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东韵》:夜筒
赵汝燧诗重来解维放夜筒
《國語辭典》:话筒(話筒)  拼音:huà tǒng
1.能将声音转为相应电信号的器具。参见「传声器」条。
2.用以扩大说话声音的圆锥形筒。也称为「传声筒」。
3.违背客观的立场,专为特定的对象作宣传。如:「他是个不折不扣的话筒,真讨人厌!」也称为「传声筒」。
《國語辭典》:号筒(號筒)  拼音:hào tǒng
军中传令用的吹管乐器,一般都用喇叭。也称为「长鸣」。
《韵府拾遗 东韵》:官筒
黄庭坚诗官筒之诗邺城下
《漢語大詞典》:歌筒
指笛、箫一类的管乐器。 唐 李贺 《谿晚凉》诗:“层岫回岑復叠龙,苦篁对客吟歌筒。” 叶葱奇 注:“歌筒,犹歌管,指笛、簫而言。”
分類:管乐器
《漢語大詞典》:餈筒
粽子的别名。 宋 陆游 《初夏》诗:“白白餈筒美,青青米果新。”原注:“ 蜀 人名粽子为餈筒。”
分類:粽子
《漢語大詞典》:词筒(詞筩)
盛诗词的竹筒。为便于传递而用。借指诗词。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紫蟹熟矣胡麻饛,门前钓榜催词筩。”参见“ 诗筒 ”。
分類:竹筒传递
《漢語大詞典》:诗筒(詩筒)
亦作“ 诗筩 ”。
(1).盛诗稿以便传递的竹筒。 唐 白居易 《秋寄微之十二韵》:“忙多对酒榼,兴少閲诗筒。”自注:“此在 杭州 ,两 浙 唱和诗赠答,於筒中递来往。” 元 胡助 《南城试院和王子肃韵》之二:“帘外官闲深院锁,诗筒来往不嫌多。”红楼梦第二二回:“太监又将颁赐之物送与猜着之人,每人一个宫製诗筒,一柄茶筅。”
(2).喻指满腹诗才的诗人。 元 张可久 《折桂令·西湖怀古》曲:“飞来何处奇峰,笑引吟翁,醉倒诗筩。”
《韵府拾遗 东韵》:穿筒
元稹诗狒狒穿筒格猩猩置屐驯
《國語辭典》:电筒(電筒)  拼音:diàn tǒng
手持携带式照明器具,一般为筒形,内含乾电池或充电电池作为电源,藉由筒内灯泡及聚焦反射镜提供走动或巡视所需照明之用。也称为「手电筒」。
《漢語大詞典》:面筒(麪筒)
糕点名。形如竹筒。 清 郝懿行 《证俗文》卷一:“楚辞·招魂:‘粔籹蜜饵。’ 王逸 注:‘言以蜜和米麪熬煎作粔籹。’……其类又有麪筒、麪环之属。”原注:“麪筒者雕鎪如玲瓏竹筒,或纠如两股绳而中空虚如起泡。”
《漢語大詞典》:梨筒
亦作“棃筒”。 古代焰火的一种。 明 杨循吉 《除夜》诗:“插籩皆柏叶,火戏有棃筒。”
分類:焰火
《骈字类编》:藕筒(藕筒)
宋 张表臣 青田壶碧筒酒 酿忆青田核,觞宜碧藕筒。直须千日醉,莫放一杯空。
《漢語大詞典》:签筒(籤筒)
寺庙中装盛签诗牌的竹筒。《花月痕》第五回:“ 痴珠 磕了头,跪持籤筒,默祷一番,将籤筒摇了几摇,落下第十三籤,重又復磕起头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 苟才 ﹞又随意取过籤筒来,摇了几摇,摇出一根籤来。” 沈从文 《新与旧》:“跑到城隍庙,正有一群妇女在那里敬神,庙祝哗哗的摇着签筒。”
《漢語大詞典》:签筒(籤筩)
签筒。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谒庙行香》:“门斗捧籤筩,跪禀掣籤讲书。”
《國語辭典》:剪筒  拼音:jiǎn tǒng
贮存从蜡烛剪下的烛蕊的小筒。《红楼梦》第二九回:「可巧有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儿,拿著个剪筒,照管剪各处的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