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笺疏(箋疏,牋疏)
犹笺注。 宋 曾巩 《南轩记》:“然而六艺百家,史氏之籍,笺疏之书,与夫论美刺非……罔不毕载。” 清 戴名世 《己卯行书小题序》:“今夫道具载于四子之书,幽远閎深,无所不具,乃自 汉 唐 诸儒相继,训詁笺疏,卒无当于大道之要。” 郭沫若 《讨论注译运动及其他》:“他把德文逐字译成英文,把英文逐字译成华字,依华文文例整顿一遍之后,再来插说几句以当笺疏。”
牋疏:章奏;书信。《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蒙 少不脩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牋疏。”《北史·萧大圜传》:“ 大圜 恐谗愬生,乃屏絶人事,门客左右,不过三两人,不妄游狎,兄姊间,止牋疏而已。”《宋史·杨克让传》:“ 赵普 守 西洛 ,府中牋疏,皆 希閔 所为。”
牋疏:章奏;书信。《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蒙 少不脩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牋疏。”《北史·萧大圜传》:“ 大圜 恐谗愬生,乃屏絶人事,门客左右,不过三两人,不妄游狎,兄姊间,止牋疏而已。”《宋史·杨克让传》:“ 赵普 守 西洛 ,府中牋疏,皆 希閔 所为。”
《漢語大詞典》:磬石
(1).适宜制磬的美石。《山海经·西山经》:“ 小华之山 ……其阴多磬石。” 郭璞 注:“可以为乐石。” 郝懿行 笺疏:“ 秦 《嶧山刻石》文云‘刻兹乐石’,即磬石也。”《汉书·地理志上》“贡璆、铁、银、鏤、砮、磬” 唐 颜师古 注:“磬,磬石也。”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永州》:“磬石。《荆州记》云:‘ 零陵郡 界通出石磬,亚於 徐州 。’”
(2).寺院中用以召集众僧的鸣器。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贝编》:“ 歷城县 光政寺 有磬石,形如半月,腻光若滴。扣之,声及百里。”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长安 故宫闕前,有 唐 肺石尚在。其制如佛寺所击磬石而甚大,可长八、九尺……製似今云板之类。”
(3).山名。在今 安徽省 灵壁县 北。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三·宿州灵壁县》:“ 磬石山 在县北七十里,山产磬石,即《禹贡》所云‘ 泗 滨浮磬’也。”
(2).寺院中用以召集众僧的鸣器。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贝编》:“ 歷城县 光政寺 有磬石,形如半月,腻光若滴。扣之,声及百里。”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长安 故宫闕前,有 唐 肺石尚在。其制如佛寺所击磬石而甚大,可长八、九尺……製似今云板之类。”
(3).山名。在今 安徽省 灵壁县 北。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三·宿州灵壁县》:“ 磬石山 在县北七十里,山产磬石,即《禹贡》所云‘ 泗 滨浮磬’也。”
《漢語大詞典》:筀竹
一种竹子。《山海经·中山经》:“ 龟山 ,又东七十里,曰 丙山 ,多筀竹。” 郝懿行 笺疏:“筀亦当为桂, 桂阳 所生竹,因以为名也。”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石林竹》:“石林竹,似筀竹,劲而利,削为刀,割象皮如切芋。出 九真 交趾 。”筀竹,一本作“ 桂竹 ”。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竹》:“今 始兴郡 出筀竹,大者围二尺,长四丈。”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药议》:“如筀竹笋,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筀。” 明 杨慎 《艺林伐山·筀竹》:“ 石介 诗:‘断霞半赭燕脂木,零露偏留筀竹丛。’筀竹, 蜀 中产, 罗甸国 尤多。《玉篇》:‘筀,古惠切,竹名,伤人则死。’其竹又名防露。”
《漢語大詞典》:大桁
大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王敦 引军垂至 大桁 , 明帝 自出中堂。 温嶠 为 丹阳 尹,帝令断 大桁 ,故未断,帝大怒瞋目,左右莫不悚惧。” 余嘉锡 笺疏:“ 敬胤 注引《丹阳记》云‘ 太元 中,驃骑府立东桁,改 朱雀 为 大桁 ’,则 大桁 之名,非 明帝 时所有,《世説》盖事后追记之词耳。”参见“ 大航 ”。
《漢語大詞典》:白翟
(1).见“ 白狄 ”。
(2).鸟名。白雉类。《山海经·西山经》:“又北二十里,曰 盂山 ……其鸟多白雉、白翟。” 郝懿行 笺疏:“雉、翟,一物二种。”参见“ 白雉 ”。
(2).鸟名。白雉类。《山海经·西山经》:“又北二十里,曰 盂山 ……其鸟多白雉、白翟。” 郝懿行 笺疏:“雉、翟,一物二种。”参见“ 白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