清史稿。卷四五。时宪志》:「宣城人梅文鼎研精天算。」
3.命理的安排。如:「人算不如天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