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如椽笔(如椽筆) 拼音:rú chuán bǐ
晋人王珣梦见有人给他如椽的大笔,醒来以为有大手笔事,不久皇帝驾崩,哀册、谥议等皆由王珣草拟。典出《晋书。卷六五。王导传》。后比喻重要文告或称颂他人笔力雄健,文章优美。宋。张镃 诚斋再韵见遗走笔复和并邀尤检正京右司观花诗:「戈挥就借如椽笔,不信湖边日易沉。」
《漢語大詞典》:多力
(1).谓权重。《战国策·韩策一》:“今王两用之,其多力者内树其党,其寡力者藉外权,羣臣或内树其党以擅其主。”
(2).谓力大。《孙子·形》:“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吕氏春秋·仲秋》:“ 吴 闔庐 选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为前陈,与 荆 战。”《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卓 闻之,以为 毖 琼 等通情卖己,皆斩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卓 多力,退却不中,即收 孚 。”
(3).谓矜夸战功。《国语·晋语六》:“今我战,又胜 荆 与 郑 ,吾君将伐智而多力,怠教而重敛。” 韦昭 注:“力,功也。将自伐其智,自多其功。”
(4).谓笔力雄健。 晋 卫铄 《笔阵图》:“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参见“ 多骨 ”。
(2).谓力大。《孙子·形》:“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吕氏春秋·仲秋》:“ 吴 闔庐 选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为前陈,与 荆 战。”《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卓 闻之,以为 毖 琼 等通情卖己,皆斩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卓 多力,退却不中,即收 孚 。”
(3).谓矜夸战功。《国语·晋语六》:“今我战,又胜 荆 与 郑 ,吾君将伐智而多力,怠教而重敛。” 韦昭 注:“力,功也。将自伐其智,自多其功。”
(4).谓笔力雄健。 晋 卫铄 《笔阵图》:“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参见“ 多骨 ”。
《漢語大詞典》:峻拔
(1).高耸挺拔。 唐 刘禹锡 《华山歌》:“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明 李东阳 《月桥诗序》:“ 攸邑 之东北四十里有山焉,奇耸峻拔,每月出,则先见其巔。” 清 戴名世 《郭生诗序》:“又怪其峰峦峻拔,而鲜有秀特之士闻於世焉,何也?”
(2).严正刚直。 宋 苏舜钦 《大理评事杜君墓志》:“性洒然峻拔,少所与合。”
(3).超然不凡;智慧出众。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名公像》:“ 王襄敏公 ,广额丰颐,而骨气峻拔,有威重。”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 临济 之宗,明者得之於峻拔,昧者失之卤莽。”
(4).犹遒劲。指笔力刚劲。 明 李东阳 《蒙泉公补传》:“其为文高简峻拔,追古作者。”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惟 姬传 之丰韵, 子居 之峻拔, 涤生 之博大雄奇,则又近今之絶作也。”
(2).严正刚直。 宋 苏舜钦 《大理评事杜君墓志》:“性洒然峻拔,少所与合。”
(3).超然不凡;智慧出众。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名公像》:“ 王襄敏公 ,广额丰颐,而骨气峻拔,有威重。”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 临济 之宗,明者得之於峻拔,昧者失之卤莽。”
(4).犹遒劲。指笔力刚劲。 明 李东阳 《蒙泉公补传》:“其为文高简峻拔,追古作者。”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惟 姬传 之丰韵, 子居 之峻拔, 涤生 之博大雄奇,则又近今之絶作也。”
《漢語大詞典》:入木
(1).指雕板刻印。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附录:“余因反覆沉思其致误之由,殊不可得,嗣取钞刻各本,刻意推研,乃知 卢氏 所得 叶石君 本,据以入木。”
(2).入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 荆州 天崇寺 僧 智灯 常持《金刚经》, 贞元 中,遇疾死,弟子启手足犹热,不即入木,经七日却活。” 明 李贽 《豫约》:“一毫不谨,失其欢心,则祸患立至,其为管束至入木埋下土未已也,管束得更苦矣。”参见“ 入殮 ”。
(3).喻书法笔力劲健。 唐 白居易 《鸡距笔赋》:“故不得兔毫无以成起草之用,不名鸡距无以表入木之功。” 唐 沈传师 《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游道林岳麓寺题示》诗:“鏘金七言凌 老杜 ,入木八法蟠高轩。”参见“ 入木三分 ”。
(2).入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 荆州 天崇寺 僧 智灯 常持《金刚经》, 贞元 中,遇疾死,弟子启手足犹热,不即入木,经七日却活。” 明 李贽 《豫约》:“一毫不谨,失其欢心,则祸患立至,其为管束至入木埋下土未已也,管束得更苦矣。”参见“ 入殮 ”。
(3).喻书法笔力劲健。 唐 白居易 《鸡距笔赋》:“故不得兔毫无以成起草之用,不名鸡距无以表入木之功。” 唐 沈传师 《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游道林岳麓寺题示》诗:“鏘金七言凌 老杜 ,入木八法蟠高轩。”参见“ 入木三分 ”。
《國語辭典》:入殓(入殮) 拼音:rù liàn
把尸体放进棺中。《儒林外史》第六回:「合家大口号哭起来,准备入殓,将灵柩停在第三层中堂内。」《红楼梦》第六三回:「目今天气炎热,实不得相待,遂自行主持,命天文生择了日期入殓。」
《漢語大詞典》:神俊
(1).形容鹰、马等雄健英武。 唐 杜甫 《画鹘行》:“写此神俊姿,充君眼中物。” 宋 范镇 《东斋纪事》卷四:“其家多养鹰鶻,观其神俊以模写之,故得其妙。” 清 黄景仁 《题马氏斋头秋鹰图》诗:“知君气类极神俊,嗟彼雉兔何聊生。”
(2).亦作“ 神儁 ”。形容人才智卓越超群。《晋书·艺术传·鸠罗摩什》:“ 西域 诸国咸伏 罗什 神儁,每至讲説,诸王皆长跪坐侧,令 罗什 践而登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右军 ﹞叹 林公 ‘器朗神儁’。” 南朝 梁 江淹 《伤爱子赋》序:“生而神俊,必为美器。”
(3).形容文章、书法笔力雄健。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四:“然 张颠 自言,见公主担夫争道而得笔法,观 公孙大娘 舞剑器而得神俊。”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文章宗旨》:“ 宋 文章家尤多, 老欧 之雅粹, 老苏 之苍劲, 长苏 之神俊,而古作甚不多见。”
(2).亦作“ 神儁 ”。形容人才智卓越超群。《晋书·艺术传·鸠罗摩什》:“ 西域 诸国咸伏 罗什 神儁,每至讲説,诸王皆长跪坐侧,令 罗什 践而登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右军 ﹞叹 林公 ‘器朗神儁’。” 南朝 梁 江淹 《伤爱子赋》序:“生而神俊,必为美器。”
(3).形容文章、书法笔力雄健。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四:“然 张颠 自言,见公主担夫争道而得笔法,观 公孙大娘 舞剑器而得神俊。”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文章宗旨》:“ 宋 文章家尤多, 老欧 之雅粹, 老苏 之苍劲, 长苏 之神俊,而古作甚不多见。”